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航
近些年來,人們的健康觀念正在逐漸改變,更加注重身體健康,更多地從事運動保健,社會上需要大批具備良好綜合素質的優秀醫藥衛生人才,這對醫學院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只有具備良好素質的醫務人才,才能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貼心的醫療服務,獲得人民群眾的滿意。音樂藝術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的表達形式,對于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完善醫學教育,有著積極意義。因此,醫學院校應該認識到音樂教育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上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進一步重視音樂教育的開展,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醫務人才。
音樂教育在醫學院校的重要性
在當前我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各學校和廣大教師都應該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一項核心任務。這不僅包括中小學的基礎教育,同樣也包括高校教育。對于廣大醫學院校來說,為了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醫務人才,必須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其中可以充分發揮出音樂教學的功能,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愛心和同情心,發展學生思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且還能為從事音樂治療打下基礎。對此,要優化音樂教學,完善課程設置,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提升辦學水平。
陶冶學生情操,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 醫學這類學科的專業性很強,其中包含著很多專業的醫學術語,需要記憶的內容也很多,所以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很大的壓力,必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這也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不得不放棄一些興趣愛好,努力提升自己的醫學專業技能。解決醫學生的心理問題是非常重要的,醫務工作者應該具備美好的心靈,而音樂這門藝術就能有效陶冶學生情操。在音樂的氛圍下,學生的精神會得到放松,內心獲得滋潤,更加向往那些美好的事物,審美能力得到了培養。音樂能夠讓醫學生逐漸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真善美,因為很多音樂作品就是對生命的贊歌,有著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這樣可以引導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對自身的工作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培養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做到愛崗敬業,為醫學事業的發展不斷努力。
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同情心,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 醫務人員的工作性質就是要為患者服務,要時刻注意解除病人的痛苦,以救死扶傷為崇高的追求,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對于醫學院學生來說,在畢業以后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他們會在各大小醫院、診所、藥房工作,必然會面對各種患者,而且這些患者不僅是在身體疾病帶來了痛苦,還可能在精神上存在著煩惱和恐懼。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必須要富有愛心和同情心,并且情感應該細膩的,要對患者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對他們進行心靈上的治愈,這才是對病人的真正的認真負責。通過音樂教育,就可以直擊學生的內心深處,通過聽覺來影響學生的心靈和言行。比如,音樂劇《悲慘世界》就表現了主人公逃避追捕被迫害的故事,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的悲歡離合,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對飽受苦難的人們報以同情心,形成人道主義的關愛精神。音樂能讓學生感覺到生活是美好的,對待患者就會更加熱情,有助于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
發展學生的思維,形成良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音樂還對提高人們的記憶力有著很大幫助,有助于發現和創造,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同樣也是思想家、科學家,音樂可以使人產生新的靈感。古希臘學者畢達哥拉斯,就在聆聽鐵匠打鐵的聲音中受到啟發,研究分析出了音響的和諧與發聲體存在一定比例關系,這就是音樂帶來的價值。因此,在醫學院課程教育中,除了要注重專業課教學以外,也不能忽視音樂教育;而且借助音樂也能幫助學生在醫學專業課上更好地思考,借助音樂發展學生的思維,挖掘潛能。音樂教育能夠讓學生的眼界更加寬闊,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感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對音樂作品內容的想象,對作者表達情感的感悟,還有助于在旋律中獲取靈感,產生寶貴的創造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成長為能夠對醫學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例如,在引導學生欣賞《黃河大合唱》的第七章“保衛黃河”時,這首樂曲的旋律慷慨激昂,學生能在腦海中生動地呈現萬山叢中的抗日英雄形象,想到了大平原上英勇抗擊日寇的場面,想到了黃河波濤洶涌猶如民族革命的洪流,每個學生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思維變得更加活躍。
引導學生面向社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醫學院校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優秀的音樂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思想,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會逐漸地感悟和吸收這些內容,這有助于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塑造健全的人格。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的時候,自然就會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研究作品表現的主題,在音樂旋律中逐漸提升自己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而且借助音樂作品還能更好地認知社會、感受生活,從而在精神、心理、行為等多方面都會潛移默化,塑造良好的氣質。比如,貝多芬的音樂作品總是能給人以向上的力量,他的交響曲總是充滿著宏偉的氣魄,震撼人們的心靈;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始終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自己的生活。這樣,當他們未來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也會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一番事業。
為醫學生未來從事音樂治療打下基礎 對于醫學行業來說,音樂還能夠展現出實用功能。其中,音樂治療就是一種通過音樂來治療疾病、促進心理健康的一種有效方式;并且,近來逐漸在臨床得到了推廣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使得醫學治療方式變得更加豐富,患者滿意度得到提高。音樂治療是一種新興學科,有著非常大的發展前景。心理學研究證明:音樂確實能夠對人們的心理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在不同場合下也能體現出音樂的不同功能。比如,在戶外運動健身的時候,一般會聽一些動感強烈的音樂,這有助于促進肌肉和精神的振奮;許多運動員在比賽前常常帶著耳機默默地聽音樂,這有助于放松緊張情緒,調整身心狀態。與一般的治療模式相比,音樂治療直接作用于人的潛意識,對于緩解神經性疼痛、失眠、抑郁等方面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所以音樂教育能夠為學生從事音樂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豐富了學生的醫學專業技能,更好地滿足現代醫學工作崗位的需求。
加強音樂教育的措施與建議
學校要提高思想重視,設置多元化的音樂課程 醫學院在著重發展專業課程的同時,也應該多多關注一下音樂課程的發展。這對于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和完善學校課程設置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音樂學科中的分支交叉學科音樂治療方面,還有很大的探討和發展空間。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音樂課程的設置通常只有一門或者兩門,比較單一,而且開課還有人數限制,許多醫學生想要學習音樂課而沒有機會。所以,豐富音樂課程,使其多元化是有必要的。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欣賞音樂作品,還要注重引導他們去了解作者的個人簡介、作品的創作背景,幫助學生獲得更為豐富的音樂資料,而不能簡單生硬地去講解作品的內容和情感。灌輸式教學只會讓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創設相應的情境,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積極參與音樂學習 眾所周知,醫學生的學習壓力相較于其他院校、其他專業的學生來說是比較繁重的,這就需要一個有效途徑來緩解壓力,音樂就是其中一種容易做到的選擇。很多醫學生覺得,音樂課程相較于專業課程來說是多余,沒有多大意義,甚至毫無用處。這種態度是不正確的。音樂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音樂課程,它能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減少負面情緒,所以,端正態度是非常必要的。大多數青少年學生本就喜歡音樂這種藝術,教師應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習中,而不能僅局限于平時的流行音樂,要多去欣賞一些中國古典音樂和世界名曲等,這些音樂往往具有較高的積極的教育價值。
組織開展豐富文藝活動,創設良好的人文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氛圍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深刻的影響。為了促進音樂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醫學院校還要注重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這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同學之間的友愛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學校可以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比如歌唱選拔比賽、器樂演奏會等,讓學生在校園中享受到音樂的熏陶,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并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能。他們在獲得同學和老師的贊賞與認可以后,往往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音樂,更加熱愛音樂,甚至能讓音樂伴隨自己的一生。
結束語
醫學生作為未來醫學事業的推動者,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精湛的醫學技術之外,人文素養及哲學理念也是不可或缺的。音樂藝術的教育與熏陶,可以很好地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養,發展醫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廣大醫學院校應當注重音樂教育,加強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并在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的熏陶下,讓醫學生的專業技能和道德品質都能實現發展和進步,從而為社會培養出一批批更加優秀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麗娜.音樂教育在醫學院校開展的必要性和實施方案[D].河北師范大學,2010.
[2]劉璐,周亞夫.試論音樂教育在醫學院校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79-181.
[3]崔崢.音樂教育在醫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地位[J].科教文匯,2010(8):159.
[4]翟玉.淺談醫學職業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現代化,2017(12):167-168.
[5]程曉.芻議音樂教育對提升高職院校醫學生人文素質的作用及對策[J].大眾文藝,2018(4):216-217.
(作者單位:廈門醫學院公共課教學部人文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