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南京睿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在當今社會的發展條件下,傳統的建筑設計需要創新化的發展模式。在智能化時代下,對建筑設計展開全新的發展前景與發展方向的探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智能化建筑設計,就是借助系統集成的方法,將通信技術、智能技術與建筑新理念設計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對設備的自動監控以及對用戶的一種信息服務,來使建筑物設備使用達到高效、安全、便利。
從理論和實際上來說有著能夠自動化的處理各種各樣的信息,智能化的控制建筑的基礎設施并對其進行實時性的監測,使管理更加的便利,以及更加智能的控制建筑設計內部的辦公系統的特點。通過智能化的建筑設計給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舒心的生活環境,同時環保效果很好,有助于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讓人們生活在智能化的時代。
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廈始于1984年美國的都市大廈,此后在世界各地一大批智能建筑相繼建立。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智能化建筑除了單體建筑外,還朝著智能化大廈群、智能化街區、智能化國際信息城等多個方向發展。在中國也早已隨經濟的發展進入智能化建筑時代,智能化的城市建筑設計早已遍布全國。但目前來說,智能化的建筑設計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對于智能化的定義不明確,由于市場缺乏規范的導向,這就需要從市場各方面來加強這方面的監管力度,對參與智能化建筑設計的各個主體進行規范。
利用智能化技術進行建筑設計,能夠有效實現建筑工程的節約性。智能化技術,它可以利用各類新型技術和設備,從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資源利用效率,以此實現資源的節約。當前資源類型眾多,其中既包括了不可再生能源,也包括了可再生能源。智能化的建筑設計,通常會采用可再生能源予以使用,比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在智能化建筑設計之中,更多的采用符合自然規律的方式,比如在建筑物的照明中,會盡量采用自然光,從而降低了資源的消耗,實現了綠色理念。
生態環境是地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智能化的建筑設計,必須要體現出生態節能的作用。建筑工程施工,或多或少的都會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但是這是傳統的建筑施工。在未來的智能化建筑設計之下,會避免發生過量生態的破壞,并且還能夠經過長期的努力,從而將已經受到破壞的生態環境予以修復,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進行各類建筑工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用戶的居住體驗。利用智能化技術,能夠將需要人力完成的工作自動完成,并且它能夠想人之所想,按照用戶的習慣,提前為用戶準備好一切需要的東西。智能化建筑設計,必須要與當前的網絡通信系統、水資源供應系統、電網系統等不同的建筑工程系統相結合,從而才能夠建立起一個智能化的功能圈,保證建筑工程用戶能夠體會到智能化所帶來的便利,保證用戶的生活質量。
建筑工程行業內部包括眾多的利益方,它們共同分割著建筑工程之中的利益。一般情況下,進行建筑工程的投資和施工,目的都在于實現經濟效益,收獲經濟利益,這就嚴重限制了建筑設計的質量和水平。智能化的建筑設計能夠提升建筑工程內部的用戶生活質量,但是當前還不能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這就導致很多建筑工程方難以下定決心采用智能化建筑設計。無法處理建筑工程的投資方、施工方和設計方三者之間的利益,是目前智能化建筑設計水平遲遲無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進行建筑設計,必須要考慮到每一個建筑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從而才能夠因地制宜,有針對性的進行建筑工程設計。一般情況下,建筑工程的周邊地質水文情況,決定了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結構,而在建筑工程的外形等方面的設計上,則需要與建筑工程周邊的環境特色相結合,從而才能夠將建筑工程與當地環境融為一體,形成獨特的風格。但是實際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沒有充分考慮到實際情況,因此也就沒有進行有特色的設計,消費者自然很難被這種同質化嚴重的建筑工程吸引。除此之外,建筑設計必須要實現經濟、節能等正常目的,還需要實現一些個性的目標。在熱鬧的城區適合建經濟適用房,而在郊區則適合建別墅,這就是進行建筑設計要結合實際情況的體現。
生物識別技術是指借助計算機來整合研究生物統計學原理以及生物傳感器等手段,通過對人體所固有的行為特征和生理特性來對個人身份信息進行核實的鑒定的高科技手段。在智能化的建筑設計中,對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包含多個方面,例如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加入了更多的生物技術,將智能化建筑引向節能發展的方向,引入的生物識別技術可以在建筑環境內進行精準的分析,判斷建筑環境有害物質的來源,并對住戶的行為特征和生理特征進行分析,防止外來人員的非法入侵,保證建筑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統一通信技術也是在智能化系統中必備的智能技術,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信息系統的承載能力大幅度提升,通過在建筑內尤其是企業建筑安裝一套與統一接口的互聯網接入設備,能夠在建筑內形成一個統一的通信平臺,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企業總體的辦公效率。
現在很多的建筑小區內都設有智能的門禁卡,這種智能門禁卡普遍具有安全性高、體積小、可靠性強的特點,方便攜帶和使用。智能化建筑設計在門禁智能卡方面的最大特點就是使得建筑內的管理協調顯得更為方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出入口的門禁管理方式是通過智能門禁卡來實現,對進出的人員有著嚴格的要求,必須使用規定的門禁卡,嚴厲制止“刷臉進出”的現狀,對在后臺程序對人員的出入信息進行詳細的統計,對進出建筑內的車輛進行相應的編號處理,以及設置一個加密的智能卡作為開門的鑰匙,靠門禁卡進出。除此之外,通過智能門禁卡可滿足與互聯網的連接,實現業主自助繳費,包括燃氣費、電費、水費等等,實現透明化管理,自動生成相關的檔案文件,便于管理和統計。
目前建筑行業的智能化設計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國當下建筑行業發展的主流。經過多年的探尋和摸索,我國的智能化建筑行業已經找到了自己今后的發展方向,但仍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何將更多的智能化與建筑設計相結合,使其能夠發揮最大的價值是需要考慮的。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我國智能化時代下建筑設計行業與物聯網技術的完美結合提供一點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