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 鄭,馮 飛
(江蘇省中醫院功能檢查科,江蘇 南京 210000)
腦癱是小兒常見的一種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此病可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也會給其家庭和社會帶來一定的負擔[1]。及早對腦癱患兒的病情進行診斷有助于及時對其進行康復治療,對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進行24小時動態腦電圖檢查是現階段臨床上診斷腦癱的主要手段之一。對腦癱患兒進行24 h動態腦電圖檢查可通過記錄其24 h內腦電波的形態反映其腦部的電生理活動,從而有助于診斷其病情。在本研究中,筆者主要分析對120例腦癱患兒進行24小時動態腦電圖檢查的結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江蘇省中醫院收治的120例腦癱患兒。這些患兒的病情均符合《腦癱指南及定義、分型、診斷標準修訂》[2]中關于腦癱的診斷標準,均經綜合檢查得到確診,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身體發軟或發硬、自發性運動減少、反應遲鈍或頭圍異常等臨床表現。其中,排除合并有脊髓性肌萎縮癥、先天性肌弛緩綜合征及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在這120例患兒中,有男76例,女性44例;其年齡為6個月~6歲,平均年齡為(3.54±1.07)歲;其中,有痙攣型腦癱患兒82例,有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18例,有混合型腦癱患兒20例。
對這120例患兒均進行24小時動態腦電圖檢查,方法是:用英國生產的lifeline型動態腦電圖監測系統對其進行檢查。在檢查前修剪患兒的頭發,并清洗其頭部,以免對檢查結果造成影響。為患兒佩戴頭皮電極,使用醫用網狀頭套將電極固定好。調節頭套的松緊度,避免因頭套過松而導致電極脫落或因頭套過緊而損傷患兒的頭部。按照清醒-睡眠-清醒(喚醒)的模式對患兒進行檢查,記錄其腦部的電生理活動,監測的時間為24 h。
觀察并記錄對這120例腦癱患兒進行24小時動態腦電圖檢查的結果。觀察這120例患兒中不同腦癱類型的患兒其腦電圖異常的檢出率[3]。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這120例腦癱患兒進行24小時動態腦電圖檢查的結果顯示,有92例患兒的腦電圖存在異常,其腦電圖異常的檢出率為76.67%(92/120)。這92例患兒的腦電圖異常主要表現為腦電圖基本節律異常和癇性癇樣放電。其中,有腦電圖基本節律異常患兒66例,有腦電圖癇性癇樣放電患兒58例(腦電圖基本節律異常與癇性癇樣放電可同時存在)。在58例腦電圖癇性癇樣放電患兒中,有腦電圖癇性放電患兒10例(這10例患兒均存在腦電圖基本節律異常的情況),有腦電圖癇樣放電患兒48例(其中有40例患兒存在腦電圖基本節律異常的情況)。在58例腦電圖癇性癇樣放電的患兒中,有50例患兒存在腦電圖基本節律異常的情況,其腦電圖癇性癇樣放電伴基本節律異常的檢出率為86.21%(50/58)。在34例腦電圖無癇性癇樣放電的患兒中,有16例患兒存在腦電圖基本節律異常者的情況,其腦電圖無癇性癇樣放電伴基本節律異常的檢出率為47.06%(16/34)。在這92例腦電圖異常的患兒中,腦電圖癇性癇樣放電伴基本節律異常患兒所占的比例(86.21%)高于腦電圖無癇性癇樣放電伴基本節律異常患兒所占的比例(47.06%),χ2=44.172,P<0.05。
在這120例患兒中,痙攣型腦癱患兒、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與混合型腦癱患兒腦電圖異常的檢出率分別為85.37%、44.44%與70%。痙攣型腦癱患兒腦電圖異常的檢出率高于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與混合型腦癱患兒,P<0.05。混合型腦癱患兒腦電圖異常的檢出率高于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P<0.05。詳見表1。

表1 這120例患兒中不同腦癱類型的患兒其腦電圖異常的檢出率(%)
腦癱是指由非進行性腦損傷所導致的以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發育缺陷綜合征。誘發此病的因素較多,如胎兒在母體內發生缺氧和窒息、胎兒在娩出的過程中腦部受損、胎兒先天發育不良、早產、新生兒罹患膽紅素腦病等。此病患兒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智力缺陷、癲癇發作、行為異常、語言功能障礙等。目前,臨床上對于腦癱患兒并無特殊的治療方式,主要對其進行康復治療。及早對此病患兒的病情進行診斷并對其實施有針對性的康復治療,是改善其預后的關鍵。24 h動態腦電圖檢查是現階段臨床上常用的一種神經電生理檢查方式。對腦癱患兒進行24 h動態腦電圖檢查,可動態地反映其大腦的電生理活動,準確地描述其大腦電生理活動的軌跡,從而有助于診斷其病情。本研究中,對120例腦癱患兒進行24小時動態腦電圖檢查的結果顯示,有92例患兒的腦電圖存在異常,其腦電圖異常的檢出率為76.67%。這與李玉勤等[4]的研究結果相符。其中,腦電圖癇性癇樣放電伴基本節律異常患兒所占的比例高于腦電圖無癇性癇樣放電伴基本節律異常患兒所占的比例,P<0.05。說明腦癱患兒的腦電圖異常以基本節律異常和癇性癇樣放電為主,且多數患兒癇性癇樣放電與基本節律異常并存。另外,本研究的結果還顯示,在這120例患兒中,痙攣型腦癱患兒腦電圖異常的檢出率高于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與混合型腦癱患兒,P<0.05。混合型腦癱患兒腦電圖異常的檢出率高于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P<0.05。這說明對腦癱患兒進行24 h動態腦電圖檢查有助于診斷其腦癱的類型[5]。
綜上所述,對腦癱患兒進行24小時動態腦電圖檢查的結果多存在異常,其中痙攣型腦癱患兒腦電圖異常的檢出率最高,且多數腦癱患兒均存在腦電圖癇性癇樣放電伴基本節律異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