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郭媛丹

只用了兩個多小時,中國國航的飛行員就從舟山將新交付的波音客機飛回重慶。在此之前,中國的航空公司從波音位于美國西雅圖的工廠接收新飛機需要花費數天時間。15日,舟山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向中國國航交付首架737MAX飛機,成為波音首個海外工廠,中國也成為首個實現海外交付波音客機的國家。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稱,在中美貿易戰前景仍不明朗之際,波音試圖迎合其全球最大市場。
負責內飾、噴漆和交付環節
《環球時報》記者在舟山完工現場發現,這是一個占地約18500平方米的大型機庫,有三個高頂棚機位,2個用于生產,1個用于維修。從波音西雅圖工廠飛來的無噴漆、無內飾的“綠皮飛機”在這里完成內飾安裝,再轉到噴漆機庫進行噴漆,完工以后,飛機將被轉交給毗鄰的波音交付中心進行最后階段試飛,最終交付中國大陸的客戶。
波音民用飛機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文·邁卡利斯特在交付現場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一時刻標志著我們與中國近半個世紀以來的合作伙伴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舟山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將使波音737的產量從原先每月52架機提升到57架機。該中心達到完全產能后每年將會有100架飛機交付給中國航空客戶。波音中國公司總裁莊博潤表示,目前波音與中國的合作已經覆蓋了從新技術研發到零部件制造,再到飛機完工和飛機維修改裝服務的全產業鏈范疇。
同波音深度融合
波音在中國的飛機年交付量連續六年超140架,2017年波音交付給中國客戶的飛機數量為201架。波音最新的民機市場展望預測未來20 年中國將需要7690 架新飛機,總價值達到1.2 萬億美元。此外,中國還將需要超過1.5萬億美元的航空服務以支持機
隊的發展,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場。而且,中國正在努力參與到國際航空產業鏈中。據介紹,全球有超過1萬架波音飛機使用中國制造的零部件,美國波音每年從中國采購的零部件總額達到1 萬億美元。
航空專家王亞男16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中國現在和波音在零部件生產上的合作主要目的在于融入國際航空產業鏈,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提升自身水準。“隨著和波音等國際企業的合作,中國已經逐步成為國際航空產業鏈的一份子,可以即時掌握產業動態,這些經驗對中國自身發展有很好的借鑒。”王亞男分析稱,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中航空條件最好的,自身也有很強的航空工業實力,因此航空巨頭波音和中國合作是最明智的,這對于雙方是共贏。
帶動全產業鏈發展
隨著波音舟山交付和完工中心投入運營,中國也形成了北有空客(2008年空客天津總裝線正式投產),南有波音的兩大航空產業圈格局。這兩大航空產業圈不僅帶動周邊地區航空產業鏈發展,也成為中國民航產業提升的新契機。
王亞男認為,波音和空客在選址上是有相似性的,比如都在海港,大的部件有海上運輸的便利條件。用地也都是在政府規劃的新型開發區,有的在保稅區,有一些政策上的優惠。此外,大型國際航空企業在中國設廠會帶動當地民航產業鏈的發展。很多供應鏈上的物流、服務以及人員需求都會在當地產生。
舟山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的廠房建設由舟山市政府承擔。該工廠實現完全產能時員工人數將達到300人左右。波音民機集團東北亞銷售和市場高級副總裁安瑞生15日對記者表示,“波音和合作伙伴商飛在當地招聘人才,對這些人才進行培訓,通過該項目的推進促進本地就業率提升。”舟山市相關負責人1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舟山新區波音項目的完工中心和交付中心只是第一步。未來首先要保證該項目能按計劃達到完全產能,就是每年一百架的飛機交付量。▲
環球時報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