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利
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講述了比利·林恩在成為戰爭英雄后和隊友一起應邀參加中場秀的故事。影片在中場休息期間展現了少年比利·林恩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并以他的視角實現了現實與回憶、想象的交匯,通過敘事時空的并置、對比、跳躍實現了比利·林恩個人情感、家國意識與戰爭觀念的統一,旨在關注和展現作為軍人的個體生命體驗,這承襲了李安作品的一貫特質。
敘事空間是電影中直接呈現的用于承載故事的視聽空間形象,而空間敘事是指利用空間來進行敘事的行為過程。本文從敘事學角度探討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敘事空間即物理的視聽空間本身的敘事性,分析了不同敘事空間的并置、對比與跳躍對人物、情節和敘事結構等的影響。影片中,導演通過并置現實空間和回憶空間處理了兩條敘事線,建構起班長蘑菇和姐姐凱瑟琳兩個主要人物。同時指涉了林恩的個人情感,力圖把林恩放在過去和現在的融合中來描述,并以此強烈的主體意識和個體視角消解了宏大敘事。
一、比利·林恩在前往體育場的悍馬車中想起姐姐
電影相較于小說而言,強化了姐姐凱瑟琳和班長“蘑菇”的人物形象,讓他們成為兩股拉扯林恩的主要力量。片段1是指比利·林恩在前往體育場的悍馬車中想起姐姐,其敘事空間處理手法如表1所示。
片段1林恩在車里索要止痛藥未果后凝望窗外,畫外音響起姐姐的聲音:“如果你不想回去,有很多辦法可以被送回來。”場景直接跳轉到姐姐過去時空對林恩講話的主觀近景畫面,短短10秒后畫面又切回車內的現實空間,但聲音仍延續姐姐的畫外音。這不是姐姐的第一次出場,在這個場景之前,導演用同樣的手法處理過兩次現實空間和回憶空間的并置,分別出現在林恩回家和班長蘑菇的婚禮場景里。林恩回家場景里,才是姐姐的第一次出場。因為片段1出現在影片12分10秒,影片信息進來的都比較少,所以姐姐此處的對話對觀眾而言是有一定懸念的。而這10秒的場景并置迅速樹立起姐姐的人物形象,包括她身上的情緒調子,雖然這個時候觀眾對她的認知不是很深刻。
二、比利·林恩在車中想起與班長蘑菇一起巡邏
片段2是指比利·林恩在車中想起與班長蘑菇一起巡邏,其敘事空間處理手法如表2所示。
片段2的處理手法與片段1相同,悍馬車內林恩回頭望向車頭方向,畫面從林恩直視鏡頭的客觀視角,切到林恩直視車外的主觀視角,并且異域風情的音樂響起,于是觀眾的視線與林恩的視線同化統一,通過疊化的方式,完成了體育館外的街景、球形的體育館建筑和林恩主觀視角看到的過去時空的街景——在伊拉克坐在戰車中巡邏看到的伊拉克街景的過渡,并且在巡邏車里,一個戰士背對鏡頭對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蘑菇說:“班長,想停這嗎?”因為鏡頭視點的限制,蘑菇并沒有出現在鏡頭里,這可以看作是蘑菇這個人物的第三次虛出,第二次虛出是在前面的葬禮的回憶空間,第一次出現在影片開頭的新聞影像資料里。最后回到觀眾看比利·林恩凝視鏡頭的客觀視角。
與影片其他空間并置的場景不同的是,這兩個片段非常短促,形成了并置的狀態。在這兩個片段中,導演使用了主客觀視角的轉換,以及捅聲拖聲轉場和相似場景疊化的方式,實現了車內現實空間與姐姐、蘑菇的回憶空間的并置。從人物塑造角度來看,這兩個片段連同前面兩次回家和葬禮并置空間場景共同建置起兩個關鍵性的人物,所以這兩個片段出現在這個位置是合理又巧妙的。更為重要的是,在敘事結構的角度,姐姐和蘑菇分別代表了兩派勢力:一個有關于家,有關于親情,一個有關于戰爭,有關于殘酷,一個指涉女性關懷,一個代表父權威嚴。林恩就是在這兩種強大力量拉扯下經歷著掙扎與困頓,由此產生的糾結的張力,不僅是李安電影刻畫人物的特色,同時也引發了觀眾對于國家戰爭和英雄主義的反思。而這種通篇結構的功能是運用現實空間與回憶空間的并置完成的。
三、比利·林恩和戰友穿過進場通道想起戰地生活
片段3是指比利·林恩和戰友穿過進場通道想起戰地生活,其敘事空間處理手法如表3所示。
當林恩一行人步入狹長擁擠的體育場入場通道,一個長長的跟搖鏡頭把林恩一行人送到觀眾面前,然后觀眾看到他們迎面走來,與大家擦肩而過,再悄然背身離去,周圍的人群都在肆意狂歡,似乎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存在。當這行人與一群裝扮夸張詭異的球迷遭遇時,林恩本能地選擇了回避,下意識地讓到一邊。這是這個少年第一次以軍人的身份步入一個球場的入場方式,人們能明顯感覺到林恩的緊張焦慮。與這種緊張焦慮相似的是林恩初到伊拉克時的情景,這是他第一次以軍人身份步入一個戰場的入場方式。導演在這里也進行了一次場景并置:體育場通道林恩的單人近景畫面,利用了人行進間動作的相似性,同機位、同角度硬切,轉換到了伊拉克某一街區。依然是單人近景,依然是眉宇間的緊張焦慮,不同的是林恩全副武裝,以林恩的視點為轉移讓觀眾與他的視線同一。這次空間置換利用了動作相似性的同機位、同角度轉換,較之之前的空間置換方式帶有更強烈的情緒性,讓人能充分體會到彌漫在這個少年身上的緊張和焦慮。
四、結語
這3個對故事建置起著敘事線索推進作用。導演采用非線性敘事結構處理了兩條敘事線。主線即戲劇性核心是比利·林恩與戰友們一起參加的球賽中場秀——前往、進場的過程;輔線是依據林恩的心理活動和視角不斷地閃回比利·林恩在伊拉克的經歷;并讓這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這3個片段環環相扣,不僅完成了故事主線的中場秀開始前前往體育場、進場過程的敘事鋪墊,同時建構起對比利·林恩個人成長有至關重要影響的班長蘑菇和姐姐凱瑟琳兩個主要人物形象。其中也指涉了林恩的個人情感,力圖把林恩放在過去和現在的融合中來描述。為宏大敘事個體視角的呈現提供了可能性,影片以此強烈的主體意識和個體視角消解了宏大敘事。這3個片段都用到了非線性敘事的閃回技巧,并置了至少兩個空間,以林恩的意識流動為轉移,作為敘事的手段、對象及內容,對影片的整體結構有至關影響。
(渭南師范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渭南師范學院項目“高校校園信息可視化設計研究”(項目編號:2018SKYM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