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軍
【摘要】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開設的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其中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信息技術新課程的內在價值。高中學生對于文件名的構成和文件屬性也有初步認識,但是部分學生修改文件名時,只關注文件名的修改,而忽視擴展名,導致計算機無法識別該文件。本節課以“把我的秘密藏起來”為主線,借助躲貓貓游戲、變臉魔術等教學活動,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等教學方式,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文件的屬性和類型,能做到學以致用。
【關鍵詞】文件名 文件屬性 文件類型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132-02
教材分析:
《文件及其類型》是教科版高中《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教材第二章第三節的一個知識點。該知識點主要講述文件的屬性、文件名的構成和常見的文件類型,它位于信息的查找和文件的下載之間。本節內容既是上一節因特網信息查找內容的承接,又是文件下載的鋪墊,是信息技術基礎中最基礎且比較重要的內容,對于后續環節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理論和操作基礎,對于文件名的構成也有一定的初步認識。但部分學生修改文件名時,只關注文件名的修改,而忽視擴展名,導致計算機無法識別該文件。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標明確提出信息技術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不僅僅要知道,還要會用,巧用。如何在教學環節中讓學生既認識到文件的屬性和類型,又能學以致用呢?這將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文件名的組成、命名規則和文件的屬性,常見的類型。
方法與過程:以在公用電腦上“把我的秘密藏起來”為問題切入點,通過躲貓貓游戲、變臉魔術等教學活動,讓學生理解文件名的構成和文件的屬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應用為目的,通過任務驅動,教師引導,合作探究等教學方式,讓學生認識文件名的構成、文件的屬性和常見類型,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
教學重點:
文件名的構成和文件的屬性。
教學難點:
巧用文件名的組成和文件屬性實現個人隱私的隱藏。
教學思路:
為了增強學生個人安全意識,讓學生掌握文件名的組成和文件屬性,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達到新課標要求。本節課以“把我的秘密藏起來”為主線,借助躲貓貓游戲、變臉魔術等教學活動,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等教學方式,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枯燥的理論知識,并能學以致用。
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 教師引導 游戲法 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課程導入
課件呈現問題:我們通常會在電腦中存儲一些個人數據,在公用電腦環境中,如何將自己的個人隱私數據藏起來?
學生思考后回答。
教師:假設電腦無法上網,又沒有加密類軟件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將文件藏起來了?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
幻燈片展示本節課的標題(把我的秘密藏起來——文件及其類型)
設計意圖:以學生身邊的問題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躲貓貓游戲——認識文件的常見屬性。
教師進入“我的小秘密.txt”目錄。
教師:這里存了老師的一個小秘密,大家想不想看到底是什么內容?
學生:想。
教師打開文件內容,并提醒:千萬別失望,這僅僅是老師喜歡的一首歌曲的歌詞而已,老師用它作為今天的教學素材。
教師:既然是秘密,我們就應該把它藏起來,大家知道怎么藏嗎?
學生回答。
教師:利用文件屬性,我們一起和電腦玩躲貓貓游戲。
教師引導:文件點擊右鍵選擇屬性,文件屬性中最常用的有兩個,只讀和隱藏,大家先通過字面意思理解什么叫只讀屬性?
請學生分享只讀屬性的理解。
教師引導學生操作:勾選只讀屬性,點擊確定后,打開文檔刪除部分文字內容,觀察能否保存。
教師:勾選了只讀屬性,說明文件就具有只讀屬性,只能被讀取不能修改,可有效防止重要文檔被修改。
教師:那隱藏屬性是不是能將文件藏起來了?
教師引導學生操作:給文件添加隱藏屬性,觀察文件是否能隱藏起來。
學生完成操作。
教師:它藏起來嗎?
學生:沒有。
教師引導:設置隱藏屬性后,只是圖標變得更淡,要將文檔從目錄徹底隱藏起來,我們還需要開啟一個機關( 組織 \ 文件夾和搜索選項 \ 查看,勾選“不顯示隱藏的文件和文件夾”)。
學生進一步操作,完成隱藏。
教師:我們已經看不到該文件的蹤跡,文件是被刪除了還是藏起來了?
學生:藏起來了。
教師:那怎樣讓文件顯示出來?
教師引導學生還原操作。
教師:如果有多個文件,如何快速添加隱藏屬性呢?
學生回答。
教師:文件的常見屬性有隱藏、只讀、系統和存檔,屬性的設置不僅能針對文件,也能針對文件夾。我們如果利用隱藏屬性將文件藏起來,大家覺得這樣安全嗎?
學生回答。
教師:對于有一定計算機基礎的人來說,很容易發現你的秘密,因此我們可以再結合變臉魔術讓它隱藏更深。
三、變臉魔術——認識文件名的組成。
教師:老師最近學會了一個變臉魔術,大家想不想看?
教師:現在老師對它施加魔法,讓它實現變臉。請大家睜大眼睛,讓我們一起見證魔術的奇跡。
教師操作:更改文件的擴展名為MP3。
教師:它變臉了嗎?
學生:變了。
教師:我還能讓它繼續變臉。
教師操作:依次將文件的擴展名改為AVI 、JPG。
教師:這是為什么呢?難道老師真的有魔力嗎?
學生:沒有。
老師:有沒有魔力,大家試一試便知曉。
教師:請大家打開E盤根目錄,模仿老師的操作,看能否實現變臉。
學生完成變臉魔術。
教師:其實并非魔術,我們可以通過文件名的組成來分析產生的原因。
課件展示:展示文件名的組成。文件名由三部分組成,主文件名、“.”和擴展名組成。它和外國人名的相似性,外國人名中通常也有點,點用于分隔姓和名,姓在點前還是點后?
學生回答。
教師:我們一般改名是改姓還是改名?
學生回答。
教師:如果改姓你爸不會同意,一般只能改名。計算機中文件名的構成其實和人名很相似。主文件名由用戶自己定義,相當與人名中的名可以修改,而擴展名決定了文件的類型,相當于人名中的姓氏。我們剛才修改了主文件名還是擴展名導致文件圖標發生變化?
學生:擴展名。
教師:說明計算機識別文件的類型是依據文件的擴展名,被修改擴展名后的文件現在還能打開嗎?數據破壞了嗎?
學生回答。
教師演示:文件能打開,但是內容看不見。
教師:如果要瀏覽文件內容,我們又該如何操作了?
學生回答。
學生完成擴展名的修改,嘗試打開。
教師:是否能利用修改擴展名把我們的秘密藏起來了?
學生:能
教師:那擴展名改成什么類型最為安全呢?
教師進一步引導:如果改成常見數據文件,有容量但無法顯示其內容,此處必有蹊蹺,因此我們可以將主文件名和擴展名改成系統或軟件類名稱。
教師演示操作。
教師:現在你還能發現我藏的秘密嗎?
學生:不能。
四、文件的類型
教師:剛才我們修改擴展名時,文件的圖標隨著擴展名的改變而變化。當擴展名改成MP3時,文件圖標變成音頻;改成JPG時,文件圖標變成圖像;改成DLL時,又變成系統文件,說明計算機識別文件的類型依據文件的擴展名。文件的類型可分為兩大類,可執行文件和數據文件。請大家利用因特網檢索什么是可執行文件,常見的擴展名有哪些?
學生操作完后分享檢索結果。
教師總結:可執行文件是可以被計算機直接理解、執行的,不需要借助任何軟件就能直接運行;而數據文件主要以存儲數據,內容的打開需要借助軟件才能瀏覽,通過上表我們知道文件圖標變成視頻、圖像、音頻的原因。
五、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擴展名組成,文件的常見屬性有只讀和隱藏,我們利用文件名的組成和文件屬性,很好的隱藏保護了我們的數據,希望大家能將課堂所學內容靈活應用,做到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