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 要:在我國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逐漸步入網絡信息化時代,給人類思想行為和認知水平造成很大影響,使得工作效率不高,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為此,不得不改進和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做好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職工的凝聚力和集體主義思想,以適應現代社會和企業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國有企業領導管理者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我國市場經濟和和國企處于不斷創新發展時期,這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挑戰。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開展,可以幫助企業員工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他們對企業是認同和忠實度,提高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對于企業發展有促進作用。所以,要樹立當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完善,為職工創造良好工作環境,應當引起國有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一、國企思政工作現狀
(一)員工認同企業的思想意識有待提升
當前科技不斷發展,社會已經步入信息時代,信息快速傳播和交流,使得來自社會不同層面的,優劣不同的信息對人的思想造成一定影響,使得人們的思想忠實度受到沖擊。在國有企業中,有這樣的現象存在:一是人才的流失現象。國有企業對于職工的招聘標準較高,所以,職工的流失對于國企來說,可以理解為人才的流失,這對于國企的正常發展有一定的負面作用。二是國企職工,在多數居民眼里,近似于國家工職人員,他們由于當前互聯網信息的影響,對外界會有一定的向往,但是又割舍不下“國家職工”的帽子和待遇,去留思想不斷波動,會影響其工作效率。三是國企近幾年年節福利待遇大不如前幾年,與其他私企來講,福利優勢減弱,這對于國企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造成一定影響,對國企發展不利。
(二)思政工作開展表面化現象嚴重
國有企業,就是我國全民所有的企業,作為國企的職工,更應該將國企工作看做是自己家的工作,具有主人翁意識,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可是,我國國企由于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企業職工為利益所動,對企業認同思想不深刻,容易去留搖擺。另外,有的職工思想高度較低,集體主義意識不強,注重個人利益,對其工作的積極性有所影響。甚至有部分職工缺乏責任感,將企業的發展與自己的利益相脫離,認識不到“國企發展,個人受益”的關系,影響企業發展。如果國企職工認同感和責任意識不強,工作沒有積極性,則必將阻礙國企發展,終會被經濟科技不斷變化的現代社會所淘汰,職工也失去了穩定的經濟來源。
二、思政工作創新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工作體制
新時代,我國經濟得到不斷發展,國有企業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在國企思政工作取得一定成績,可是就現在階段來看,無法滿足社會和國企發展的需求,所以,需要建立完善的思政工作體制,創新思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開展。國企特殊的地位和使命,要求國企思政工作管理者應當具備較強的責任感,在思政工作上嚴格要求自己,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和作用,不斷創新工作思維,細化和完善工作流程。定期通過不同方式了解職工工作和家庭狀況,根據職工行為表現進行合理分析,設置全面完整的工作計劃,進而及時進行思想教育。對于生活和工作有訴求的職工,及時給予幫助和解決,讓職工感受到來自企業和領導的關愛,來提升職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提高工作效率。制度設置要全面和細致,而后,思政管理者要做好執行工作,并結合實際及時進行調整和完善,嚴謹“差不多”思想的存在,使得思政工作真正做到為企業、為職工服務。
(二)以人為本進行思政教育
人是企業發展的主力軍,企業發展,必須做好人的工作。國企在思政工作中,要堅定不移將以人為本工作理念貫穿始終。企業管理者要保持與職工的親密關系,關心職工工作和生活,通過“以心換心”的方式使得增強職工的集體主義實現那個,增強職工的歸屬感,使得職工的工作主動性加強。思政工作應當關心和尊重職工,走進群眾內部,了解職工的思想和需求,對于困難職工及時給予幫助,對于職工訴求,及時給予調整和解決。另外,需要不斷引入新生人才,來擴充企業思政工作的新鮮血液,保持思政工作的創新性和有效性。
(三)發揮榜樣的作用
加強企業職工思政教育,要注重以先進帶動后進,發揮榜樣的作用。企業管理者,應當嚴格要求自己,尊重和關心員工,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職工,不搞特殊化懂得換位思考,為職工切實解決困難。另外,企業管理者還要正確處理企業利益和職工利益關系,這樣,能夠加強職工的認同感,職工也會理解企業,同企業共進退。企業的管理者,要有較強的責任感,勇于承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敢于承擔責任,而不是單純找職工的問題。管理者要了解職工,關注關愛職工,與職工建立合作共贏的良好關系,努力做成職工認可的,可以信賴的國有企業。
三、結語
總之,國有企業發展中,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企業管理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大局意識,時刻保持先進思想,細致完善思政工作方案;嚴格要求自己,以身示范,以人為本關心職工,有效處理好職工利于和企業利益,尊重職工權利,注重人才的引進,保證國企思政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