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軍校文職教員隊伍建設中普遍存在自我效能感低,崗位安定感低,待遇保障水平低,職業聲望低等困境, 軍校在文職教員隊伍建設中應該從提高社會認同感,提高福利待遇,加強激勵,提高崗位安定感等方面努力。
關鍵詞:軍隊院校;文職教員隊伍建設;困境
基金項目:武警警官學院青年課題“武警高等教育院校文職教員隊伍結構研究”(項目編號:20181209)
在習近平改革強軍思想的指引下,軍隊改革強軍戰略穩步推進,文職人員與軍官、士兵構成軍事力量的三大支柱,分布的崗位將越來越廣泛,職能作用也將逐漸增強。然而,目前軍校文職教員待遇保障不健全,二次就業比例大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軍校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2018年5月至6月,筆者深入H校一部六系,對200多名文職教員進行了調查,并抽取其中10位老師進行了深度訪談,結合以往資料的收集,發現文職教員隊伍均具有碩士以上學歷,70%以上畢業于211和985高校,女教員占80%,專業與崗位匹配度高,具備適崗稱職的理論水平。同時也發現軍校文職教員隊伍建設中存在諸多問題,如職業自我效能感低,崗位安定感低,待遇水平低,職業聲望低,需要引起高度關注和反思。
1 文職人員的職業現狀
1.1 職業自我效能感低
2017年9月27日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規定,“文職人員是指在軍民通用、非直接參與作戰且社會化保障不宜承擔的軍隊編制崗位從事管理工作和專業技術工作的非現役人員,是軍隊人員的組成部分,依法享受國家工作人員相應的權利,享受相應的義務”。定位是“國家工作人員”,既具有軍地雙重屬性,又區別于現役軍官和地方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模糊的身份地位使得文職人員的管理待遇缺乏標準參照,很多保險繳納按照當地職工最低繳納比例,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職人員自我效能感認知的偏低。現實中,軍校文職人員在全軍才兩萬人,在武警H校才200多人,是“新興群體”,也是“邊緣群體”,在教育培訓、黨員發展、評功評獎、待遇保障等方面與現役干部“雙軌制”施行,讓身上不穿軍裝,但依然有一顆軍中之心的文職人員逐漸感受到了落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職人員的自我效能感。
1.2 崗位安定感低
好多文職教員選擇軍校首要原因就是穩定,但是軍校專業和課程調整經常讓招進的文職教員最后沒課上了,比如《教育學》這門課,目的是H校學員畢業后下到基層部隊當指揮員,開展士兵教育會是日常工作,所以需要學習教育學知識,但是在課程精簡中,專家論證《教育學》這門課貼近部隊不緊密,最后取消了,原來的教育學老師不得不面臨轉型。這樣在改革納編的過程中本來專業相符的教員就成了專業不符,一大部分不得不選擇校內調劑,另一小部分文職教員面臨被解聘的結局,這也是新的《文職人員條例》第五十五條所規定的“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辭退文職人員或者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崗位安定感低讓文職教員“沒干到頭,先看到頭”,令不少優秀人才“望而卻步”,文職教員對發展前景感到迷茫,崗位安定感低。
1.3 待遇保障水平偏低
文職人員是以契約關系聘用到軍隊工作的非現役人員,福利待遇必然成為文職人員崗位市場競爭力的首要因素。2017年9月27日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第五條規定:“軍隊建立與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制度相銜接、具有比較優勢的文職人員管理、保障制度和機制。”但是到目前為止,武警院校文職人員工資待遇水平與當地事業單位相比還是比較弱勢,與公務員和同級別的現役軍人相比差距更是懸殊,工資待遇成倍數相差。住房問題現役軍人可以有資格買集資房,優先分配公寓住房,而文職人員住房實行社會化,大部分自己市場解決租住住房,費用比較高昂,盡管有一些住房補貼,但是相對于高額的房費是杯水車薪。待遇水平決定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1.4 職業聲望低
迄今,文職人員在我軍規模數量還比較小,門類也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院校、醫院、干休所等單位,職稱中低級比較多,高級職稱比較少,職稱評定必須當年為優秀,而且評聘分離,晉升聘任的競爭異常激烈,有H校幾位文職老師助教干了六年了,因為一些主客觀原因還在初職上干,導致文職人員缺乏在部隊長期工作的期待和動力。此外,現役和文職共同工作,從事同類崗位,待遇卻差距懸殊,職業聲望低讓文職人員自感前途渺茫。
2 增強文職人員職業吸引力的對策
2.1 提高社會認同感
提高社會認同感就是讓文職人員感受到職業尊嚴,首先是加快與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相配套的文件法規的制定,明確“國家工作人員”到底如何界定,與國防事務類公務員和國防事務類事業單位人員有啥區別和聯系,《文職條例》第五條規定“軍隊建立與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制度相銜接、具有比較優勢的文職人員管理、保障制度和機制”,“比較優勢”如何體現,以立法的形式把文職人員放在軍事戰略層面進行建設,充分保障文職人員的應得權益,提高社會認同感。其次,利用各種媒體平臺宣傳文職人員的制度優越性,對工作出色的文職人員加大表彰力度,營造尊重文職人員的氛圍。
2.2 提高福利保障待遇
文職人員是部隊通過簽訂合同聘用到部隊工作的地方人員,招聘到的大部分是地方應屆畢業生,小部分是再就業人員,這些人之所以選擇文職人員這個工作除了向往軍營夢想,更主要是因為對部隊工資待遇充滿期待,對這份工作的穩定性充滿期待,對這份工作的保障充滿期待,如果待遇趕不上,再懷著一顆充滿奉獻的軍中之心也會倦怠。軍隊應充分考慮經濟利益和社會保障對人才的驅動力和杠桿作用,一切待遇應該參照同類崗位的現役人員來執行,實現同工同酬。
2.3 提供平臺加強激勵
合理的激勵才能讓文職人員這支隊伍充滿活力。首先科學搞好職業規劃,聘用單位要牢固樹立平臺意識,在綜合分析文職人員個性特點和崗位需求等因素的基礎上,幫助指導其量身設計職業發展目標和成長成才路徑,給文職人員適當壓擔子,架梯子,對工作出色的文職人員可以優先晉級晉職。其次,鼓勵文職人員做學術科研,明確劃分科研成果檔次,檔次不同獎勵區分度要顯著,千萬不能重數量輕質量,讓文職人員在追求實惠中形成你爭我趕的工作態勢。
2.4 提高崗位穩定感
首先,把文職人員統籌納入軍隊人才培養體系,有計劃選送文職人員入軍地院校培訓,為他們提供學習條件和報銷學費等必要保障;其次,支持文職人員在職深造。對在職攻讀與聘用崗位專業一致或相近專業的學位應支持,與文職人員簽訂畢業后最低服務年限可以帶薪讀書,這樣對學校來說可以提高其教師學歷,對于原專業取消的文職人員也可以通過跨專業考博來使專業對口,種種做法來切實增強文職人員的職業安全感。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2017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委員會第689號修訂.
[2]蔣長萌.軍隊文職人員身份定位問題探析[J].政工導刊,2017,2.
[3]馬建廠.增強軍隊文職人員職業吸引力的對策思考[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7,(2).
作者簡介
賈秉權(1986-),男,漢族,山西靈丘人,碩士,武警警官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軍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