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偉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4-123-02
摘要 近幾年,我國政府加大了國有企業整改力度,堅決消除企業中的不良現象,避免企業運營中出現腐敗問題,從而保證國有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過程中的工作重點,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有效途徑。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為做好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 國有企業 紀檢監察工作 黨風廉政建設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需進行適當的調整。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市場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經營狀況將直接影響我國國民經濟。做好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是新形式下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一、新形式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重點
(一)處理好保護與監督管理之間的關系
在當前經濟社會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下,企業的發展會遇到很多新的問題,而紀檢監察工作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企業想要有效地經營、發展,就必須落實好紀檢監察工作這一環節。首先,應加強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有效性;其次,應深入貫徹紀檢監察工作在企業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作用,保證紀檢監察工作的效果。實際上,紀檢監察工作的有效落實,能夠促進企業管理人員有效利用經濟政策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于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偏離政策的行為,能夠及時制止并改正。同時,對于企業的規章制度,通過紀檢監察工作,能夠明確的指出哪些是法律法規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以此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保駕護航。
(二)處理好治標與治本之間的關系
“反腐倡廉”的口號已經提出多年,在長期的實踐中,主要包括治標與治本兩個基本方向。具體來說,治標主要是指通過實施有力措施堅決打擊企業中存在的腐敗行為,從企業運行過程中遏制腐敗問題的發生,為治本提供良好的企業環境;而治本主要是指從腐敗問題出現的源頭處進行治理,達到預防及消滅腐敗現象的目的,增強治標行為的效果。兩者缺一不可,都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中的重點,任何一個環節的工作存在漏洞或稍有疏忽,都容易導致腐敗現象的產生。紀檢監察部門應把握時機,嚴格控制治標過程的各個環節,堅決抵制腐敗現象的滋生,采取強制性措施,達到治標的良好成效;同時,增加治本過程的投入,深入腐敗現象的源頭,找出“病因”,徹底解決問題,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權力利用、人財物的管理等所有的生產經營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加強反腐倡廉工作力度,提高黨風廉政建設整體效果。
(三)處理好繼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必須進行適當的調整,本著指導方針、工作任務及工作職能不變的前提下,改變工作思路、工作內容及工作方法,使其適應新時代的變化要求,采用創新的管理理念與創新的管理制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整體質量。企業紀檢監察部門應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相關工作,包括相關體系建設、制度制定、監督工作及懲處工作等。紀檢監察部門應從全局考慮,從不同層面、不同領域防治企業發生腐敗問題,打開企業發展全新局面。
二、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管工作
國有企業的黨員領導干部在企業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確保其清正廉潔,是保證企業良好運營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應定期組織國有企業的領導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教育,增強其自身對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視,并對相關工作理念全面了解。同時,通過正規的教育培訓,提高相關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其拒絕誘惑的能力,并通過教育培訓,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夯實思想道德防線。
(二)落實相關責任制度
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并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和多方面的配合,是一項非常艱巨的長期任務。目前,很多國有企業已經將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并積極展開了各項工作。以中國水電七局南方分公司為例,已經制定了2018年的工作部署,主要內容如下:(1)深入學習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精神;(2)堅持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工作;(3)完善各項黨建工作的制度體系,落實責任制度;(4)緊抓領導班子思想建設工作,并制定相應的領導班子人員考核體系,以此作為班子成員的考核標準。當然,除以上幾點外,還有很多工作內容。總之,企業制定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都應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狀況進行,保證相關制度的建立,能夠起到監督約束的效力,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三)強化責任追究
要把紀律挺在前面,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持續加大涉及違規違紀問題的查處力度。要強化責任追究,對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力的組織和個人,嚴肅問責,持續釋放違者必究、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使敢于違紀貪腐的人付出代價,使領導干部心生戒懼,不敢貪腐。從而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
(四)落實企業效能監察工作
在企業紀檢監察工作落實過程中,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就是效能監察環節,效能監察工作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長期實踐表明,效能監察工作是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很好的切入點,對于幫助推動企業生產運營、加強企業管理質量、提升企業生產效率等諸多環節,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落實企業效能監察工作,能夠有效地促進企業的生產經營,優化企業管理方式。實際上,效能監察工作也是圍繞成本管理、資金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質量管理等多方面的內容,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進行監督與檢查。在企業效能監察工作開展之前,應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約束體系,為其提供良好的運行環境。
(五)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的建設工作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其具體業務基本由企業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實施,因此,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的建設,是保證黨風廉政建設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礎。首先,應從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方面人手,提升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的整體政治素養,增強其信心與信念。其次,應培養提高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綜合工作能力,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方面的培養,使其具備相關工作能力。最后,應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自身的領導管理能力。國有企業的生產及運行涉及到很多部門、很多領域以及很多人員,企業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應具備和其他人員有效溝通的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領導管理能力,為應對復雜、多變的形式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在企業的發展運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經濟市場體制的不斷變化,企業紀檢監察方面的改革也不斷深入。同時,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落實,能夠為企業員工帶來更多的相關利益,維護好企業員工的相關權利,使員工能夠放心地在企業中工作,發揮自身價值。總之,國有企業只有順應時代發展、堅持與時俱進,深化改革實施,才能夠增強企業綜合實力,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
孫雪
中圖分類號:D630.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4-184-01
摘要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其自身肩負著維護社會穩定以及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責任,因此,企業黨組織以及行政組織工作質量就顯得十分重要,為進一步把控國有企業各組織工作效率,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以及反腐斗爭工作,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力度必須要加強,這樣才能夠完成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艱巨任務。
關鍵詞 國有企業 紀檢監察 思考
一、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的工作職能
(一)監督職能
國有企業的發展涉及到多方面的管理內容,除了企業的決策管理,企業員工管理也非常重要,企業運營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均會導致腐敗問題出現,因此紀檢監察部門最重要的職能就是監督職能,需要監管企業生產中的每一個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尤其是監督企業經營管理和員工廉政思想建設,從外部環境和內部監督兩個方向共同進行,從而穩定企業的發展。
(二)服務職能
企業的紀檢監察部門除了要監督和管理企業的黨紀工作建設,還要對企業的發展提供長期的服務職能。例如,為了提升企業發展的凝聚力,保證企業人的認識一致,需要定期開展各種反腐倡廉教育活動,增強廉潔風險預警和企業凝聚意識;同時,在監督企業運營時,要及時發現企業經營中出現的問題,關心職工的個人成長,從而促進企業的穩定、長久發展。
(三)問責職能
新形勢下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企業紀檢監察部門還需要進一步履行好問責職能,按照中央和上級紀委出臺的反腐戰略新部署,對國有企業黨員領導干部履職行為進行監察,及時發現管理行為中是否有職務犯罪、以權謀私、利益輸送等違規違紀行為。時刻堅持挺紀在前,深入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一旦發現問題苗頭要及時提醒教育,對違紀行為要立即取證并進行深入調查,及時與上級部門匯報,查實后給予正確的處罰措施。由此可見,問責職能是紀檢監察最能體現部門特點和工作性質的職能。
二、對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
(一)樹立正確認識,提高政治站位
國有企業應該正確看待紀檢監察工作,認識到企業發展需要一個穩定和諧的環境,開展紀檢監察工作能夠為企業在經營發展運行中清除違法違紀的不良行為和做法,排除干擾,起到事前預防,事后懲戒的作用,保障企業的政令暢通,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國有企業必須充分認識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提升政治站位,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準確掌握形勢、分析問題、規劃工作,忠誠履行國家賦予的職責,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推動紀檢監察工作向縱深發展。
(二)應用德才兼備人員,優化紀檢隊伍
紀檢部門本身就是執行紀律監督和黨風管理工作的部門,對部門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品行要求也會更加嚴格。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工作人員,必須要落實好“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標準,有操守、重廉潔,講紀律、嚴監督,這是對紀檢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對其工作態度和行為的指導與制約。為此,在甄選紀檢職員的時候,應選擇德才兼備,具有專業素質和能力的人才,加強現代化技能和管理知識的培訓,培養出一批有才有德有能力的紀檢骨干隊伍,高效率地組織和執行紀檢監察工作。
(三)整合監督體系,形成防治國有企業腐敗的合力
當前,國有企業的組織結構在一定范圍內形成了各種制約關系。在企業內部,除了紀檢監察部門行使監督檢查職責外,還有財務、審計等部門和董事會、監事會等組織,形成了“多位一體”(即把專職監督監察機構統一協調起來)的監督管理體系。對這些部門和組織而言,雖然在工作內容上有所差別,但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企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在這種監督體系下,積極探索并實行個別部門合力辦公,個別領導干部交叉任職,構建聯合監督機制,不僅能夠實現監督系統和體系的整合,還有利于形成預防國有企業腐敗的合力,杜絕企業腐敗現象。
(四)加強監督檢查,健全崗位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
加強監督檢查工作,拓寬監督渠道,健全制約機制,增強監督實效,確保權力正常運行。從不斷加強廉潔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為著力點,以“三重一大”職權事項和黨組織前置研究重大決策為重點,不斷健全內控制度,開展專項治理。強化正確的輿論引導,提高黨員干部對腐敗行為危害性的認識。建立自查自糾工作承諾制和公示制,治理結果由單位領導簽字公示,積極接受職工群眾的監督;針對工程建設領域中的突出問題要開展監督檢查,加強專項治理,做好對潛在問題的排查。
三、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企業處于改革和新舊體制轉換的關鍵時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困難挑戰,多投資體系和多樣化經營成為企業發展的重點模式。在當前復雜的環境中,國有企業不斷有貪污、腐敗等惡劣事件出現,對國有經濟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為了保證企業經濟發展的長期、穩定,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管理非常重要。新常態的經濟發展局勢需要黨和政府及時調整職能,對原有的工作方式進行調整,從而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