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PICC門診 云南昆明 650118)
PICC以體內留置時間長、維護方便、不影響患正常工作和生活,深受患者及臨醫護人員的歡迎。專業的PICC培訓不僅能顯著提高護士對PICC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對PICC臨床操作技能的應用能力,而且可以增加護士的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降低PICC 相關并發癥,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目的。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技術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尤其是在護理操作技術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具有獨特的優勢[2]。所以,建設符合實際、切實有效的互聯網教學平臺是目前護理教學培訓中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對分易是由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及其團隊推出的互聯網教學平臺。具有收發作業、批改作業、分享作業,隨機分組、論壇討淪、隨堂測驗、教學調查、發送通知、考勤等功能,且平臺界面不花哨、不炫技,簡清明快、實用好用,日益成為真正為教師服務的教學管理工具。我們2017年開始在我院PICC專科護士培訓中使用對分易平臺,現將實踐過程中的體會介紹如下。
1.研究對象
以2018年3月參加我院靜療培訓班的90名護士為研究對象,年齡28~42歲,平均(31.63±2.70)歲,所有學員均為第一次參加PICC專科護士培訓,均無PICC穿刺經歷。
2.方法
3.平臺構建
在采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基礎上,構建基于對分易的網絡教學平臺。
4.對分易課程管理平臺的創建:在微信中關注對分易公眾號,并進行賬號注冊,進入對分易平臺,創建“靜脈治療專科護士規范化培訓班”這一課程。
5.上傳課程資料:理論教學課件及動畫視頻上傳至“課程資源”模塊中,學員可以在線觀看或下載保存。
6.班級學生的添加:在該課程中添加班級即可生成班級二維碼,學員掃描二維碼注冊對分易賬號即可定向加入該班級。
7.上傳理論課課件、動畫視頻,供學員在線觀看或下載保存(圖1)。

圖1 構建的對分易教學平臺
8.對分易教學模式的實施
對分課堂把教學劃分為講授、內化、討論三個過程。首先,培訓老師按傳統理論授課模式對培訓內容進行理論講授,同時將授課的課件等教學資源上傳到對分易平臺的“課程資源”模塊;并且,課堂上老師還可以利用對分易平臺的“考勤”模塊對學員出勤情況進行統計,高效、方便的進行教學管理。課后,學員及時利用對分易平臺上的課程資源進行復習,通過豐富的數字化學習資源促進學員對所學知識的內化、吸收;在實踐操作前,讓學員反復觀看對分易平臺中上傳的穿刺動畫、視頻等資源,使學員對PICC穿刺操作有較為直觀的認識。最后,利用對分易平臺的“微信消息”模塊,學員和老師可以針對學習中問題進行及時、有效地溝通;通過“討論區”模塊,開展小組討論或主題討論等學習活動。
9.評價方法
培訓結束后利用對分易平臺的“問卷調查”模塊,發放調查問卷對培訓對象進行對分易學習模式滿意度調查,共發放問卷90份,均有效收回,有效率100%。
基于對分易平臺的教學模式滿意度調查結果(表1)。

表1 學員對基于對分易平臺的教學模式滿意度的評價情況(n=90)
目前國內PICC專科護士的培訓方式較為單一,多以課堂講授、模型訓練、視頻觀看為主,沒有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熱情,學習效果不盡人意。隨著聯網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數字化資源和技術應用到醫學教育領域。網絡科技在不斷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把教學和科技緊密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更高效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微信公眾平臺集合了圖、文、音、視頻等幾乎所有的大眾接受信息方式,兼具互動特性,是實現消息覆蓋面與效果最大化的重要媒介。
對分易作為基于微信公眾號的移動教學平臺,其功能全面、操作簡便,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及學生所接受[6]。從問卷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學員認為對分易教學平臺操作便捷、內容豐富、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對培訓效果較為滿意。所以,對分易平臺為PICC專科護士的培訓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PICC專科護士的培訓效果,促進PICC技術在臨床上的開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