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朝炫

摘要:在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應加強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的聯系,從學生熟知、感興趣的生活事例出發,以生活事例為依托,將生活經驗數學化,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煥發出數學課堂的活力。我在高中學習階段深刻認識到數學只有回到生活中,才會顯示其價值和魅力,只有回到生活中運用數學,才能感受到世界之大,無處不有數學的重要貢獻。筆者結合實際經歷,談一談生活中數學的價值。
關鍵詞:數學;生活;價值
高中數學知識與生活有著密切關系,要想學好數學,就不能與生活脫離聯系。我們了解生活,才能發現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如小到日常生活中商品促銷打折,大到銀行投資理財,以及房屋建筑處處體現了幾何中的對稱美。數學只有應用于實際生活數學才變得生動有趣,也才體現了數學的價值。
一、數學的概論
數學主要研究了數量、結構、變化、空間和信息等內容,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數學在社會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并發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在學習與研究現代科學技術時,也不能離開數學這一基本工具[1]。數學作為高中學習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也在高中生日常生活與思維方式發展上發揮著較大指導作用,高中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密切,我們身邊很多方面都能夠找到數學知識運用的例子。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以后,也可以嘗試通過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這樣能夠順利解決問題,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如我在學習并掌握《排列與組合》相關知識后,教師對我們講了“中國的郵差”的故事,即中國郵差每天需要跑很多街道,挨家挨戶去送信,很多時候一條街道需要重復跑很多次,為了解決該問題,最大限度縮短送信的路程,可以用到排列組合知識,這也是數學在生活中價值的體現。
二、生活中數學的價值
(一)函數問題
函數是數學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主要包括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和三角函數等,其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得到應用。以一元一次函數為例,就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在社會生活中從事買賣時,尤其是進行消費活動的過程中,對于其中與變量的線性依存關系來說,可以通過一元一次函數解決問題。當然二次函數也被經常用于建筑設計、經濟生活等方面,我們高中生經常參與各種體育運動,如籃球、排球和羽毛球等,球體運動路徑為拋物線,這也與二次函數的圖像是一樣的。此外,實際生活中也有很多勻速前進的問題,其函數也為二次函數,例如:某田徑運動員的初速度是10m/s,其跑步期間加速度是2m·s-2,計算其跑19m所花費的時間?面對這個現實問題,我們能夠將函數方程列出來:,并解得t等于3s,則該運動員跑19m需要花費3s。當然生活中對函數的運用還有很多,而函數是數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反映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巨大價值。
(二)運用數學模型解決問題
對于高中生數學知識的學習來說,并非是空洞、概念和抽象的,我們要利用多種數學模型與實驗計算出最終的答案,并能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些模型,從而順利解決問題[2]。對于我們每個高中生來說,都應該具備較強的建模意識,這是學習數學時應該重點關注的內容,在遇到實際生活問題后,應該與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加強聯系,先對問題作出分類,并在數學模型中進行套用,從而讓問題得以消除。對此在高中數學學習期間,我們應該注意教師在例題上的講解,讓其內化成自己的知識,為實際生活提供指導。以筆者看過的一則軍事新聞為例,某核潛艇在某海域作戰,某個時刻敵艦沿著朝北偏西40°的方向航行,速度達到了40海里/h,該核潛艇準備發射魚雷進行威懾性打擊。其中魚雷速度為60海里/h,應該朝著那個角度發射才能擊中敵艦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理論,并利用刻度尺、圓規等工具將數學模型畫在紙上,這樣能夠輕松獲得答案。
(三)買彩票問題
現在很多人喜歡買彩票,這里面也有數學概念,其中最主要的是“期望值”,簡而言之,就是同一種行為多次重復后收獲的平均收益。舉個例子,每次抽獎要花費2元,如果200次抽獎能夠中獎一次,獎金是300元,這樣你為了中獎一次,至少需要買200次,那么將花費400元,而總收益為300元,平均每次收益為1.5元,其為期望值,計算公式為:。可見由于期望值為1.5元,因此每次抽獎需要花費1.5元,則凈虧損0.5元,因此這件事不劃算,且隨著次數的增加,虧損的也更多。因此對于買彩票來說,偶爾買一次可以,但是若是長期買彩票,那么將虧很多錢。可見,期望值可以將買彩票的收益衡量出來,從這里看出買彩票中涉及了數學問題,也體現了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
三、結論
總之,數學只有運用于生活中,才能體現應有的價值與魅力,對我們高中生來說,也應該積極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數學知識,這樣既解決了難題,也達到了鞏固與提升的目的。我們只有真正走進生活,用數學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走進課堂,把生活實踐中的數學現象融入其中,才會發現其樂無窮,美不勝收!
參考文獻:
[1]潘龍軍.把數學還給生活[J].思維與智慧,2016(23):38.
[2]胡旭棟.生活與數學價值[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6,30(0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