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陽
中圖分類號:C93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3—208—01
摘要 開展干部任前廉政談話,是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制度,是加強干部廉政教育的重要措施,干部在任職前黨組織均應開展廉政談話。談話時要重點從增強政治意識、增強規矩意識、增強創新意識、增強責任意識、增強民主意識等五個方面把握,達到自覺加強廉潔自律,依規施政,規范管理,科學經營的效果。
關鍵詞 任前 廉政 談話 意識
開展干部任前廉政談話,是加強黨內監督的一項重要制度,是加強干部廉政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早在全國解放前夕,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發出了執政前的最早告誡:全黨警惕階級敵人的糖衣炮彈,進而發出了“兩個務必”的倡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深化新形勢下的反腐倡廉,是對這光榮傳統的又一次偉大實踐,因此對新任干部任前的告誡尤為重要。一般情況下,干部任前談話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重點:
一是要求新任干部增強政治意識。增強政治意識,就是站穩政治立場。要緊跟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的戰略部署,把握大局,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任干部要在學習上下功夫,加強黨性修養和業務修養。要深入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反對“四風”,不斷增強領導干部的政治意識。作為新任干部,堅定政治站位是基礎,在任前談話時,明確干部要增強政治定力,要始終保持忠誠本色,不忘初心忠誠于黨、忠誠于民、忠誠于事業。忠誠,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的言語,而是要記在心里,體現在行動中。要注重加強對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深入學習,在學習中增強政治認同、理想認同和身份認同,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對黨的忠誠度。
二是要求新任干部增強規矩意識。要提醒新任干部時刻警醒“有權不可任性”,用權必受監督。要講規矩、守程序、按規范,絕不能越權越位,真正把工作紀律變成“鐵規矩”、“硬杠杠”。加強自我修養,切實做到慎權、慎欲、慎微、慎獨、慎友。純潔社交圈,凈化生活圈,規范工作圈,管住活動圈,自覺做到修身慎行,清廉自守。要告誡新任干部,始終樹牢紀律操守,永遠奮斗廉潔用權、廉潔辦公、廉潔為民。要告誡新任干部,紀律和規矩,是黨員干部不可逾越的紅線,更是底線。黨員干部必須始終把黨的紀律和規矩挺在全面,對黨的六大紀律常懷敬畏之心,確保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從而在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覺悟中增強干事創業的本領。
三是要求新任干部增強創新意識。當前,我們正處在“發展機遇期”與“矛盾凸顯期”,改革、創新、發展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當務之急。機遇與挑戰并存,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在工作中杜絕經驗主義,提高創新意識,不斷學習提升,以改革創新精神研究和解決黨的建設面臨的實際問題。基層工作都講創新,各地各單位都在“絞盡腦汁”想辦法、出新招,如何把基層工作抓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效、更有亮點、更符合群眾生產生活,需要黨員干部用心去思考、學習,分管領導更要用心思、想辦法,吃透上級要求,找準結合點。面對復雜的矛盾和困難,要解決矛盾和問題,不能靠經驗主義思想,不能完全用老辦法,要多思考,多學習,多借鑒。要結合實際,實事求是地創新思路,創新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創造條件,提高創新能力。告誡新任干部,要重視人才引進和培養,必須夯實自主創新的人才、物質和技術基礎。在深化人才體制改革上下苦功夫、花大力氣,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和積極性。
四是要求新任干部增強責任意識。新任領導干部要始終增強責任意識,牢記使命勇于擔責、敢于負責、認真履責,促進單位各項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新任干部在抓好本單位中心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廉政建設,把廉政建設的要求和內容與日常工作一并部署,杜絕任何環節發生廉政問題。黨員干部的最大責任,就是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最光榮的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增強責任感,把對黨和人民的責任落實到崗位中,落實到服務人民群眾中,落實到經濟社會建設中。新任干部增強責任意識,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決定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我們增強責任感,就是在圍繞這個初心,努力實踐、努力奮斗,在其中體現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價值。
五是要求新任干部增強民主意識。作為新任領導干部,合作是一種胸懷、一種境界、一種素質,也是一種能力。要增強大局觀念,自覺把單位的工作放眼大局去思考和謀劃,加強與內部單位的協同合作,相互拾遺補缺,共享發展。作為黨政一把手,要按照黨的組織原則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辦事,主動接受黨的紀律約束和各方面的監督。自覺接受來自上級的監督,不能把上級的監督看作是對自己不信任,懷有抵觸情緒;要自覺接受班子內部或同級對自己的監督,不能把同級的監督看成是為難自己,懷有戒備心理;要自覺接受下級對自己的監督,不能把下級的監督看成是不尊重自己,懷有反感情緒。要堅持民主集中制,注意聽取不同的意見,不搞“一言堂”、“小圈子”,不搞個人說了算,把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要形成用科學的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