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惠 李桂蘭
中圖分類號:F272.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4-265-01
摘要 隨著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為解決就業的難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眼光投向自主創業。然而融資困難卻讓許多大學生望而卻步。資金對初創企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充足的資金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保障初創企業的正常運轉。據此,本文對當前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大學生創業 創業融資 困境 建議
十九大報告指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隨著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也逐年加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積極投身創業這一熱潮。然而,我國大學生創業的實際過程中仍面臨許多困境,最棘手的一大困境就是融資難。目前小微企業普遍面臨的融資約束,對于大學生群體創辦的企業來說更是顯得尤為突出。各種有限的融資渠道導致創業計劃的滯后性,極大地打擊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以及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若無充足的資金又會導致企業抗風險能力弱,產品難以推廣,難以樹立企業形象,最終無可避免地退出市場。為了更好地鼓勵我國大學生創業,提高社會的就業率,促進國家經濟轉型,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這一難題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一、大學生創業融資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采用的融資渠道較為單一
當前,大學生創業融資多以親情融資為主,其中個人儲蓄、家庭資助、朋友資助是大學生創業活動最主要的三類融資方式。雖然親情融資這一融資方式較為方便、且成本十分低,但融到的金額也相對較少,對企業來說是杯水車薪。
(二)大學生的外源融資能力較弱
大多數大學生創業企業在起步時,會因為經驗不足、創業項目認可度低、管理團隊不成熟等現實制約,呈現風險高而收益低的特征。因此,以風險投資企業為主的專業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人會更加關注成長期的企業,而很少愿意涉足以大學生團隊為主的初創企業。再者,大學生創業企業缺乏有價值的抵押物品,還貸能力弱,導致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不愿為其貸款。
(三)大學生缺乏專業的資金管理能力
雖然很多高校開設了創業相關的課程,但大多數老師缺乏創業實踐尤其是融資方面的經驗,很難從實踐操作的層面對創業融資的渠道、技巧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培訓和指導。由于大學生創業者自身知識體系的局限性以及融資教育的缺乏,即使融到有限的資金,也難以完成高質量的資金規劃,這為大學生進一步尋求融資機構融資埋下隱患,致使融資機構對大學生的創業項目更多地持觀望態度。
二、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產生的原因
(一)大學生自身經驗不足
一方面,大學生在校所學的知識未經過時間的沉淀,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大學生并不具備充足的管理經驗與資金管理能力,在企業剛起步時需要花較多的時間適應。因此,多方面的經驗不足導致大學生在創業融資面臨困境時常常尋找不到較好的解決方案。
(二)大學生自有資金缺乏
在創業過程中,資金問題是任何一個創業者都必須面臨的大難題。尤其是對于經濟實力弱的大學生而言,這更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好的項目若要落地也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除自有資金外,親情融資融到的資金也十分有限,因此許多大學生創業者沒有足以支撐創業的財富積累。
(三)缺乏足夠的社會資源
大學生的人脈資源主要來自于學校、家庭等,與在職場打拼過的青年人來說相形見絀。社會資源對一個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若沒有相應的人脈資源和社會關系,企業發展容易受限,使大學生在運轉企業、融通資金的過程中遇到極大的困難。
三、解決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相關建議
(一)政府方面
政府應積極推進金融改革,完善大學生創業財政金融政策,改善融資條件,破除體制障礙,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切實幫扶大學生自主創業。各相關職能部門也要明確制定并有效落實支持大學生創業融資的具體辦法。同時,一定程度上加大對大學生財政專項資金的投入,完善大學生創業實踐、比賽等相關活動的獎勵制度。
(二)金融機構方面
目前我國金融機構以銀行為主體,銀行貸款給企業主要看中企業是否有還款能力。大學生創業企業在起步時還款能力較弱,因此在向銀行借款時容易遇到阻礙。我國的金融行業應鼓勵、支持銀行等機構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學生貸款門檻和還貸利息,同時將相關的優惠政策傳遞到位。
(三)高校方面
我國高校在積極開展素質創業教育及培訓的同時,也應開展針對性的創業融資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融資觀。積極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增加創業扶持基金,對自主創業大學生資助力度加大,例如設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其提供場地,及時為大學生創業者外界的商業信息。
(四)大學生自身方面
大學生在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應全面提升自己的創業融資素質。不斷加強對企業運作、資金管理的認識與理解,了解一個企業的資金鏈運轉過程。積極參與實踐,增強自身的管理經驗和團隊合作經驗,不斷擴充人脈資源。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有決心,敢于迎接挑戰。也可以畢業之后進入某個行業積累經驗,為日后創業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