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靜,劉 波,梅 宏,許 川
(貴州省人民醫院胸外科,貴州 貴陽 550002)
肺癌是目前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該病的致死率較高。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手術治療該病。但部分肺癌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后,可發生肺不張的情況[1]。纖維支氣管鏡是臨床上診治肺部疾病的新設備。使用纖維支氣管鏡診治肺部疾病可使臨床醫生直觀地觀察到患者肺部的情況,從而有效地診治其病情。為探討使用纖維支氣管鏡治療肺癌術后肺不張的效果,貴州省人民醫院對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間收治的部分肺癌術后肺不張患者使用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間貴州省人民醫院收治的108例肺癌術后肺不張患者。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n=54)和觀察組(n=54)。觀察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33例;其年齡為22~73歲,平均年齡為(50.7±2.1)歲。在觀察組患者中,有12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左上肺葉支氣管開口處,接受了左上肺癌袖形切除手術;有1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上肺葉支氣管開口處,接受了右上肺癌袖形切除手術;有13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左下肺,接受了左下肺葉切除術;有13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下肺,接受了右下肺葉切除術;有6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中下肺葉支氣管分叉處,接受了右中下肺葉切除術。對照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3人,男性患者31人;其年齡為21~72歲,平均年齡為(50.3±2.3)歲。在對照組患者中,有1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左上肺葉支氣管開口處,接受了左上肺癌袖形切除手術;有12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上肺葉支氣管開口處,接受了右上肺癌袖形切除手術;有11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左下肺,接受了左下肺葉切除術;有12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下肺,接受了右下肺葉切除術;有9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中下肺葉支氣管分叉處,接受了右中下肺葉切除術。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藥敏試驗,根據其進行藥敏試驗的結果為其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2)讓患者使用面罩吸氧。3)為患者叩背,促進其排痰。4)酌情對患者進行吸痰。在此基礎上,為觀察組患者使用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在治療前4 h禁食。治療開始前,使用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對患者進行環甲膜穿刺麻醉。協助患者取半臥位或仰臥位。對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消毒。經患者的鼻腔緩慢地插入纖維支氣管鏡。使用纖維支氣管鏡觀察患者各個肺葉的情況。吸出患者氣道內的分泌物。若患者氣道內的分泌物較粘稠,無法順利被吸出,則經纖維支氣管鏡活檢孔注入少量溫度為37℃的生理鹽水,將分泌物稀釋,然后吸出分泌物。用活檢鉗清除肺內壞死的組織、異物等。將10 ml的生理鹽水、5 mg的地塞米松、5 mg的糜蛋白酶和8萬U的慶大霉素制成灌洗液。將灌洗液加溫到37℃。經纖維支氣管鏡活檢孔注入灌洗液,灌洗患者雙側的肺葉及各段支氣管。然后負壓吸引灌洗液。治療的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讓其持續吸氧。若患者發生血氧飽和度<90%、心律失常、心率增快、血壓大幅度波動等情況,則立即停止治療,并對其進行對癥處理。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或得到明顯的改善,其進行血氣分析的結果正常或得到明顯的改善,其呼吸通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進行血氣分析的結果未得到明顯的改善甚至在加重。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25.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中有9例患者在經鼻置入纖維支氣管鏡時發生鼻腔少量出血的情況。這些患者鼻腔出血的癥狀均未經治療,自行痊愈。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n(%)]
肺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隨著空氣污染的加劇,肺癌的發病率逐漸上升。臨床上主要使用手術治療肺癌。但進行手術治療的肺癌患者,其術后易發生肺不張的情況。導致進行手術治療的肺癌患者術后發生肺不張的原因主要有:1)氣管內導管及麻醉藥物對患者的氣管造成刺激,導致其支氣管上的纖毛無法有效地將氣管內的分泌物運輸到主氣管內,堵塞其氣道。2)術后患者氣管內的分泌物較粘稠,容易粘在支氣管上,堵塞其氣道。3)術后患者因疼痛或擔心切口裂開,不敢或不能深呼吸,咳痰的能力減弱,無法排出其肺內的分泌物,堵塞其氣道。肺癌術后肺不張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發生低氧血癥、通氣功能不全及高碳酸血癥等并發癥,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發生呼吸衰竭。該病可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康復,威脅其生命安全。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纖維支氣管鏡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目前,纖維支氣管鏡主要用于進行采集肺組織標本、摘取支氣管內的異物、實施肺泡灌洗、去除氣管內的分泌物等手術操作。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54例肺癌術后肺不張患者先使用纖維支氣管鏡去除其肺內的分泌物,有效地解除了導致其氣道堵塞的因素,使其各項生命體征恢復了穩定。然后使用纖維支氣管鏡對這些患者的肺部進行灌洗,緩解了其肺不張的癥狀,并有效地避免其發生肺部感染的情況。
使用纖維支氣管鏡治療肺癌術后肺不張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使用纖維支氣管鏡治療肺不張具有侵入性,會對患者的支氣管造成一定的刺激。若該病患者不能良好地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各項治護操作,不僅會降低治療的效果,還有可能對其造成損傷。因此,在對肺癌術后肺不張患者使用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治療前,應為其講解使用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治療的目的、方法及必要性,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2)在對肺癌術后肺不張患者使用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持續讓其吸氧,并密切監測其心率、血氧飽和度、潮氣量及血壓等指標。一旦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發生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手術操作,撤回纖維支氣管鏡,并對其進行對癥處理。3)在使用纖維支氣管鏡治療肺不張時,醫護人員要注意觀察水封瓶排氣的情況。若水封瓶中的水柱呈現負壓,則說明患者不張的肺葉得到了復張。若在去除分泌物、灌洗肺部后,患者不張的肺葉仍未得到復張,則可將纖維支氣管鏡直接送到發病區域的支氣管處,對此段支氣管進行麻醉,并使用空氣壓縮機對該處的肺葉適當地注氣,促進其肺葉復張。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使用纖維支氣管鏡治療肺癌術后肺不張的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