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慧慧, 張云清, 劉永霞
(1.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 產房, 陜西 延安, 716000; 2.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 病理科, 陜西 延安, 716000;3. 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中醫醫院 婦產科, 陜西 榆林, 719400)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中國剖宮產率呈顯著上升趨勢,加上開放二胎政策,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在產科已較為常見[1-2]。二次剖宮產產婦因年齡偏大、婚姻家庭問題、高危因素等,易出現負性心理問題,進而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對產后造成不利影響,威脅母嬰安全[3-4]。為確保二次剖宮產產婦出院后母嬰健康,本研究為產婦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取得理想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7月本院收治的二次剖宮產產婦100例,依據不同護理方式分為2組。觀察組產婦平均年齡(40.29±1.56)歲,平均孕周(38.96±0.75)周; 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41.02±0.98)歲,平均孕周(38.65±0.39)周。2組產婦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在產婦及其家屬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開展,且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 自愿參與者; 新生兒Apgar評分正常者; 足月單胎者; 二次剖宮產者。排除標準: 存在交流溝通障礙者; 存在母乳喂養禁忌證者; 合并妊娠期嚴重并發癥者。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根據產婦實際情況,為其提供健康教育、心理干預、專科護理及基礎護理等護理服務。
觀察組: 采用延續性護理,除常規護理干預外,還向產婦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① 延伸護理模式的構建: 醫院相關科室聯合組建專業的延續護理服務小組,共10名成員,包括兒科與產科護理人員,要求具備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工作經驗3年以上; 建立小組微信群、QQ群,便于成員間及時聯系; 成員手機必須保持暢通,以便及時接到產婦及其家屬的電話并提供咨詢服務[5-6]。小組內成員具體職責明確化,醫院定期隨訪產婦,以便提供連續性的護理服務; 小組成員與產婦家屬保持長久聯系,溝通相關問題; 產婦出院后,護理人員通過家庭訪視了解母嬰健康狀況,并詳細記錄相關信息; 加強與產婦家屬的交流與溝通,充分調動其配合度與能動性,為產婦建立良好的社會、家庭支持系統[7-9]。② 延續性護理模式的具體實施: 為產婦提供全面化的產后康復知識指導,包括產褥期相關注意事項,如何正確預防、處理并發癥,正確的乳房護理方法、母乳喂養方法,產后形體恢復與子宮復舊,產后如何養成科學合理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新生兒喂養方法等[10]。③ 護理服務檔案的建立: 為每例產婦建立健康服務檔案,將基礎資料、聯系方式等信息登記建檔,在產婦出院時全面評估其身心狀況并記錄到檔案,記錄重點內容為產婦住院過程中存在的身心問題、母嬰接受過的特殊性治療、心理問題咨詢與輔導等,以及產婦現階段身心狀態、育兒問題及家庭問題等[11]。④ 針對性實施護理內容: 護理人員為產婦提供咨詢、追蹤、記錄、反饋服務,對產婦進行家庭訪視,及時了解母嬰問題并提供針對性解決措施,對于難以解決的疑難問題,及時與醫院產科、兒科專業醫護人員溝通,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產婦復診[12-13]。⑤ 多樣化護理方式: 充分利用現代通訊工具,定期對產婦進行電話隨訪,還可建立微信群或QQ群; 向產婦發放健康知識手冊,使其更好地掌握育兒知識與產后康復知識,根據產婦實際情況提供個體化護理服務; 醫院開通24 h熱線,以便及時解答產婦的各種問題; 定期隨訪產婦,醫院每2周安排產科、兒科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家庭訪視[14-15]。
① 對比2組產婦出院后的舒適度情況,包括心理舒適、生理舒適、環境舒適等內容,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舒適度越高; ② 采用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量表)評價2組產婦產后抑郁情況,臨界值為53分, >53分表示患者存在抑郁狀態,分數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③ 對比2組產婦出院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產后便秘、切口感染、子宮復舊不良及乳腺炎; ④ 對比2組新生兒出院后健康狀況,包括新生兒腹瀉、尿布疹、新生兒臍炎、病理性黃疸及新生兒肺炎等疾病發生情況。

出院后,觀察組產婦的舒適度評分、SDS評分為(93.62±1.65)、(30.02±1.85)分,優于對照組的(70.26±1.36)、(53.23±1.06)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出院后,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組產婦出院后并發癥發生情況[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出院后,觀察組新生兒疾病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2組新生兒出院后健康狀況對比[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二次剖宮產產婦經歷前次剖宮產后,通常需較長一段時間恢復,稍有不慎,即易引發各種身心問題,加上出院后需處理家庭關系、缺乏正確育兒知識與產后恢復知識、自我照顧能力差,更易產生各種不良心理,均會對其產后舒適度與心理狀態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16-18]。為有效解決二次剖宮產產婦的產后身心問題,有效預防產后抑郁癥,本研究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為觀察組產婦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出院后舒適度評分高于對照組、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表明延續性護理能改善二次剖宮產產婦出院后的舒適度與心理狀態,促進新生兒健康。究其原因,可能因為出院后延續性護理有利于保障護理連續性,而專業化延續護理小組的建立能確保延續性護理服務項目有人管、有人抓,防止產婦出院后出現護理脫節現象; 護理服務檔案的建立,有利于醫護人員更好地了解母嬰狀況,各項規范化的延續性護理服務內容能夠提高護理針對性,多種形式的延續性護理服務也有利于延續性護理小組成員更好地向產婦及其家屬講解產后康復與育兒知識,為母嬰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模式能提升二次剖宮產產婦出院后舒適度,改善其心理狀態,并促進新生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