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霄 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
引言:人類的生產與生活,都離不開信息的傳遞,因此信息在社會的運行過程中是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推進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信息是無處不在,其形式也是多樣的。對信息的掌握,可以讓人類更好地了解時代的發展和變化,更深層次的了解這個地球。然而,信息并非都可以得到應用的,在這過程中需要利用相關的裝置或媒介來當作載體。因此,大大促進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時也促使了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興起,并被廣泛應用于其他科技領域的研究中。本文主要從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各個組成部分,對其發展歷程進行了簡單的概述,旨在給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阿蘭.麥席森.圖靈在1936年所發表的論文,其題目為“計算及其在判定問題中的運用”,就此打開了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新時代。1946年到1969年,大多數計算機使用的都是電子顯像管,1946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這個階段的計算機規模非常龐大,成本投入也非常的高,并且運轉速度也很慢,它主要被應用于科學研究的計算。1959年至1964年是大多數計算機逐漸開始使用晶體管來代替電子顯像管,并在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基礎之上,產生了小、微型計算機,并開始大規模生產成本低、體型小的數字計算機。從1964年開始,由于集成電路技術的快速提升,計算機科學的運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了?,F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逐漸的走向微型化、智能化,且其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信息技術開始于19世紀初期,以布里斯.莫爾斯所發明的電報為開端。20世紀中期,美國人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部程控交換機,有著一定的跨時代意義,信息技術逐漸向數字化開始發展。隨著近代通訊衛星科技的不斷開發,信息技術的使用領域也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擴展。然而,世界上第一部計算機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于1946年研制,名字叫作“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至此,電腦技術開始興起。雖然該計算機的規模十分龐大,且功率非常的大,但它的出現卻代表著電腦科技的開端。因此,計算機信息科學技術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1948 年,隨著第一個晶體管的出現,微電子技術也相應而生。在此之后,集成電路的問世,更是一個關鍵的里程碑,被稱為微電子技術的新時代,其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在國際的技術發展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體系也變得日益復雜。但是微電子技術的運用,卻讓復雜的體系可以在微小的硅板上進行集成,相應的計算機的能量消耗慢慢降低了,便捷化也慢慢變成電子設備今后的研發方向了。集成技術在微電子的帶領下,逐漸成長起來了,集成電路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每塊集成電路板上能夠裝載的電子元件數目慢慢增大。相應的集成技術所需求的成本投入卻慢慢減少或不增加,這些都是促進微電子不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由于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和集成電路的廣泛應用,使得現代的計算機變得性能極佳且越來越小巧,給人類的學習和工作都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1969 年,美國第一次利用分組交換技術創造了計算機網絡,它的誕生就是計算機互聯網的前身。互聯網技術發展,一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才被慢慢使用在交易中,自此信息技術的進步發生了質的改變,在促使網絡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對社會的進步也產生了相當大的積極作用。使我們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便捷,并逐漸轉變著人類的工作和學習方式?;ヂ摼W技術在一段革新發展之后,不斷成長起來,不但使得網絡服務業的誕生,還給商人和個體參與貿易競爭提供了寶貴的機遇。同時,網絡技術是連接計算機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的重要橋梁,其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目前來看,學習生活中應用到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領域越來越廣泛,而且其是慢慢被使用到各個領域之中,并且對國家的進步和人類的生活方式都產生了影響。在其影響之下,工作和學習方式的變化是非常顯著的,從以往的每天都必須出門上班和去學校學習,發展到現在的不出門就能辦公和學習。
各種原料的大量使用,是當今社會謀求發展的基石。特別是傳統的工業生產,這種生產方式對于能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并且其利用率非常低,還消耗著大量的資源,污染非常嚴重。進而造成的各種能源、環境問題,都非常嚴重的破壞著我們的生態環境。最近幾年,計算機信息技術給社會的進步給予了新途徑,為國家的綠色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以往生產模式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情況也得到了有效的優化。
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使得工業生產中,慢慢出現了有關計算機的各類高新生產科技,這些科技均對生產效果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并使得信息化制造模式得以高速進步。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很大程度上縮減了工業設計和生產的時長,進而提升了行業生產的效率和企業經濟收益。
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正不斷深層次影響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不論是生產還是經濟等領域,都有著相當大的積極效用。同時,計算機信息技術也給其他領域的進步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其慢慢變成了社會各方面開展溝通交流的關鍵樞紐,給各方面的發展給予了強有力的保護,對各領域的發展都產生長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