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索創新實踐能力觀下的高校音樂專業本科生校內外實訓中心建設的可行性。提出音樂實踐教學應樹立以學生為本,以改進學校鋼琴專業本科生的實踐能力、推動鋼琴專業學科建設、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果的全面提升、提高高校本科教學的辦學實力為核心的校內外實訓中心建設目標,建立有利于更新學生意識、提升其觀念、統一其素質協調發展為核心的校內外實訓中心體系,全面提高音樂創新實踐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校鋼琴專業本科生 校內外實訓中心 建設措施 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74-01
一、校內外實訓中心建設內容與目標
1.校內外實訓中心建設內容
目前音樂學院的鋼琴專業本科生校內外實訓中心及基地聯盟已經建立,“一個中心,六個基地”初具規模。以呼和浩特市非遜藝術培訓為核心軸,組織聯絡各地區基地橫向聯合。并且現有成員、基地負責人都是音樂學院本科畢業生,從布局看,已經橫跨遍布了內蒙古東中西部地區,東至呼倫貝爾,西至阿拉善左旗,實訓中心基地聯盟的創建,搭建了校內外、師生、教與學的全方位教研與合作平臺。
2.校內外實訓中心建設目標
首先,校內外實訓中心的建設目標應當緊緊圍繞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標準的培養目標,通過三至四年培養計劃的實施,能具有一定數量的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訓基地,能在時間和經費上有所保障,并有效推動鋼琴專業學科建設,將音樂實踐實訓基地打造成為能夠全方位服務于地方產業的實踐實訓基地,提高高校本科教學的辦學實力,引領學科教學的共同發展。其次,為校外實訓中心(基地)提供必要的智庫支持,校內校外形成良性、有效的聯系,從指導、到建設、到反饋、到總結、到完善,實現積極的互動循環。校外實訓中心(基地)在現有就業趨向和已掌握的人力資源情況,也具備了一定的建設條件。
二、實訓中心建設措施
1.目標要清晰,針對性要加強
實訓中心建設應當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建立校內校外互動式長效合作體系,通過基礎實訓項目、綜合實訓項目、創新性實訓項目的實訓,以及開放性的課外實踐教學,使學生在技能、素質和創新能力三個方面都得到了不斷地提高,最終成為具有較強專業能力和較高綜合素質的音樂人才。音樂專業實踐教學重視與舞臺藝術和社會應用實踐密切聯系,做到實踐教學與理論課教學有機結合,形成適應學科特點及自身系統性和科學性的、完整的實訓體系。同時結合相關學科建設,實現實踐教學的目標。
2.院校與校外演出機構構建教育聯合體
校內外實訓中心建設過程中,作為應當以服務教學為核心,與校外演出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擴大課堂教學實踐的大舞臺,增加學生到校外演出的機會;其次為了提高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校內實訓中心推行產學結合學習模式,采取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實行校內外合作教育,保障校內外實訓中心的全面開展。
三、高校鋼琴專業本科生校內外實訓中心建設的必要性
實踐實訓基地建設是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彰顯辦學特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培養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的必備條件,為了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實現課堂教學與實習實訓相結合,認真貫徹落實地方院校關于加強實踐教學的文件精神,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專業性實訓基地建設為基礎。目前高校重視校內實踐實訓教學場所的建設,本項目在實訓中心建設(基地)的建設中也得到了學校學院的關注,各地同仁的踴躍支持,逐漸擴大規模。校外實訓基地已經開展各項合作,各實訓基地依托地方區域,摸索學習各地創業者的成功經驗,結合學科特點、環境實際情況,挖掘專業的發展特色,努力完善和健全各項運行管理制度,根據社會支持情況計劃與校外合作發展計劃,根據專業特色,開展“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的交流合作,充分合理地運用實訓基地,發揮實訓中心建設的價值。
針對現今就業形勢來看,許多本科畢業生走出校園后,只有極少數能夠進入師范專業或者表演專業對口的教育部門或演出單位。極少數提升學歷,繼續深造學業。絕大多數另謀出路、或出國深造、或改行、或自主創業。自主創業者或繼承專業衣缽,邊學習邊從教,或改投別路求生計。地方院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性教學已成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實踐實訓基地是一個學校實踐教學的中心和基礎,是教學改革以及“校政、校校、校企”合作的支撐平臺,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認識,有利于加強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因此,要重視實踐實訓教學基地的創建工作,加大對基地建設的投入,規范基地的建設管理,以學生知識結構為中心,形成良性互動長效合作的機制,由專業教師、業內專家、創新企業家等共同開發,按照實際工作流程組織實踐教學體系,共同對工作崗位進行分析,利用社會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外實習、實訓,以滿足多種途徑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基本功,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呈現多元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定明芳. 淺談電類“訓研創”多功能實訓中心建設[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08):167-170.
[2]劉伯臣,丁嵐峰,徐建成. 多科性高職院校專業辦學效益指標的比較評價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3(36):125-128.
作者簡介:
廉瑩(1981.5-),女,碩士,內蒙古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