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璐
中圖分類號:G22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4-241-02
摘要 當前,自媒體已經成為網絡傳播最活躍的主體和輿論陣地,正在全面融入社會生活,深刻改變著傳播格局。傳播方式與傳播格局的改變對傳統地勘行業的宣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對目前地勘單位宣傳工作改進和提升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平臺搭建、機制建立、需求對接、對外傳播、人才培養五個方面提出了相應對策,從而讓地勘單位能夠更好的順應宣傳工作新形勢、搶抓宣傳工作新機遇,打造好地質湘軍新名片。
關鍵詞 自媒體 地勘單位 宣傳
近年來,隨著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自媒體開放平臺的出現,以信息分享式、雙向互動式、受眾參與式為特點的Web2.0時代正逐步取代單向靜態、受眾被動接受信息的Webl.0時代,傳播方式與傳播格局的改變對各級政府及相關單位的信息宣傳工作產生了十分深刻的影響。據《2015年度全國政務新媒體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政務微博認證賬號已有近28萬個、政務微信公眾號已逾10萬個。由黨委政府、各級部門、國家企事業單位構成的自媒體宣傳矩陣基本形成。
自媒體時代的巨大變革,對地勘行業的信息宣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影響著全行業行政和服務模式的創新,因此,地勘單位的宣傳工作必須努力順應新形勢、適應新要求,在做好傳統媒體宣傳的同時,積極探索白媒體環境下的地勘行業宣傳對策,不斷改進和提升地勘單位的宣傳工作。
一、自媒體時代地勘單位改進和提升宣傳工作的必要性
(一)落實政務公開新要求必須改進和提升地勘單位宣傳工作
今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客戶端等新平臺,擴大信息傳播,開展在線服務,增強用戶體驗”。地勘單位作為國有單位應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加強自媒體宣傳平臺建設及管理,自覺探索政務公開新途徑,努力提升行業服務水平和信息透明度。
(二)適應地勘發展新形勢必須改進和提升地勘單位宣傳工作
“十三五”期間,地勘工作面臨著諸多新問題、新挑戰。全省地勘部門改革正式啟動、礦業經濟進行深度調整、地質項目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地勘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內部管理更加嚴格,發展形勢更復雜,穩定任務更艱巨,地勘單位需要積極運用宣傳平臺,尤其是自媒體平臺及時傳播涉及單位生存發展的政策、迅速回應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正確引導內部輿論,維護單位穩定與和諧。
(三)樹立地勘行業新形象必須改進和提升地勘單位宣傳工作
地質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然而由于地勘單位宣傳工作起步較晚,地質工作的重要性并未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地勘單位社會存在感較弱,邊緣化現象日益嚴重。因此,在新一輪改革大潮中地勘單位只有利用自媒體與傳統媒體進行融合宣傳,樹立起地質工作者“四特別”的積極形象、傳播“三光榮”的地質精神、展現“大地質”的發展成果,才能打造靚麗的行業名片,增強社會認知度和市場競爭力。
二、當前地勘單位宣傳工作存在的問題
為了能對當前地勘單位的宣傳工作有全局性的了解,準確定位問題所在,本次調研采取抽樣調查與查閱資料相結合的方法,共發放調查問卷160份,其中本單位60份,本系統兄弟單位100份,調查覆蓋管理、專技、工勤崗位及各個年齡段在職職工。經過對抽樣問卷的綜合分析,發現當前地勘單位的宣傳工作基本以官方報紙、官方網站、宣傳欄、簡報為主要平臺,定期更新,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傳統媒體宣傳模式,同時通過QQ群、微信群提供便民服務與即時通知,取得了一定成果,以物勘院為例,68%以上的受調查職工認為當前的宣傳工作基本能滿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宣傳方式保守,平臺搭建滯后
一方面,方式保守,難當重任。當前地勘單位的宣傳工作多以傳統媒體的單向宣傳為主,缺乏互動性、難以讓人獲得參與感;QQ群、微信群雖然互動性強,但多以個人發布的、未經篩選的信息居多,缺乏把關,難以真正承載起官方宣傳職能。另一方面,平臺滯后,管理不善。縱觀我省整個系統,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宣傳平臺的地勘單位不足三分之一,即使有像402隊、413隊等少數單位開通了微信公眾號,也存在重建立輕管理的問題,缺乏專人經營,時效性不強、互動性不高,因此,難以使白媒體平臺發揮出應有的宣傳作用。
(二)宣傳時效不強,信息更新較慢
一是信息發布慢,以物勘院為例,日常性的工作動態最快隔天才在網站發布,而院報、簡報、宣傳櫥窗等通常都是按期更新,今年上半年總共制作更新院報4期、簡報10期、宣傳櫥窗10期,時效性較差,靠人際傳播的小道消息往往快于官方消息,這便導致官方發布的新聞往往變成“舊聞”,可讀性不高;二是信息獲取難,地勘行業作為艱苦行業,大部分職工常年工作在野外,由于受到場地、通訊條件等影響,難以及時獲取報紙、宣傳欄、網站等發布的信息,從而導致奮戰在野外一線的職工對于單位的管理制度、經營方式、運作模式、業務進展等情況不了解。
(三)宣傳內容失衡,需求對接不準
一方面,一線報道較少,貼近基層不夠。當前地勘單位的宣傳報道以領導活動、各級會議、工作成果等內容居多,對野外一線的項目生產情況及人員工作狀態、身邊的好人好事等報道較少,貼近基層、深入職工不夠,易產生距離感。另一方面,傾向宣傳灌輸,服務職工不夠。當前的宣傳工作以報道日常工作動態為主,缺乏對地勘行業最新政策及發展前景的報道與解讀、缺乏對辦事流程的公開,便民服務的職能較弱。
(四)宣傳范圍狹窄,對外傳播不夠
基于地質資料保密性等要求,地勘行業一直屬于比較封閉的行業,宣傳對象一般定位于系統內部及國土、規劃等有業務往來的部門,社會及政府職能部門對地勘單位的認知度較低,對外宣傳的乏力導致地勘行業外部形象樹立欠佳、社會地位不高,在事業發展上不利于充分表達政策訴求,在業務開拓中不利于在地質延伸產業、民生地質等新興領域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取得競爭優勢。
(五)宣傳聯動缺失,信息互通不多
當前,地勘單位的宣傳工作基本處于分散的、不系統的狀態,大多傾向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縱向宣傳,兄弟單位間主要靠報紙寄送、少數文書往來及網站瀏覽傳遞信息,資源的互通與分享不夠,單打獨斗現象突出,缺乏聯動機制,而且基本屬于事后宣傳,不利于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難以取得較好的宣傳效果。
(六)宣傳隊伍不專,應付思想較重
一方面,人員構成不合理,以物勘院為例,上報6名通訊員中,4名為院辦及黨辦工作人員與中層干部,2名為院屬二級單位管理層干部,事務性工作繁多,有時兼顧不暇,同時野外一線通訊員缺乏,導致一線報道較少;另一方面訊通員素質有待提高,自主報道意識不足,多以完成規定任務為目標,深入基層不夠,“靠”“等”思想嚴重,缺少挖掘新聞的意識,深度報道、跟蹤報道缺乏。
三、自媒體時代提升地勘單位宣傳工作的對策
面對自媒體帶來的影響與挑戰,地勘單位應立足行業特點,本著“積極面對、主動適應、以人為本、提升服務”的原則,堅持與時俱進,加強資源整合,多措并舉構建新的宣傳格局,實現宣傳質效的飛躍。
(一)解放思想,搭建好自媒體平臺,創新宣傳方式
自媒體時代,微博、微信、論壇等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以物勘院為例,調查顯示95%的受調查職工已開通微信,77%的受調查職工每天瀏覽自媒體的時間為1小時以上,因此自媒體宣傳平臺的建設刻不容緩。人員方面,應選拔精通自媒體業務與傳播規律的人員建立并專職經營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平臺,實時更新,及時互動;內容方面,科學設置版塊,除了推送最新動態與政策、單位成果等信息外,還可添加職工之聲版塊,增強互動性,開設微信或微博小課堂,對地勘行業的新現象、新知識、趣味故事進行報道,提升公眾對地勘行業的了解度,增加宣傳的知識性與趣味性,開展線上地勘知識競賽,并發放小禮品,增加平臺吸引力;管理方面,及時審稿,適度把關,過濾虛假消息,積極澄清謠言,建立值班獎勵機制,對工作時間外經營平臺的人員給與適當獎勵。
(二)明確目標,建立長效聯動機制,調整宣傳格局
在傳播多元化的自媒體時代,打造黨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指導協調、兄弟單位共同聯動的“大宣傳”格局勢在必行。一方面,需要完善宣傳制度:一是制定宣傳工作細則,明確自媒體與傳統宣傳媒體的傳播時效、傳播重點等要求,使二者能夠在日常傳播上進行差異化宣傳,重大事項上進行聯動宣傳,互為補充、相互助力;二是將宣傳工作納入考核,制定合理而有效的獎懲措施,可采取打分制,對信息更新及時、互動活躍的給予加分,對未及時更新甚至出現僵尸號的給予扣分,分高者獎分低者罰,以此來調動各單位的宣傳積極性。另一方面,建立全方位聯動機制,鼓勵兄弟單位之間分享資源、交流信息,在自媒體平臺進行互動、相互推廣,對重點工程、重大成果聯合宣傳。同時,可協同舉辦大型公益活動、科普活動或勘察類、地質類專業技能競賽,以活動促宣傳。
(三)立足需求,分門別類精準傳播,提升宣傳效果
在自媒體時代,信息洪流不斷沖擊著人們的注意力,如何在“眾聲喧嘩”中讓受眾聽到并記住自己的聲音,提升宣傳效果,這便需要精準對接受眾需求。一方面,針對職工需求,適當調整報道重心,對職工最為關心的地勘行業政策法規、項目及基層動態、群團活動、便民服務等內容增加報道比重,尤其是要充分利用自媒體的便捷性,及時向野外一線職工推送信息。另一方面強化宣傳工作的服務職能,一是增加政策解讀、行業前景分析等深度報道,為職工解惑;二是增加辦事指南,特別是對職稱評定申報及材料準備相關要求與解釋、財務報賬流程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開設專欄,為工作開展提供方便。
(四)放眼社會,加強對外信息傳播,擴大行業影響
”十三五”期間地勘單位處在部門改革、結構調整、產業轉型三期疊加的攻堅期,形勢復雜、任務艱巨,急需依靠宣傳工作樹立形象、打造品牌,取得競爭優勢。因此,在宣傳對象上,地勘單位不僅要面向內部職工,還應面向廣大合作伙伴、社會公眾、政府部門進行宣傳;在宣傳方式上,一方面,報紙、網站等宣傳除了面向礦業、國土部門投稿外,還應積極向湖南日報、人民日報、新湖南、新華網、紅網等影響力較大的綜合性媒體投稿宣傳,另一方面,加大自媒體平臺的社會推廣度,并通過推送宣傳片、宣傳微電影、發起直播話題討論等方式提升平臺關注度。
(五)強化隊伍,培養精干宣傳人才,夯實宣傳基礎
一是合理布局,科學配置通訊員隊伍。適度增加基層一線工作人員、專業人員的比重,并打造“微宣傳隊伍”專職從事微信等自媒體平臺的宣傳運營工作。二是加強培訓,努力提升宣傳素養。針對不同的宣傳目標對通訊員隊伍分門別類進行培訓,對于采取傳統方式進行宣傳的人員注重培養其發現、挖掘新聞的意識與能力,鼓勵深入基層、深入野外,增強報道的深度與專業性;對于“微宣傳隊伍”則注重培養其“微素養”,增強對自媒體傳播規律的認識,熟悉自媒體開通與運營技巧,提升信息即時發布能力、網絡語言運用能力與互動能力,增強信息傳播的時效性與親切感。
四、結語
盡管自媒體時代來勢洶洶,但地勘單位的宣傳工作不應隨波逐流,既要堅持提升傳統媒體的宣傳質量,在深度與權威性上做文章,又要注重做好自媒體平臺建設,在時效和互動性上下功夫,進行差異化宣傳,融合發力、兼顧各方,才能在經濟新常態下為地勘單位擦亮牌子、拓寬路子、增強底子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