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玲
【摘要】目的 探討對消化內科門診患者行zung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估結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就診的消化內科門診患者中選取50例參與本組研究,對所有患者均行焦慮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估。分析50例消化內科門診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評分。結果 經相關評估得到,SAS評分高于正常值的患者有42例,其比率為84.00%(42/50);其中輕度焦慮的患者的有28例,其比率為56.00%;中度焦慮的患者有10例,其比率為20.00%;重度焦慮的患者有4例,其比率為8.00%。SDS評分高于正常值的患者有43例(86.00%);其中輕度抑郁的患者有30例(60.00%);中度抑郁的患者有7例(14.00%);其中重度抑郁的患者有6例(12.00%)。結論 對消化內科門診患者行zung焦慮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估,其焦慮、抑郁的發生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關鍵詞】焦慮抑郁自評量表;消化內科門診;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7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Zu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 in outpatients of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Methods From July 2016 to February 2018 50 patients from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All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Zung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50 outpatients in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 were analyzed.Results 42 patients with SAS score higher than the normal value were 84% (42/50),of which 28 cases were mild anxiety,with a ratio of 56%;10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xiety,with a ratio of 20%;4 patients with severe anxiety,with a rate of 8%.The SDS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e normal value of 43 cases,with a ratio of 86%;of those with mild depression in 30 cases,with a rate of 60%; moderate depressive patients in 7 cases,with a rate of 14%;among those with severe depression,5 had a rate of 10%.Conclusion The Zu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 for patients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 is evaluated, and the incid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s higher,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normal life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Zung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Digestive medicine clinic;Anxiety;Depression.
在綜合醫院內科門診中焦慮、抑郁情緒障礙最為常見,其消化內科患者中出現焦慮、抑郁情緒最顯著。現今我國非專業醫生對焦慮抑郁情緒的識別較低。對于焦慮和抑郁情緒無明確的診斷方法,主要根據患者的主訴、臨床癥狀等進行分析,進而導致多數患者被醫生忽略,極易出現誤診、漏診情況[1]。現使用Zung抑郁自評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對患者進行評估,可準確、全面、快速的了解患者焦慮抑郁情況以及嚴重程度[2]。現對消化內科門診患者行Zung焦慮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估的效果作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就診的消化內科門診患者50例參與本組研究,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齡20~75歲,平均(43.28±3.28)歲。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同意參與本組研究,且均具有良好的語言溝通和理解能力,意識清晰,可獨立完成調查問卷填寫。
排除標準:將存在意識不清、語言交流障礙的患者予以排除;對自身疾病嚴重的患者予以排除。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行Zung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估焦慮和抑郁情緒,根據患者近期情緒進行判定,10分鐘左右可完成問卷填寫。其中SAS和SDS評價量表中包含20項,每個項目評分分為1~4級,20項中包含10各反向評分和10各正向評分。20項中各項目分數累加得到總分,其總分×1.25等于標準分。
1.3 判定指標
判定50例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況,其焦慮、抑郁評分標準為50分,分數越高,其焦慮、抑郁情緒越明顯。其分數在50分之下,稱之為正常;其分數在50~59分,稱之為輕度抑郁或焦慮;其分數在60~69分,稱之為中度抑郁或焦慮;其分數在70分以上,稱之為重度抑郁或者
焦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分析軟件對所有資料進行檢驗,行t檢驗方法對其計量資料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形式表示;行x2檢驗方法對其計數資料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形式表示。如組間以P<0.05的形式來表現差異性,證明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 果
50例消化內科門診患者中,經相關評估得到,SAS評分高于正常值的患者有42例,其比率為84.00%(42/50);其中輕度焦慮的患者的有28例,其比率為56.00%;中度焦慮的患者有10例(20.00%;)重度焦慮的患者有4例(8.00%)。SDS評分高于正常值的患者有43例(86.00%);其中輕度抑郁的患者有30例(60.00%);中度抑郁的患者有7例(14.00%);其中重度抑郁的患者有6例(12.00%)。
3 討 論
根據WHO報道,其抑郁、焦慮為常見的心理情緒,對人們造成較大的影響,是現今面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其現在抑郁、焦慮情況不斷增加。非精神科醫生對患者的軀體癥狀和器質性情況關注更多,進而將患者的心理情緒予以忽略。焦慮、抑郁情緒與消化道癥狀存在一定關系[3]。據有關學者報道,抑郁、焦慮常伴隨軀體癥狀一同發生,可對機體系統和器官造成損傷,進而影響消化系統功能,其主要臨床癥狀為腹脹、便秘、腹瀉等。對于消化內科門診患者而言,其焦慮、抑郁情緒較為常見,由于消化科醫生對抑郁、焦慮的認知存在不足。經有關研究顯示,綜合醫院消化內科門診患者中,出現焦慮、抑郁的比率明顯較高,而醫生對焦慮、抑郁情緒的識別度較低[4]。
現今研究顯示,存在焦慮、抑郁的患者其軀體癥狀較多,而軀體癥狀是導致焦慮、抑郁情緒出現的重要原因,其軀體癥狀的存在明顯提升了診斷難度。患者長時間受經濟負擔和身心的影響,不論是臨床診斷還是自評量表均不能對其軀體癥狀進行有效識別[5]。有關研究證明,Zung自評量表主要對①前庭感覺、②胃腸/肌肉感覺、③軀體癥狀、④焦慮和恐慌等方面進行評估,其中最主要的為軀體癥狀。使用Zung自評量表對抑郁情緒進行診斷,并對其情緒的嚴重程度進行評估,進而將評估時間予以縮短。經研究表明,其消化內科門診患者發生抑郁、焦慮情緒的幾率明顯高于普通內科門診患者,值得臨床研究[6]。
臨床研究認為,女性發生焦慮、抑郁情緒的比例高于男性,其承受家庭責任、社會歧視、婦科疾病等困擾較高。研究表明,女性抑郁癥患者其腦實質損傷程度較為嚴重,其損傷程度高于男性。有關學者指出,處于懷孕期的女性發生焦慮、抑郁的發生率較高[7]。
有關研究表明,60歲以上的患者具有較高的患病率,且極易受生活、社會等壓力困擾。有關學者提出,對于婚姻不幸的人群極易發生焦慮、抑郁情緒,對其機體代謝綜合征、心血管意外情況造成較大影響,由于婚姻不和諧情況發生抑郁、焦慮情緒較高[8]。婚姻可對患者予以一定經濟和社會支持,以及相應的感情寄托,對患者的心理造成較大的挑戰。
本組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之處,其樣本量較少,且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有效的反應整個綜合醫院消化內科門診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對于存在嚴重軀體疾病和語言交流障礙的患者予以避免,進而影響調查的隨機性。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SAS評分高于正常值的患者有42例(84.00%);其中輕度焦慮的患者的有28例(56.00%);中度焦慮的患者有10例(20.00%);重度焦慮的患者有4例(8.00%)。SDS評分高于正常值的患者有43例,其比率為86.00%;其中輕度抑郁的患者有30例(60.00%);中度抑郁的患者有7例(14.00%);其中重度抑郁的患者有6例(12.00%)。
綜上所述,對消化內科門診患者行Zung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估,其焦慮、抑郁情緒具有較高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王敬齋,張樹榮.Zung焦慮抑郁自評量表對消化內科門診患者焦慮抑郁的測評[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6,28(3):150-153.
[2] 李敏麗,瞿 勇,繆應雷,等.炎癥性腸病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性研究[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3,34(2):32-38.
[3] 王 芳,姚樹坤,馬軍宇,等.脾胃濕熱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癥狀、精神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分析[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3,27(5):281-283,287.
[4] 古巧燕,張 軍.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睡眠障礙患者的臨床特征[J].胃腸病學,2015(7):417-420.
[5] 王慧芬,姚樹坤,杜時雨,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社會人口學特征與精神心理狀況的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6,25(7):791-795.
[6] 龐 敏,朱麗明,方秀才,等.坦度螺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慮的臨床觀察[J].協和醫學雜志,2015(2):115-118.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