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蘭
唐代文學家韓愈提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背浞謴娬{了伯樂對千里馬的重要性。有了伯樂的賞識,千里馬才得以成名。教育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有了老師的賞識與鼓勵,學生才能更好地成長,由此可見,賞識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筆者所在學校樹立了以“讓全體師生員工都得到充分的賞識”為核心的辦學理念,確立了“以人為本、規范管理、文化引領”為主的辦學思路,打造了“贊美、微笑、感謝”三大名片,呈現了“懂感恩、懂賞識、懂合作”的良好校風,展現了“會學習、會動手、會思考”的良好學風,顯現了“有修養、有愛心、有方法”的良好教風?,F在,學校已經形成“賞識管理與賞識教育”“文化書香校園”“好習慣養成與感恩勵志教育”“生本高效課堂”和“辦落地式家庭教育”五大辦學特色。
賞識教育管理引領學校發展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筆者所在校提出以“讓全體師生員工都得到充分的賞識”為辦學理念,以“飲水常思源,好學須思進”為校訓,力求給師生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全方位成才的辦學新路,先進的辦學理念,獨特的教育方法,引領著學校不斷向前發展。學校黨支部以“賞識+培養”的黨建模式為載體,立足“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的黨建工作目標,全力落實學校黨建“三培養”工作,建立以提高針對性與實效性為目的融教、學、研為一體的教師研修機制,發揮黨員作用,促進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在賞識教育方面,學校充分利用各種平臺,全力賞識學生,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使學生得到個性發展的同時,也讓眾多有特長的學生收獲成功。
環境育人:創建文化書香校園
打造書香校園文化,是提升學校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徑。德國教育家第多斯惠說:“教育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知識的過程,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睘閯摻〞阈@,讓全校師生“以讀書為樂趣,變讀書為習慣”,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整個校園都浸潤在濃濃的翰墨書香中。
與此同時,學校本著以“懂感恩、善賞識、會合作”的文化主題,營造了濃厚的催人奮進的育人氛圍,讓先進文化激發人、感染人、陶冶人、塑造人。學校在各班及辦公室都設計了符合辦學理念的文化特色,營造了和諧相處、充滿關愛、快樂工作、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文化特色。
主題活動: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學校的教育在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各項能力。學校以培育具有“珍愛生命、文明懂禮、身心健康、習慣良好、基礎扎實、學有所長”六項素質的學生為具體辦學目標。每月通過自評、同學評、教師評和家長評的形式,從“安全、文明、學習、衛生、感恩、自理”六個方面進行評價,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反思和他人的幫助,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圍繞好習慣養成教育,學校在傳統的評優評先工作上,制定了《東江源小學各類評優評先方案》,評選“新三好學生”,通過家長評價、社區(或鄰居)評價、同學投票、教師評價、成績達標,產生學校的“新三好學生”,促使學生在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
生本實驗:構建創新高效課堂
激揚生命,煥發活力,學校教育只有以學為本、以生為本,才能使學生全面發展。近年來,學校以生本實驗教育為抓手,立足課堂教學,致力于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校本課程建設上,學校以“飲水思源、好學思進”的校訓精神教育為主題,以引導學生了解家鄉的基本情況、讓學生學會感恩為目的,開發了富有地方和校本特色的課程。組織全體教師開展有效教研組活動、備課組活動,讓教師通過學習,進一步把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轉變教育觀念,形成“樸實、真實、扎實、高效”的教研教學之風。
辦落地式家庭教育
辦落地式家長學校是學校的一大特色。近年來,學校成立了校、年級、班級各級家委會,由專家引領、全員參與,推行“12345”家長學習模式,即讀1本家庭教育書,聽2次以上專家講座,參加3次以上讀書沙龍活動,聽4次以上家庭教育微課,完成5次家庭教育作業。通過一系列的學習過程,極大地提高了家長們的家庭教育素養,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影響了家風,改變了民風。
賞識教育是一種尊重個性與差異的教育,是解放人的自主性與動能性的教育。賞識教育激揚生命,喚醒潛能,為學校的教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立足特色謀發展,風鵬正舉譜華章”。新的時期,面臨新的挑戰,學校將抓住機遇,緊緊圍繞“素質教育”這個永恒的主題,自強不息、奮力拼搏、開拓創新,努力創辦成一所政府放心、家長滿意、學生向往、教師熱愛、社會贊譽的全縣一流、全市知名、全省有一定影響力的城區小學。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東江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