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霞,寧 凌
(攀枝花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7)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女性特有的并發癥之一。有文獻報道稱,妊娠期糖尿病在我國孕婦中的發病率為1%~5%[1]。孕婦一旦發生妊娠期糖尿病,就會增加其流產率和早產率,且容易導致胎兒發生宮內窘迫、畸形甚至死亡[2]。臨床研究表明,對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結果與其妊娠結局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3]。在本文中,筆者對近年來在攀枝花市中心醫院婦產科進行定期產檢與分娩的228例孕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旨在研究對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結果與其妊娠結局的關系。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在攀枝花市中心醫院婦產科進行定期產檢與分娩的228例孕產婦。將其中的11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設為觀察組,將其中的114例健康孕產婦設為對照組。對照組孕產婦的年齡為20~43歲,平均年齡為(28.38±5.49)歲;其孕周為35~42周,平均孕周為(39.16±1.55)周;其中有初產婦24例,有經產婦90例。觀察組孕產婦的年齡為21~41歲,平均年齡為(28.24±5.31)歲;其孕周為36~41周,平均孕周為(39.07±1.24)周;其中有初產婦26例,有經產婦88例;其中,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結果顯示有2個或3個時間點(3個時間點分別為口服葡萄糖后0.5 h、1 h與2 h)血糖水平異常的孕產婦有58例,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結果顯示有1個時間點血糖水平異常的孕產婦有56例。兩組孕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孕產婦均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比較其試驗的結果與妊娠結局,同時比較觀察組孕產婦中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不同(即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結果顯示有2個或3個時間點血糖水平異常及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結果顯示有1個時間點血糖水平異常)孕產婦的妊娠結局。對孕產婦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方法是:讓孕產婦空腹口服75 g的無水葡萄糖溶液,然后分別于服用該溶液后的0.5 h、1 h及2 h檢測其血糖的水平。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對照組孕產婦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結果顯示,其口服葡萄糖后0.5 h血糖的平均水平為(6.45±0.52)mmol/L,其口服葡萄糖后1 h血糖的平均水平為(8.07±0.61)mmol/L,其口服葡萄糖后2 h血糖的平均水平為(7.06±0.53)mmol/L。對觀察組孕產婦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結果顯示,其口服葡萄糖后0.5 h血糖的平均水平為(8.32±0.93)mmol/L,其口服葡萄糖后1 h血糖的平均水平為(11.69±1.35)mmol/L,其口服葡萄糖后2 h血糖的平均水平為(9.13±1.14)mmol/L。觀察組孕產婦在口服葡萄糖后0.5 h、1 h與2 h的血糖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孕產婦,P<0.05。
觀察組孕產婦所孕胎兒為巨大兒的發生率、剖宮產率、所產新生兒低血糖及窒息的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孕產婦,P<0.05。詳見表1。
在觀察組孕產婦中,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顯示有2個或3個時間點血糖水平異常的孕產婦其所孕胎兒為巨大兒的發生率、剖宮產率、所產新生兒低血糖及窒息的發生率均高于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顯示有1個時間點血糖水平異常的孕產婦,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孕產婦妊娠結局的比較[n(%)]

表2 觀察組中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不同的孕產婦其妊娠結局的比較[n(%)]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在妊娠后罹患的糖尿病。目前,臨床上對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有學者研究認為,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與孕婦體內存在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4]。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的血糖水平若控制不佳,就會對母嬰產生極大危害[5-6]。王清等[7-8]研究指出,對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結果與其妊娠結局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在對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時,隨著其血糖水平異常時間點的增加,其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明顯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