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鈺琦
摘要:在踐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許多高中歷史老師根據學生長遠發展的實質需求,結合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相關情況積極地促進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為基礎和核心要求,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不斷地采取創造性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保證學生在主動參與和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歷史學習方法,真正的實現個人歷史成績的有效提升。對此,本文以我國目前的歷史教育為切入點,具體分析高中歷史的相關學習方法。
關鍵詞:高中歷史;學習方法
一、引言
作為高中階段的重點學科,歷史對于提高我們學生的邏輯思維,分析能力,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有著關鍵的作用,老師除了需要積極的采取創造性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之外,還需要將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保障學生能夠在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引導之下進行主動的實踐,真正的突破傳統學習模式所存在的各類不足,實現學習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
二、影視資源引入法
為了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老師需要對歷史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設計和選擇,結合目前的教育教學情況,通過對學生求知欲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來讓學生在一個更加寬松且自由的氛圍之下進行主動的學習。比如在學習辛亥革命的過程中,歷史老師可以播放電影《辛亥革命》,讓學生能夠了解武昌及廣州起義等艱苦奮斗的歷史,對我國5000年的封建帝制有一個更加深入的感知,加深對民主共和觀念的理解和認識。另外,在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學生還能夠對我國的歷史形成一個更加宏觀的認知,從而主動結合生活實踐情況對現有的歷史發展態勢進行相應的理解和判斷,形成深刻的印象,真正的實現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有效互動。
三、跨學科聯想法
高中歷史學習與其他的學科在知識和內容上存在許多的交叉因素,因此歷史老師必須要注重不同學科之間的有效聯系,積極地發揮跨學科聯想法的作用和價值。如果站在微觀的角度進行分析,那么高中歷史與語文,地理和政治有著相應的交叉部分,在學習和復習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結合現有的歷史知識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分析不同科目中所涉及到的歷史隱含知識,在學習歷史知識時進行有效的聯想和互動。比如在學習毛主席的《七律·長征》時,我們可以聯想歷史課本之中紅軍長征以及過雪地等不同的歷史事件,在無形之中對這一歷史事件有一個更加深入的感知,同時學生也能夠在自主學習和復習的過程之中成自己的主觀印象。需要注意的是,跨學科的聯想法在實踐應用過程中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必須要在老師的指導之下不斷的調動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真正的實現個人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老師需要真正的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將不同的知識相結合,實現不同學科之間的有效互動,真正的實現新舊知識的有效轉化,保障學生能夠在主動鞏固和復習的過程之中有效的突破傳統歷史學習的束縛,采取多元化的學習方法更好的提高個人的歷史成績。
四、自主探究法
不管是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都對我國的教育教學模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們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學生的自主探究對提高整個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著關鍵的作用,因此歷史老師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注重師生角色的有效互換,正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高中歷史學習對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必須要積累豐富的生活實踐經驗,以個人的主觀判斷為依據,更好的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學術界和理論界對現有的歷史哲學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明確強調,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的分析才能夠更好的認清楚現實,并對未來進行有效的規劃,對此,歷史老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歷史規律進行深刻的分析,掌握歷史規律的具體內涵和相關的要素,積極地將不同的歷史規律與現有的教學過程相結合,更好的體現歷史教學的靈活性和可調節性,學生也能夠在這種大題的學習背景之下,真正的尊重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增強個人的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和政治理念。比如在學習129抗日救亡運動的過程之中,老師可以通過視頻和音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積極地分析歷史現象,通過主動表達個人的看法來加深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其次,學生在整個分析的過程中還能夠對歷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有一個更加清晰的掌握,通過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和自我鼓勵來真正的意識到當時中國的革命危機,體會這一歷史事件的歷史意義,養成良好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個人的愛國意識。因此,歷史老師在教學實踐時必須要注重方法的靈活應用,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切入點,要求學生對不同的歷史知識進行主動的分析,盡量避免死記硬背,只有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歷史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個人興趣的引導之下不斷的提高個人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學習能力,增強個人的文化意識,在主動分析和判斷的過程之中實現個人的個性化成長與發展。
五、時間軸歸納法
年代時間是歷史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的年代時間看起來非常的雜亂無章,學生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難以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但是如果將歷史時間的分析和研究相結合,那么不難發現,這些錯綜復雜的年代時間聯系其實存在較為明顯的規律,如果能夠對其進行準確的分析并積極的利用不同的分析技巧,將所有的時間編排在一個時間軸上,那么就能夠更好的提高個人的記憶能力,保障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在對不同的事件和時間進行分析時必須要注重內在邏輯聯系的有效判斷,積極的提高分析和判斷能力,了解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之間的相關性,將其放在統一的時間軸之中進行有效的歸納,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一個宏觀的印象。另外這種對不同的歷史事件進行時間軸分析的模式還能夠為后期的查看和獲取提供更多的便利,真正的提高綜合系統復習的效率和質量水平。
六、結語
高中歷史學習對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必須要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提高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了解歷史信息的不同方法和策略,積極地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謝長剛.略論學習高中歷史的方法[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7(8).
[2]潘軾.略論新課改后高中歷史學科的合作性教學[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7.
[3]朱經勝.略論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以人民版教材為例[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6(2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