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天越 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
引言:電學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所占比重很大,其中也包含不少高考考點,所以為了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我們必須重視它的學習,另一方面,學好電學也有利于我們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電器的小問題,同時,為以后深造打下基礎。但是,很多人由于物理成績不佳產生畏難情緒,其實是在學習方法上存在一定問題,所以,我們需要總結物理電學的相關學習方法和技巧。
如果失去了興趣,學習過程就會顯得相對枯燥無味,因此我們要自我培養學習興趣。在電學學習中,如果我們時刻充滿著興趣,就會大大增加前進的動力,就會不斷去思考還未明白的相關問題,從而有一定的提高。
要培養學習興趣,就必須客服恐懼心理,高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相對較多,結構內容也比較復雜,難免有同學對其感到恐懼,因此,我們要抱著求知的態度和堅定的信心去戰勝恐懼。然后,我們要培養自己對電學的好奇心,因為興趣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好奇,順著對各種問題的好奇心,去尋找解決辦法,一旦問題被解決,就會增強自我成就感,同時興趣也會更濃。另外,通過電學實驗課,我們可以接觸到很多有趣的實實在在的電學現象,這些電學現象也有助于我們增加學習興趣。
為了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我們還需要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在課前,需要對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并提出相應的問題,搞清楚哪些問題可以自己解決,哪些問題需要老師講解;上課的時候,針對自己還不懂的問題,認真仔細聽講,并積極動腦筋思考,做相應的筆記,如果仍有不懂的,記下問題以便課后找老師答疑;課后,要及時進行復習,并通過練習一定的題目,檢驗自己是否掌握學習要點。
在做題目的過程中,我們要養成審題的良好習慣。首先,仔細閱讀題目內容,了解需要求解問題的目標是什么,然后找到并理解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思考與條件和問題相對應的求解方法,不能題目只看一半就開始寫,寫完才發現問題和所求物理量不符,這樣就會浪費大量時間。
總結也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通過總結我們才能更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而尋求改進。對平時做錯的題目,我們要去思考做錯的原因,哪些地方還存在不足,應該如何去改善,不能對錯題置之不理。一段時間之后,將之前的錯題進行總結,并嘗試重新求解,以檢驗是否掌握。另外,每一個學習階段,比如一個章節、一個月、一個學期,我們都要對所學知識點進行總結,將各種概念、定律、公式等聯系起來,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
在電學內容的學習中,一定要重視基礎的學習。有的概念和定理雖然看上去較為簡單,但是是有一定的使用范圍的。就比如負載功率與阻值大小的關系,不是任何時候電阻越小,功率就越大,得分不同情況進行分析。當電源為理想電源的時候,不存在內阻,這個時候由P=U2/R可知,負載越小,電源輸出功率越大;但是,當電源存在內阻的時候就不一樣了,由于內阻會對電源電壓進行分壓,實際負載上的電壓就會小于源電壓,當負載阻值大于內阻的時候,雖然輸出電壓比內阻電壓大,但是整體電流較小,當負載阻止小于內阻的時候,雖然輸出電流較大,但負載電壓較小,輸出功率都不是最高,只有當負載等于內阻的時候,才能實現最大功率輸出,但這個時候的電流和電壓都不是最大的。
另外,還要注重原理的理解,很多時候,有些同學只是去死記硬背一些物理公式,用于應付考試做題,并沒有理解其中的物理本質。就拿歐姆定律來說,有些同學只是記住了I=U/R這個公式,但不知道為什么是這樣。歐姆定律本身的表述為某段導體中流過的電流與導體兩端所加電壓值成正比,其中包含了原因和結果,電壓是原因,電壓在導體中產生電場,電場對導體中的電荷產生作用力,從而形成電流,因此電流是結果。如果僅僅根據公式本身,變換一個形式得到U=IR,有的同學就覺得電壓和電流成正比,其實是不對的,只能表述成電流和電壓成正比,電流是因變量,電壓是變量。
在實際電學題目求解中,要用到相關解題技巧,才能既快又準確地得到答案,下面將分別以不含電容電感和含有單容電感的電路為例進行介紹。
在基本的不含電容電感的電路中,通常有以下解題步驟:根據題意選擇電路結構,對于已有的不能一眼看明白的電路,可通過線條轉換,將其變成簡單的串并聯電路的組合,然后將題目的電流電壓等已知量標在圖中,根據已知量和題目問題選擇最先求解的物理量,再通過該物理量一步步求出最終的結果,該過程中要靈活應用串并聯公式、功率公式和歐姆定]。
在含有電容電感的電路中,我們需要知道,電容的電壓是不能突變的,電感的電流是不能突變的,所以在開關剛接通瞬間,電容兩端沒有電壓,電感內部電流也為零,在開關剛斷開瞬間,電容兩端電壓不變,電感內部電流也不變;如果經過一定長時間,電流電壓穩定,則此時電容相當于斷路,電感相當于短路,還可根據電容兩端電壓結合極板距離求出內部電場強度和帶電粒子的受力與運動過程。
總結:高中物理電學知識相對復雜,同時也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因此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學習方法,培養自我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對原理的透徹理解,再通過練習和老師講解積累一定的解題技巧,我們就能得到相應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