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偉偉 周曉莉 魏曉露
摘 要:在E時代下,旅游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如何培養適應E時代旅游產業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成為擺在高職旅游院校面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高職院校應根據旅游產業的發展要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E時代新型人才,提升旅游從業人才整體隊伍的素質水平。
關鍵詞:旅游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石家莊市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E時代下高職旅游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71028)
《“十三五”全國旅游信息化規劃》提出:到2020年,旅游“云、網、端”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信息新技術創新應用在行業不斷深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旅游在線營銷能力全面發展,旅游電子政務支撐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實有力,信息化引領旅游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
1 E時代的概念
E時代指電子時代,即網絡普遍應用在辦公、生活、旅游等各個領域的時代。隨著互聯網等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業務的虛擬化和交易的電子化逐漸成為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2 E時代對高職旅游人才提出新要求
2.1 E時代下旅游者的消費習慣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達到3.76億,較2016年底增長7657萬人,增長率為25.6%。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消費者使用手機習慣的改變為整個旅游業提供了更大的無線市場空間,人們利用移動終端完成旅游信息查詢、旅行預訂、電子導游和手機支付等,滿足旅行者對旅游產品差異性、位置相關性和互動性的需求。
2.2 E時代下旅游企業的在線業務
中國旅游網站的在線基本業務主要有信息服務、旅游產品代理及預訂交易服務和客戶管理等幾項。近年隨著中國旅游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在線旅游產品按市場類型可以分為休閑旅游以及商務旅游;按照服務類型可分為機票、酒店、門票、餐飲、演出、旅游度假產品或打包等預訂服務,以及旅游裝備的在線銷售業務等。我國旅游網站提供的旅游產品無論是從屬性上還是從渠道上都在進一步壯大和成熟。
2.3 E時代下政府的旅游云管理平臺
根據《關于推進河北旅游云建設的實施意見》,河北旅游云于2018年1月正式啟動上線,它是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地理信息系統、虛擬現實、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新一代通信等現代技術,集聚旅游產業大數據,搭建服務于公眾、企業、政府的數據采集整合、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應用的基礎平臺。
在E時代的帶動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已經發生了改變,政府及企業層面已應時而動,因此,作為高職院校需要培養出對云計算、物聯網、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等方面非常熟悉的旅游新型人才,以便充分地與行業企業接軌,為社會服務。
3 E時代高職旅游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3.1 完善信息化課程建設
3.1.1 利用實訓平臺,提供豐富的實驗課程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各種信息管理系統實訓軟件、旅游電子商務平臺、微信公眾號、旅游App等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體驗。
如,在旅行社經營管理課程中,應用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統將旅行社產品設計、計調工作流程及供應商及客戶管理等內容實現信息化,應用旅游電子商務平臺,實現旅游產品的電子商務化運營、營銷等;再如,模擬導游課程中,應用3D虛擬仿真教學授課軟件,學生可以在教學場景的三維模型中身臨其境般地進行導游講解,實現人景實時互動的體驗式數字教學。
實訓平臺的建設,有助于學生將計算機應用技能與企業生產流程熟練結合,掌握前沿的專業知識,體驗先進的管理理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3.1.2 融合時代特色,整合智慧的課程內容
傳統的專業課程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E時代下旅游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因此需要整合現有內容,增加符合新時代要求,緊跟新時代氣息的專業課程內容。
如,旅游景區管理課程中,增加旅游服務的電子商務運營,旅游景區電子商務網站等內容;旅游策劃實務課程中,添加智慧旅游創新策劃、智慧城市及智慧景區案例介紹等內容;旅游營銷課程中,重點介紹旅游網絡營銷的模式及方法、網絡營銷工具、電商綜合運營實戰案例、旅游目的地網絡傳播等內容。
智慧課程內容的融入,能提升學生的旅游項目開發及市場推廣能力、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創業能力及自我發展、自我提升的潛質,使其成為既能從事實體旅游業,又能從事在線旅游的現代復合型人才。
3.2 打造信息化教學資源
加強共享型、開放化的教學資源庫建設,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既可用于課程教學,也可用于學生課外學習;即可用于理論教學,也可用于實踐教學;即可供高校師生使用,也可供實習單位使用,是校內外同行交流、切磋的平臺。如我國目前已經開展“名家進課堂工程”,有效地整合了旅游教育資源,推動了校企合作。這樣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才能不斷優化,人才質量才能夠得到
保證。
3.3 加強新時代師資隊伍建設
在E時代的背景下,作為高職旅游專業教師,要緊扣時代前沿。專業教師要有能力把電子商務、信息化管理等互聯網技術的最新理論及前沿資訊進行智慧化的整理,可以通過翻轉課堂,利用慕課、微課、移動學習、協作學習等信息化的手段,以項目化的方式呈現,同學生一起在課堂上感受智慧旅游魅力。只有智慧化的師資隊伍,才能培養出智慧化的旅游專業人才。
綜上,隨著智慧旅游在全國的推動與發展,E時代下旅游業對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高職院校應積極探索區域E時代旅游人才培養新模式,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以高校、旅游企業為主體的多元人才培養機制,實現E時代下旅游新型型人才培養與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孫麗坤,魏曉鳴.基于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建設[J].南方論刊,2017(10):83-84.
[2]王格.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10(23):42-45.
[3]尚明娟等.新形勢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5(2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