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菊
摘要:本文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研究視角,結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提出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新建議。期待為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效性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創新
前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的模塊,對于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與綜合人文素養發揮關鍵作用。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要明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多維目標,深入挖掘初中語文教材當中的寶貴資源,靈活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指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與理解去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1]?!边@就要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與主觀能動性作為切入點,引導與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的見解,抒發自己的感悟。由此可見,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是我們需要集中關注的問題。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首先應該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尊重學生,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是基礎;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等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高效的學習氛圍是途徑。例如,針對《西游記》一文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西游記》的場景景,同時可以將歌曲《敢問路在何方》等音樂整合其中,使得學生在多模態的氛圍中可以將注意力快速的集中到課堂上,將《西游記》的場景直觀的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去通過文字探尋美景的表達方式,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明確閱讀教學的多維目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我國的一句名言古訓,也就是說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不然就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在組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適當的拓展,進而讓課堂教學更加有秩序,這也是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創新的基本要求。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所設定的目標要明確,也要多元化,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寫作背景,同時還要使得學生掌握基本的總結與分析方法,進而達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目的,更為關鍵的是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讀書的興趣,明白“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钡牡览?,進而增強學生對文學藝術的理解,強化學生的文學修養和綜合人文素養。例如,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設置三個維度的目標:第一,知識能力維度,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小說去總結小說的核心思想以及主要內容;第二,過程方法維度,要引導學生掌握通過曲折的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與掌握作者的寫作風格;第三,情感價值維度,對于《孔乙己》這篇短篇小說來講,主要傳達的是人性的光芒,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分析、總結的過程中認知文章所傳達出的主旨內容以及作者的創作意圖,通過對創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分析,去感知小說中對于真善美的追求與向往,進而使得學生的心靈得到觸動,讓學生自覺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體系。通過這樣的目標體系去指導我們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得組織實施教學的過程與脈絡更加清晰,可以循序漸進的讓學生學習到理論知識,掌握分析語篇的基本方法,進而受到心靈的凈化與思想的啟迪,最終提高教學效率。
三、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生命教育
在初中語文知識體系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懷與人文內涵,同時也充滿了生活氣息。在組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得文學作品中的生命智慧可以進入到學生的知識結構當中,走入學生的情感經驗以及心路歷程當中,融入到學生的靈魂與血脈當中,成為學生健康成長以及發展的精神動力[2]。例如,透過魯迅筆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們可以感知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魯迅通過對快樂無邪百草原生活的回憶,并同枯燥乏味的三味書屋生活做出對比之后,呈現了對自然的熱愛之情,表達了對自由、快樂、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莫懷威筆下的《散步》一文,作者通過一次三輩四口人散步的生活事件,引發了對于生命的慨嘆,抒發了濃郁的親情的贊美。在《臺階》這篇小說當中,作者以第一人稱講訴了父親修臺階的事件,為我們刻畫了一位熱愛生活、敬畏生命、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質樸農民形象,進而可以引發我們對于物質理想與精神理想錯位現象的深思,這些都是可以作為生命教育素材的。在朱自清的《春》這篇散文當中,作者通過細膩的文字針對春天這一主題進行了生動的描繪,全文從盼望春天——展示春天——贊美春天的線索向我們呈現出了美麗的、生機勃勃的畫面,雖然是一篇散文,但是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通過春天畫面的描繪,可以抒發作者對春的熱愛,對茂盛生命力的贊美,讀完這篇散文,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旺盛的生命力,內心深處催生出一股強大的動力,這對于學生感知生命、認識生命、樂觀向上的教育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教師可以有效結合初中語文閱讀內容中在這些元素,將生命教育、人文教育整合到閱讀教學實踐中,使得學生在學習中不僅可以學習到語文知識,同時實現綜合人文素養的提升,最終實現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價值“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結語:
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創新是提高語文教學整體水平的需要,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需要,也是培養與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需要。希望文章的闡述,可以使得廣大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在新課改的指引,與時俱進的轉變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結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設置全新的目標體系,將生命教育、人文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實踐中,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躍.巧妙選取教學方法滲透閱讀與寫作指導——初中語文“讀寫結合”創新設計淺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7(06):18.
[2]黃春梅.創新教學方法,提高閱讀質量——關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課外語文,2016(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