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芳 王新民 趙海溶
【摘要】初中英語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體,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的發展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改變,初中英語教師課堂多模態話語的綜合運用改變了以往英語課堂的單向輸出模式,形成了雙向互動模式,大大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試圖對英語課堂教學和教師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多模態話語 新手教師 專家型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086-02
引言
盡管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遠程網絡教學等新的教學活動模式不斷涌現,但課堂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仍然不可撼動,新的模式和技術也必須依托于課堂環境而得以實現。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話語作為最主要的交流互動方式對最終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上世紀 90 年代以來,多模態話語分析在現代語言學領域內異軍突起,形成新的學術研究重點。
一、英語教師課堂多模態話語
模態主要是指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感官與外部環境的交互方式。多模態話語是指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通過語言、圖像、聲音、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資源進行交際的形式。英語教師課堂多模態話語是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動或被動使用語言、形體、動作、表情、空間距離及輔助性多媒體進行語言輸出的過程。
二、新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對比研究的意義
多模態話語的合理應用與教師教學的實際行為息息相關,多模態話語的恰當、適時運用對英語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行為起輔助性作用。新手教師是剛剛入職的師范大學畢業生,對教育教學工作熱情較高,但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缺乏對教師職業的切身體會,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效率和洞察力等方面較為欠缺。專家型教師長期從事一線教育教學工作,對教師職業有自身較為深入的理解,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教學經驗等方面較為擅長,能創造性地解決各類教學問題,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職業倦怠現象。本文從教師發展的角度,對兩類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多種模態的運用進行質化對比研究,試圖回答一個問題:新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語言、非語言模態方面存在哪些異同。
三、研究過程
(一)觀察對象
觀察對象為某市初中英語新手和專家型教師各兩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課堂觀察和錄像,以及多模態話語分析的方法對上述四位教師的初中英語課堂進行實錄,從教師發展角度進行對比分析。
(三)觀察工具
攝像機,課堂行為記錄單。
(四)研究過程
首先,筆者和另外兩名教師組成一個課堂觀察小組,用記錄單從兩個維度即語言模態和非語言模態進行課堂觀察,并用攝像機進行現場錄像。
(1)課堂話語量對比
根據對四節所錄視頻課的轉寫,筆者收集了教師話語時間,學生話語時間以及其他活動所用的時間和所占的比例,教師和學生的話語量都以整個一節課的時間為準。
(2)互動調整對比
互動調整可分為三個方面,分別是理解核實,確認核實和澄清核實,,在課堂上教師通常用確認核實和澄清核實來促進和學生之間的交流。
四、對比分析和研究結果
通過對四位研究對象四節課的實錄轉寫和統計分析,結論如下:
語言模態運用方面,新手教師話語量比專家型教師多,新手教師更多提出展示性問題,專家型教師擅長于推論性問題,新手教師偏向于使用澄清核實,在確認核實和理解核實的運用上少于專家型教師,新手教師語言反饋較多,專家型教師評價反饋多。
非語言模態運用方面,新手教師使用手勢多,善于使用手勢對學生進行鼓勵,面部表情豐富,但消極表情使用不恰當,容易給學生造成困惑,與學生空間距離上把握得更好,親和力較強,專家型教師講臺靜態站立時間明顯高于新手教師,新手教師善于適時移動能更好的監督和督促學生的專注程度,通過積極地變化站姿,對一些不在狀態的學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總之,語言模態和非語言模態的適時運用是促進新手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之一 ,也是促進新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變的關鍵環節。專家型教師由于長期從教出現的職業倦怠沒有新手教師的課堂氣氛活躍,盡管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具有一定的個體性 ,并且形成過程也相對比較長 ,但是研究證明新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應該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希望能對教師教育和教師發展有所助力。
參考文獻:
[1]顧曰國.多媒體、多模態學習剖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7(4).
[2]張德祿.多模態話語理論與媒體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教學,2009(4).
[3]陳素花.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視域下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