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瑜
有的人總是眩暈,到底是高血壓引起的,頸椎病引起的,還是有別的什么病,還是裝病?不少人被眩暈困擾,輾轉就醫不得病因,甚至還會被誤解。專家指出,耳石癥是常見的眩暈原因,與體位改變有關,而高血壓引起的眩暈與體位改變無關且頭暈時間會持續較久,頸椎病誘發眩暈的情況則相當罕見。
婆婆一帶娃就暈 原來是耳石癥
淑云夫妻是雙職工,婆婆來幫忙帶孩子。可每次帶兩歲寶寶沒一會兒就喊頭暈,需要躺沙發。淑云不得不掏出手機請假,可沒一會兒,婆婆就跟沒事人一樣了。一回老家,精神更好,廣場舞照跳,姊妹團旅游一次也沒落下。
淑云想請保姆,婆婆馬上阻止,表示即刻從老家趕來幫忙帶娃。但每次趕來就繼續頭暈,次數多了,淑云開始懷疑婆婆裝病給她添堵,但去醫院一查,婆婆真不是裝病,原來是患有耳石癥。
中年婦女更常見 與急速改變體位有關
耳石癥是什么病?它聽起來陌生,卻是被許多人日常忽視的常見病癥。
廣東省中醫院主治醫師梁宏風指出,耳石癥,又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由耳石脫落耳石膜所致。發病時,患者往往正在轉頸、仰頭、坐起、躺下甚至翻身中,由于體位快速改變,而導致了眩暈,有時伴有惡心嘔吐等附加癥狀。如果患者并不是在駕駛車輛或操縱其他儀器的時候發作,它對人體的危害其實不大,主要就是引發人體眩暈不適,休息數秒之后即可恢復。
“什么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得耳石癥,但臨床上,中年婦女是最常見的病人。”梁宏風稱,帶孩子很費心,老人往往需要急速改變身體姿勢,耳石癥十分容易發作。但是日常生活中,正常起居甚至跳動作輕緩的廣場舞,卻極少有機會誘發耳石癥。
與頸椎、高血壓引起的眩暈表現不同
“很多臨床上被認為是頸椎病、高血壓引發的眩暈,卻久治不愈,那就很有可能是耳石癥導致的。”那么,如何避免誤診,走彎路?梁宏風表示,可簡單初步分辨,再就醫進一步確診。例如,頸椎病誘發的眩暈相當罕見,主要發生在轉頸時誘發顱內供血減少導致;若是高血壓引發的眩暈,則發作基本與體位改變無關,且頭暈時間會持續較久,只要控制血壓即可減輕癥狀;如果是在體位改變時發生眩暈,恢復原先體位數秒后消失,就極有可能是耳石癥。
耳石癥治療靠復位,也可自我恢復
當確診為耳石癥后,可以怎么治療?
梁宏風稱,耳石癥其實是會自己慢慢好的一種自限性疾病,如果眩暈癥狀不嚴重,可待其自我恢復。但如果從事高危工作,可前往耳鼻喉科確診并進行治療。
他表示,目前治療耳石癥的手法是對脫落的耳石進行復位,有經驗的醫生用手即可將耳石復位,沒有痛感。日常要預防耳石癥復發,只要在生活中減少快速改變體位的機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