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智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3—059—02
摘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方面,黨委和紀委要共同發揮作用,分別承擔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以下簡稱“兩個責任”)。為落實在黨風廉政建設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需要對二者進行正確的理解,并加強黨委和紀委的責任觀,完善黨委和紀委的工作機制,改進黨委和紀委的責任追究制度。從而不斷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為我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風氣。
關鍵詞 黨風廉政 強化責任 關系落實
落實“兩個責任”根本在擔當。各級黨委紀委要深刻領會和把握中央關于“兩個責任”的豐富內涵和具體要求,勇于擔當,真正把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強化責任意識,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一、如何理解“兩個責任”的關系
(一)簡述黨委主體責任與紀委監督責任
黨委在黨風廉政建設中主要應該發揮好領導作用,對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負全面領導責任,要自覺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者、執行者、推動者的職責,及時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做出部署,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納入改革發展工作總體布局,與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實施、同考核、同獎懲,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分析判斷反腐倡廉形勢,保證各項工作能健康有序的開展。紀委的監督責任主要是指各級紀委在全面從嚴治黨中履行的監督執紀問責職責。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紀委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職責定位,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紀委的首要職責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重要職責督促檢查相關部門落實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任務。專門職責開展執紀監督和查辦腐敗案件。
(二)“兩個責任”之間的關系
“兩個責任”存在著辯證的邏輯關系。黨委的主體責任是前提,紀委的監督責任是保障,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黨委主體責任與紀委監督責任是同一責任范疇的兩個側面,必須相互協調和共同促進,形成雙輪驅動的工作格局。一方面,黨委主體責任要為紀委監督責任提供保證力量,讓紀委敢于、善于承擔監督責任,同時對其監督不到位、執紀不嚴肅、作風不扎實等問題進行糾正。另一方面,紀委監督責任要為黨委主體責任提供監督力量,讓黨委真正承擔起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角色,同時對其主體意識不強,主體角色不突出以及主體行為不規范等問題進行糾正。同時,兩個責任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紀委的監督責任不能干擾黨的領導地位,也不能以黨委的主體責任推卸紀委的監督責任。
二、如何落實“兩個責任”
(一)充分認識“兩個責任”落實重要性
中央強調“兩個責任”是一種繼承基礎上的一種發展、創新。《黨章》規定: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協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建設和協調反腐敗工作”。《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還指出:“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要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從上述規定到《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兩個責任”,這就是要求各級黨委既要當好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領導者”,又要當好“執行者”和“推動者”;這就是要求紀委既要承擔“協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責任,又要履行好作為黨內專門監督機關所應負的“監督責任”。《決定》還強調“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使二者的責任更加明確,責任界線更加清晰,責任內涵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二)堅持和遵循“兩個責任”落實基本原則
為落實“兩個責任”,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堅持和遵循兩個原則。一是黨委統一領導原則。并把這一原則貫徹、體現到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各方面。二是分層定責原則。“兩個責任”尤其是黨委的主體責任是由多個層面構成的責任體系,所以就要將黨委的主體責任分解落實到各個層面,使黨委主要領導及其成員都有明確、具體的責任,都能分擔自己的主體責任。
(三)科學設計“兩個責任”落實責任體系
落實“兩個責任”,需要一個層級分明、權責明確、內容具體、易于執行、設計精準、無法推卸的制度和機制。要制定相關制度清晰界定了“兩個責任”的內涵外延,劃定了黨委、紀委及其成員各自的“責任區”。一是明確黨委主體責任,并將責任分解于黨委成員。二是明確紀委監督責任,并將責任分解于紀委成員。三是明確機關各部門的具體任務,并將現任分解到主要負責人。
(四)逐步完善“兩個責任”落實監督體系
健全“兩個責任”落實的監督體系,是推動責任落實到位的必要前提。我們要切實推行述職述廉制度和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要將述職述廉制度,擴大到單位中層干部。制定了單位黨政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述職述廉規定,將黨風廉政責任制內容按責權進行了相應調整,并將述前座談詢問、檢查考核、撰寫報告與述中意見反饋、述職述廉、現場評議有機結合,進一步強化了領導干部的主體責任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
(五)突出制約和監督“兩個責任”,完善權力運行體系
同時,更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黨風黨紀教育和警示教育,不斷增強黨員干部廉潔從業意識,進一步健全細化各項制度規定,強化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健全規范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和重要環節的權力行使制度,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實行政務公開和黨務公開,推進權力運行的程序化和公開透明。
三、如何強化“兩個責任”
(一)強化黨委好和紀委的責任理念
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首先就要強化黨委和紀委的責任理念。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黨風廉政建設中的黨委主體責任好和紀委監督責任,既是對以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經驗總結,又是對黨委和紀委在黨風廉政建設中責任的重新定位。為了承擔起這樣的職責,無論是單位還是紀委都要有高度的責任意識。黨委要有責任意識,黨委統一領導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其責任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工作的成效,關系到工作的方向,要負全面責任、負總責。紀委則是黨內專門監督機關,特別要對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進行監督。
(二)完善黨委和紀委工作的責任追究制度
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還有完善黨委和紀委工作的責任追究制度,即黨委和紀委承擔了一定的職責,履行情況如何?如果出現問題,則要承擔一定的職責。這樣就形成一種倒逼機制,用制度來規范黨委和紀委的工作。具體來看,關鍵是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制度,運用多種問責手段,對黨委和紀委不履行職責的,或者履行職責不到位的,根據制度進行處理。在職責追究方面,要分清主要領導責任和重要領導責任,體現責任追究的剛醒要求,在一定范圍內公示追費隋況,并將履責情況作為年度考核評優和評選各類先進的資格。
(三)完善黨委和紀委日常工作機制
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還要完善黨委和紀委日常工作機制,提升黨委和紀委履職的能力。日常工作機制包括組織領導機制、責任分解機制、壓力傳導機制、履責報告機制、檢查考核評價機制、責任追究機制等方面。黨委和紀委都要有責任清單,又要有規范權力運行的制度和規范。在這些日常工作機制的保障之下,黨委和紀委既有履職的動力,也有履職的壓力,能夠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相輔相成,形成合力。
四、結語
在我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治的支持,黨風廉政建設以及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是我黨當前的重大任務,直接關系到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緊抓不放。我國的各級黨委、紀委,都承擔著相應的責任,必須要保證做到盡職盡責、齊抓共管、合治理、科學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遏制腐敗之風蔓延的勢頭,從而取得人人滿意的進展與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