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情 秦勇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4-246-02
摘要 湖南有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品高端型發展之路。湖南有色要用好供給側改革指揮棒,積蓄新動能,在實體經濟、產業經濟等多方面發展上實現新跨越、新提升,在“十三五”期間,向著打造萬億產業、建設有色強省這一宏偉目標邁進。
關鍵詞 湖南有色產業 供給側改革
有色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也是湖南省的重要支柱型產業。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有色產業的發展速度與質量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緊密相連。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面對國際經濟的下行頹勢,黨中央提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是供給側,核心是結構性,關鍵是改革。湖南有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品高端型發展之路,就是要更多地依靠改革、轉型、創新,來提升全要素增長率,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增長動力。
一、湖南有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當其時
眾所周知,湖南是“有色之鄉”,有色產業在湖南工業中地位舉足輕重。但是,不容否認的是,發展方式較粗放、產品國際競爭力不太強、資源環境的約束力加大等問題日益明顯。當前,湖南有色產業的發展也進入了“拐點”和“瓶頸”?或者說對于有色產業而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當其時、刻不容緩?是的,十八大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像一劑治本良藥,助推著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向高質量發展。而要實現湖南有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繼續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另外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來的“任務表”“路線圖”,也預示了2018年湖南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更為注重問題導向、制度引領,重點在大力破除無效供給、培育新動能、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上下功夫。
二、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著打造萬億產業、建設有色強省這一宏偉目標邁進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有色金屬工業作為制造業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必須把提高供給質量作為主攻方向,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加快建設制造業強國提供有力支撐,為促進全球制造業復興發揮更大的作用。
湖南省是有色資源大省,有色產業是我省十分重要的制造業,為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確實也面臨著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發展不均衡,資源、能源消耗較大,環境承載壓力較大等問題。而有色產業進行供給側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增進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提高區域、產業、制度、產品等多個方面的競爭力,必須突出提高供給體系質量這個主攻方向,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為此,湖南省有色金屬管理局推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全面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穩妥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完善產權制度,促進民營企業發展;降成本將更加注重挖掘潛力、狠抓長效,進一步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成本和融資、用電、人力、物流等成本;把補短板和擴大優質增量結合起來,精準有效改善供給結構,增強發展后勁。總之湖南有色要用好供給側改革指揮棒,積蓄新動能,在實體經濟、產業經濟等多方面發展上實現新跨越、新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這給當前我省有色產業指明了方向,增強了信心。我們要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重大機遇,持之以恒地抓好調結構、轉方式這根主線,堅定不移地推進轉型升級、提升發展的質量效益,在“十三五”期間,向著打造萬億產業、建設有色強省這一宏偉目標邁進。
三、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國有色產業企穩向好
2017中國有色金屬報告會如期在英國倫敦舉行。2017年也是中國全面落實“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此次報告會又正值十九大勝利召開后不久,全球對未來中國經濟的走勢以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前景十分矚目。報告會圍繞中國銅、鋁、鉛鋅、錫以及鎳鈷的行業發展、消費及市場走勢等展開了熱烈討論。回故2017年以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認真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行業自律,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積極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有色產業整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為推動全球有色行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而湖南有色企業緊緊圍繞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精深加工、循環再生、產業集群,也有了一些收獲。湖南有色金屬產業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努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從“制度供給、創新驅動、降低成本、接規市場、精準集聚”五個方面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說,湖南有色既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參與者,更是受益者。但是,產能過剩、創新不足、融資困難、成本上升等結構性矛盾仍未根本解決,價格仍是影響企業效益的主要因素,產業發展持續向好的基礎有待鞏固。
四、綠色發展是湖南有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最佳路徑、終極目標
湖南有色提出了“十三五”期間打造萬億產業,建設有色強省的遠大目標。也就是在現有基礎上產業產值五年之內要翻一番。雖然難度不小,但我們相信那是“綠色之樹上”摘得到的果實。我們要如何立足湖南省情,著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為抓手,以機制體制改革創新為保障,最終實現有色“走向”綠色呢?
首先,綠色發展是湖南有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最佳路徑、終極目標。以綠色發展來指導有色產業發展,有兩大新意。一是理念新。大力倡導綠色發展理念,破除唯GDP、唯經濟效益的片面利益觀。通過引導企業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戰略機遇,努力提高質量效率,走中高端發展之路,推動有色產業向高端、后端、末端發展。二是內容新。綠色發展要求我們搶抓中國制造2025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加快有色行業向新型高端制造業延伸,瞄準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市場,主動靠上去為其服務,使其得到快速發展,推動有色產業向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轉變。
其次,湖南有色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以湘江流域保護與治理為重點,加快企業轉移轉型,加強土壤水質修復,淘汰落后產能,減少污染存量。通過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嚴格環保準入,加強能耗標準控制,減少污染增量。以青山綠水、金山銀山兼得為終極追求,搞好服務,在服務中實施管理。
五、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繼續為中國經濟在轉型階段持續健康發展指引方向。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中國“十三五”規劃的主線,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加快轉型提供了機遇和窗口。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緊扣新時代主題,打破思維定勢,碰撞激情火花,為推進中國有色行業的結構性改革,為深化有色金屬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