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節盛況
黃酒被稱為“酒中之祖”,始于九千年前的賈湖文化,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古酒。目前,國內主要有浙派的麥曲黃酒和閩派的紅曲黃酒;而閩派黃酒中,以屏南占比最高。該縣的紅曲黃酒釀造歷史,可追溯到唐朝,其紅曲制作與黃酒釀造技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屏南作為黃酒生產大縣,目前黃酒產量達5萬噸,產值5億元,為全省之最。2011年,屏南黃酒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13年,以“惠澤龍”酒業為代表的“惠澤龍”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2016年,屏南縣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紅曲黃酒文化之鄉”稱號。2017年9月,“惠澤龍”黃酒入選“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唯一指定黃酒品牌。以屏南紅曲黃酒為代表的閩派黃酒,已成為福建省一張閃亮的名片。
冬至時節,中國傳統文化村落——屏南縣黛溪鎮北墘村一派忙碌景象,又到北墘黃酒開釀的大日子:恭請酒神、誦讀祭文、賞?;顒?。千余名群眾一大早趕來參加民俗文化節的祭酒神儀式,這是當地百姓慶祝冬至的重大慶典。
冬至開釀,黃酒飄香。當天,屏南紅曲制作與黃酒釀造技藝傳承人吳孝瑙,在家門口早早擺上了上好的黃酒和水蜜桃酒,招呼往來客人品嘗?!白嫔蠌慕鬟w移寧德吳溪里,再遷居北墘。釀酒工藝從開基祖宗流傳至今,到我這一代,已經22代700多年了。村里幾乎人人都會制曲釀酒?!眳切㈣дf。選擇立冬釀造黃酒很有講究,立冬后,水沉淀物下沉、水體清冽、氣溫低,不僅可有效地抑制雜菌繁殖,保證發酵順利進行,還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當地人稱之為“冬釀”。
“屏南人說‘人生三杯酒’,出生品第一杯黃酒,結婚飲第二杯喜酒,老來喝第三杯壽酒。”屏南縣文化研究者吳文勝說,黃酒在屏南人生活中無處不在,傳統節日、平時農事習俗都少不了黃酒,就連烹飪佳肴也要加入一兩勺提香。
深厚的酒文化帶來了市場,也為黃酒產業發展打下牢固根基。
長期以來,龍潭陳氏、善溪鄭氏和玉洋鄭氏不斷傳承紅曲制作與釀酒技藝,并開枝散葉。1999年,龍潭村黃酒釀造技藝傳人陳官唱,組建“龍潭庶民酒業有限公司”,注冊了“惠澤龍”商標,成為當地黃酒產業化發端。目前,屏南縣注冊生產黃酒的企業超過百家,帶動了上千戶當地群眾參與生產制作?!暗靡嬗诘锰飒毢竦淖匀簧鷳B環境、厚重的酒文化、千年的釀酒技藝傳承,本地優秀造曲釀酒企業成長壯大,屏南成為福建省紅曲黃酒產量最大的縣,為當地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福建惠澤龍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允滔說。
2005年,屏南鄉賢邱允滔從上海返鄉創業,接過“惠澤龍”商標,成立福建惠澤龍酒業有限公司,首期投入3000萬元,建設基地,培養釀造人才,并進行工藝研發和提升。目前,公司總投資3億元,占地120畝,是我省規模最大的黃酒生產企業。
“當時,福建黃酒給人感覺特征并不明顯,有人稱為老酒,也有人叫紅酒。而且外省人知道紹興黃酒出名,對福建黃酒沒有概念。我們需要進行重新定位。”邱允滔說。通過策劃,公司把福建紅曲黃酒定位為“閩派黃酒”,以區別于浙江、上海黃酒,在生產的酒瓶上都打上“閩派黃酒”。如今,“閩派黃酒”四個字已被省內各大黃酒企業廣泛認可并使用。
為改變“閩派黃酒”在許多人眼中的低端燒菜酒印象,提升檔次,惠澤龍公司在品牌文化方面投入大量資金,新包裝、新口感產品陸續上市,研發了中國第一支有機黃酒,在高端酒類產品中搶占了一席之地。2013年12月,“惠澤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2017年8月,企業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公司銷售量也從2006年開始連年翻番。目前年產量達1萬噸。
閩派黃酒不再怕巷子深,屏南當地的黃酒知名品牌不斷冒出。由非遺傳承人鄭福田創立的屏南縣福田酒業有限公司,生產傳統型甜黃酒,年產量500多噸,年銷售量200多噸。2014年,女傳承人黃林招創立屏南善溪醇酒業有限公司,短短兩年,產量超過500噸。屏南還有白水洋酒業、北墘老酒、四坪老酒、九洋老酒等,各有品牌定位、技術手段,讓閩派黃酒既有“猛虎”,又有“群狼”。
2016年,冬至暨屏南縣第一屆黃酒民俗文化節在黛溪鎮北墘村舉辦。活動現場,中國民協授予屏南縣“中國紅曲黃酒文化之鄉”稱號。這是繼建甌白酒之后,福建省第二個與酒業相關的國字號名片,為福建省黃酒產業進一步轉型發展增添了新的后勁。
黃酒民俗文化節,給“閩派黃酒”帶來哪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呢?“老酒價格提高了,2年老酒過去一斤5元,現在漲到8元;產量提高了,2015年,全村產量500噸,2016年達1200噸, 2017年上升到2000噸?!北眽壌妩h支部書記吳孝畝說:“最重要的是,村民品牌意識、品牌觀念增強了。”
“未來十年內,屏南黃酒產業產值可達到20億元以上?!鼻裨侍险f。但產業要進一步壯大,還有瓶頸要打破。一方面,由于眾多企業由家庭作坊升級而來,資金實力不夠,發展提升乏力。另一方面,酒企的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生產營銷等方面層次不夠高,產品還是在走低端,產量雖高但利潤較低。此外,行業還缺乏相關部門的產業規劃以及在人才建設、融資方面的扶持政策。
“屏南黃酒應該成為屏南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鼻裨侍显谡f第十屆屏南縣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建議,“屏南縣黃酒產量大、品牌多,肩負著帶領全省黃酒業重振福建紅曲黃酒雄風的重任。在發展中,要與旅游產業、文化產業、藥膳美食產業、現代流通業等結合起來,通過10~20年發展,打造百億以上規模產業集群?!?/p>
在酒文化濃厚的黛溪鎮,黃酒產業已經與文旅深度融合。在主鎮區入口,“黛水酤鎮”鎮標與黃酒文化墻非常醒目。據鎮長陳章銓介紹,目前該鎮黃酒品牌有10多個,釀酒基地遍布北墘、玉洋、善溪等10多個村,年產量達4000多噸。憑借這一優勢,黛溪鎮正在謀劃建立以研發、加工、營銷、文化旅游為一體的黃酒產業文化園,打造黃酒特色小鎮。
北墘村就是產業融合的范例,村內的古民居、祠堂、牌匾等等遺跡均與酒文化息息相關,酒坊、酒廠舊址,街頭巷尾、農家院落隨處可見的酒缸、酒壇等釀酒器具,都得到了妥善保護。黃酒風情體驗小街已經頗具人氣,一到節假日,游客接踵而至。小村吸引了福州大學陽光學院在村里設立教研基地,幫助村里策劃包裝生成7個文創產品。省老年藝術家協會、省老年大學隨后也在村里設立基地。村里也通過央視直播和媒體、企業家和商會的共同推動,來推廣“北墘老酒”品牌。
“接下來,黛溪黃酒文化展示館、觀光型黃酒手工作坊、特色風情民宿區等項目將陸續建設使用,讓黃酒產業向更新的方向融合發展?!睂Ρ眽壌宓陌l展和“閩派黃酒”的未來,陳章銓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