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然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3—103—01
摘要 國有企業在改革開放中取得巨大成績,而新時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正處在攻堅階段,當前嚴峻的反腐形勢,需要國有企業認清形勢。以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其關鍵在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
關鍵詞 國有企業 黨風廉政建設 主體責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這也是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突破口和發力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指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
一、認清責任、加強領導,真正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國有企業黨委首先應認清責任,黨委領導人員明確責任位置所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以全面實踐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為主線,進而強化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一是在新形勢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戰略部署,強化思想認識,提高黨風廉政建設的政治敏感度,真正做到守好土盡好責,進而筑牢黨風廉政建設主題責任的根基;二是黨委要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小組,構建體系健全,責任明確,流程順暢的工作格局。黨委“第一責任人”要自覺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三是國有企業黨委要在企業發展思路的優化和完善上下功夫。在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實踐中,要進一步延伸黨風廉政建設觸角,黨委領導人員要落實“一崗雙責”,進一步明確領導人員和機關部門的責任主體、責任內容和執行標準,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確保在企業中營造出黨風廉政建設的良好環境,實現國有企業質量高、步子實的發展。
二、守住防線,挺紀在前,時刻把紀律建設擺在前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需時刻把紀律建設擺在前面,黨委落實主體責任其核心焦點是國有企業能否把黨風廉政建設落到實處、成效有幾分,關鍵依靠的是嚴格黨紀。這就需要國有企業黨委,一是要原原本本貫徹黨章、黨紀。國有企業中各級黨員干部要逐條逐項對標《黨章》、《條例》以及《準則》中的詳細要求,強化思想建設,著力解決好“為什么入黨,入黨以后怎么做”等根本性問題。這是在政治上和大局上與上級黨組織保持一致的重要前提。更是能否在崗位工作中樹立責任意識、勇于責任擔當的基本標準;二是扎扎實實嚴執黨紀。嚴格執行黨紀是國有企業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根本標準和原則紅線。因此,常態化、動態化的開展好黨紀的學習貫徹活動,企業主要領導、黨員干部要摒除特權思想,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斷從自身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基礎理論、基本制度和時政會議精神的理解、貫徹,真正做到把思想統一到黨的要求,把黨紀執行到位。三是不折不扣遵從法律。以法治精神加強國有企業的黨風廉政建設,緊密結合企業安全生產、經營實際,營造風清氣正環境。主要領導以依法合規的原則,確保企業改革發展穩步推進。特別是在組織結構調整,產品結構優化,崗位效率升級等實踐中要做好頂層設計,做到以上率下、親力親為、靠前指揮,讓國家放心、讓員工安心、不觸碰法律底線、不違反黨紀條規。
三、嚴格落實、強化監督,有力實施責任追究機制
國有企業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應嚴格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所提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企業黨委領導班子抓好職責分工,從而全面、精準地有效提升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能力。國有企業黨委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時與監督、檢查相互協調、配合,落實預防腐敗體系。一是踐行基礎機制,要加強對權力的有效監督和制約,不斷規范用權行為,使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工作全面融入到企業經營管理,彰顯其價值和作用。二是強化基礎檢查。要以季度為單位,季度性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基礎檢查;要對企業黨委班子“三重一大”制度執行情況等定期自查;要經常深入基層,及時了解和掌控基層工作,對先進單位的經驗做法進行總結推廣,后進單位重點指導。三是從嚴追究問責。國有企業黨委要領導和支持紀檢監察部門依紀依法履行查辦案件,充分發揮辦案治本功能,對出現問題的人員、單位嚴格追究責任,防止“小錯”變“大錯”,違紀發展成違法,不斷完善、實施國有企業責任追究機制。
四、結語
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新部署新要求。國有企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切實落實好主體責任,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思路,抓實事、做實事,時刻牢記責任,把責任扛在肩。以更加執著的精神、更加堅定的斗志,為國有企業改革提質、護航,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