陳綺文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4-117-02
摘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生產營運、改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我國經濟不斷上升的今天,企業面臨全新的環境和格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繼承中力求創新,在創新中謀求發展。本文從新時期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入手,分析了新常態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所存在的問題,并探究國有企業要如何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關鍵詞 國有企業 思想政治工作
十八大以來,“新常態”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與意義——國民生活質量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提升,就業穩,價格穩,民生保障更完善,從而構建更加和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經濟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職工的思想觀念受新思潮影響,變得更復雜、多樣。國有企業想要健康發展、在繼承中求創新,就必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凝心聚力維護企業和諧穩定為目標,思想上重視,行動上依靠職工,深化企業改革,激發企業活力,順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一、新常態下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的靈魂
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實際工作的先導,是國有企業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手段,是企業不斷創新發展的核心要素。在經濟新常態下,國有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謀其轉型升級,人才、技術、管理、市場等都是必要因素,而思想政治工作正是這一切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功能:一是育人功能,具體表現在健全職工道德、情操、品格,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和水平能力。二是激勵功能,主要表現在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工作熱情,穩定職工隊伍,使員工主動參與到日常工作當中,增強職工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三是激發功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在于職工日常教育,進而激發員工創造力。
二、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挑戰
(一)國有企業改革給職工帶來焦慮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事業單位改制被提上議程。受企業體制改革的影響,職工的身份變得多樣化,身份不同,意味著薪酬待遇不同,加上崗位競爭日益激烈、高房價、高物價、看病難等因素的印象,這使職工對企業未來發展、個人職業發展前景和收入發展產生焦慮和困惑,到底怎么改,改制對企業、對員工有沒有好處,大家心中存疑,有的員工擔心自己位置保不保得住、收入有沒有受影響,心中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漸增,心理壓力漸漸增大,職工情緒若不及時疏導、及時排解、及時撫慰,輕則影響隊伍穩定,重則影響各項生產指標任務的完成,這些都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
(二)主人翁意識普遍不強
以凈水公司為例,職工以年輕人為主,他們思想開放,接受新資訊能力強,又是很現實的一代,更加關心自身利益,缺乏集體榮譽感和老一代職工那種“主人翁”意識。一些員工缺乏參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參與過程中不思考,不主動,甚至存在逃避心態。在他們身上,原本的傳統單一重復的教育方式已不再奏效。他們對那種官話、套話、空話不僅毫無興趣,甚至會產生疲倦、排斥情緒和逆反心理。形式不新穎、內容強加灌輸、缺乏趣味性和群眾性的僵化式思想管理模式,職工已難以接受。
(三)工作方式單向性
國有企業大部分是有一定時間的單位,經營管理模式比較保守、單一,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仍較為單向,有時會簡單地按照上級指示或者規章制度下達命令,不能考慮到實際開展工作的環境,也沒有顧及一線工作人員的意見反饋,這樣會引起工的不滿情緒,再加上多媒體時代消極信息混雜在各類信息之中,混淆了職工思想,并相互傳播,這些消極內容不僅對職工自身帶來思想上的沖擊,也會打擊了職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三、新常態強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新常態下,思想政治工作與營運管理、安全生產緊密結合,作為國有企業,凈水公司有其特殊的發展背景和行業新形勢,只有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中心工作中,探索創新,實現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激發發展活力,聚集正能量,切實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駕護航核心作用,實現企業的順利轉型升級。
(一)統一思想,加強重視
在企業的發展中,企業文化是員工整體素質的外在表現,只有加強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企業又快又好的發展。推進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重視上下功夫。作為國有企業,要不斷提高員工對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從實際工作出發,在思想上達到統一認識;更要從上到下、從根本上重視思想政治工作。要通過推進政治思想工作和建設企業自身特有的企業文化,團結凝聚廣大職工群眾,發揮職工的主力軍作用。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與經營管理的同等重要的位置,摒棄“重業務、輕黨建”的傳統思想。
要多措并舉,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常態的最新理論,組織干部職工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屆歷次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強化中國夢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從過去、現在、未來的政策方針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宣傳,廣泛宣傳新常態的概念和意義,幫助職工了解、認識、和把握新常態,了解凈水企業所處的宏觀環境和行業發展方向,正確對待企業的轉型升級,消除心中疑慮,用新常態理念凝聚新共識,形成新合力。
(二)轉變作風,加強溝通
導向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著力點。正確的政治方向與先進的思想意識形態,是企業發展的方向盤。員工隊伍建設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是企業前進的動力。如何做好員工隊伍建設,關鍵在于良性溝通,因此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建設中,應盡量多的了解員工的訴求,對于其意見與關鍵,建立有效的溝通與反饋渠道。
面對競爭激勵的社會環境和物價上漲等生活壓力,職工工作壓力逐漸增大,職工的心理健康或多或少地出現心里緊張、悲觀急躁、壓抑不自信等不良心理狀態。探索與構建溝通平臺,找準職工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加強溝通和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重視的一項工作。要積極宣傳企業的發展前景,在發展過程中要把握職工的思想動態,及時理順和疏導。在追求經濟效益、服務效益的同時,我們更要關注職工訴求,突出管理的人性化、人性化,帶著對職工的深厚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聽取廣大職工的訴求,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理解并尊重。領導班子要主動走進基層,走進一線,參加班組會議,和一線職工談心,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和要求要做到有落實、有回音,使廣大職工群眾得到實惠、感受到溫暖。要把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理念貫穿到實際工作中,切身處理地站在職工角度想問題、辦事情,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幫職工之所需,讓職工感受更多的力量和溫暖。領導干部對職工群眾的一個承諾、一個踐諾,一個為民行動,就是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創新載體,貼近實際
新常態下,思想政治工作要由過去的強制性、灌輸性轉變為參與性、指導性,要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創造出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職工廣泛參與并樂于接受的方法,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作用,必須充分利用多樣化的傳播方式,發揮好新媒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積極作用。近年來涌現的微信、短信、微博、直播等方式,均是傳遞信息、傳播正能量的新載體,能構建職工溝通聯系的傳播互動平臺,形成一股合力。可以利用這些平臺,用職工容易理解、喜聞樂見的形式,及時傳播、宣貫本單位和兄弟單位的最新工作動態、行業情況、國家相關政策等咨詢,亦能對職工問題進行釋疑解答。
同時,推進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在貼近實際、創新載體上下功夫。立足于凈水公司實際,要把“黨政工團齊抓共管”與營運生產和安全生產相融合。一旦脫離了中心任務和安全生產,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會脫離實際,虛無縹緲,工作就失去了有力抓手。在具體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經常深入生產現場,掌握現場出現的情況,使自身工作圍繞主旋律,緊貼企業安全生產實際。
總而言之,做好新常態下的員工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為本,從實際出發,結合員工的切身利益和各自特點,因人而異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與此同時,要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增強科學性和實效性,最大限度調度各方面積極性,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為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強大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