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軍
中圖分類號:X93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3—200—01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生產力水平不斷得到提升,我國的冶金行業突飛猛進,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仍存在很大的問題,其中安全事故的不斷發生是全社會關注度極高的安全問題,安全事故的發生不斷警醒著我們要注意提高安全意識,汲取教訓,尋找正確的措施對事故進行預防,將發生危險的幾率降到最低。本文就冶金安全事故的預防和控制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冶金行業 安全事故 預防和控制
隨著社會交通運輸業和房地產行業的不斷發展,對建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因此近年來冶金行業飛速發展,但是,冶金行業存在的安全問題不可小視,我國近年來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不斷上升,已經對冶金行業生產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工作者的安全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對冶金企業安全事故的預防與控制勢在必行。
一、冶金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引進,我國冶金行業得以迅速發展,生產規模不斷得到擴大,生產技藝不斷革新,自動化生產明顯提高,市場需求量加大,我國冶金行業的產品大量出口到國外,在這種環境下,常規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化生產的要求,尤其是安全管理的理念顯示出明顯的落后,因此,管理機制亟待更新。其中安全管理是整個生產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冶金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始終不強,實際冶金生產操作中,生產者安全意識責任差,對重大危險防范不足,缺乏經驗,安全管理的綜合性很差;安全檢查過于形式化,盡管安全檢查每月每周都在進行,但是,檢查的內容往往小于形式,導致安全檢查不能起到實質性的效應;企業的安全培訓工作不到位,培訓手段落后,千篇一律的課堂式教育手段使得員工身心麻木,對安全生產行為不能提起高度的重視,事故分析不到位,不能從根本上尋找原因,使得生產者不能從根本上得到教育;責任者不能有效落實事故責任,不能有效地實現責任問責制度,相關責任人監管力度不到位,對于安全生產操作規范不能找到切實可行的貫徹方法,多種原因導致安全事故頻發。
二、冶金企業安全事故的預防與控制的措施
安全生產是企業得以正常運行的有力保障,安全事故的預防要求我們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實現企業的安全生產。
(一)將人為因素對安全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生產活動進行的過程中,人為因素對事故常常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降低事故發生的幾率,首先冶金企業要加強對從事生產的員工進行安全培訓,構建安全生產體系要讓員工深刻的理解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以培養“生產安全”“自我安全”的意識,將安全生產融會于心,貫通于行。
(二)控制非人為因素對安全生產的影響
在生產過程中,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多種多樣,企業生產的不安全因素長期存在,只有實現本質的安全,才能確保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首先,要對危險源進行判斷和控制,對于冶金車間來說,從班組級、車間級、廠級三級進行危險源的排查,并實施分級管理的方式,將責任逐級落實,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其次,增強各類生產設備的安全化水平,從源頭上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做好安全隱患的排查,使設備處于安全受控狀態,使生產設備符合國家標準,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對設備危險進行排查,降低危險的發生率,同時對危險源進行辨識,通過對危險源的掌握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規范,使安全生產得以順利開展。
三、建立安全管理體系與保障機制
冶金行業高危的特點要求必須建立規范的安全管理體系和保障機制,以應對各類危險事故的發生。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從生產事故的源頭進行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完善,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崗位培訓和宣傳工作,建立系統的救援方案和措施,盡一切可能減少人身及財產損失。同時,要有規律的進行應急演練,及時發現應急預案中的問題和不足,及時補救,在危險發生時能夠做到危而不亂。應急救援系統的建立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對于應急預案的制定與實施,企業要承擔重任,及時準確的對于預案進行修改,以保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體制,使之更好的為企業的發展服務。從企業自身講要加強安全管理,專業部門各司其職,及時對設備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提高應急能力和水平。冶金生產者要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遵守操作規范流程,推動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保護自身安全。社會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監管,對于安全生產問題要更加重視,保障行業的規范化發展,使之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總之,冶金安全事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冶金安全事故的預防與控制是一項長期性的任務,僅有理論上的措施遠遠不夠,在機器生產自動化飛速發展的今天,為了實現安全事故發生率的降低,最好的措施便是企業從自身出發,加強安全生產的監管,生產者努力提高個人素質和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生產的能力,社會有關部門要提升監管力度,用法律等手段強化對安全生產問題的監管,實現安全事故的預防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