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建蘭
(南充市高坪區人民醫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婦科疾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部分婦科疾病患者需進行手術治療。術后疼痛是患者接受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可導致患者出現心律失常、呼吸改變、肺不張、肺炎、無食欲、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影響其預后。有研究表明,對接受手術治療的婦科疾病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可緩解其術后疼痛[1]。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對接受手術治療的婦科疾病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間在南充市高坪區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20例婦科疾病患者。將這120例患者平均分為乙組和甲組。甲組患者的年齡為22~36歲,平均年齡為(29.3±1.5)歲;其中進行子宮切除手術的患者有16例,進行子宮肌瘤剝除術的患者有20例,進行卵巢囊腫剝離術的患者有24例。乙組患者的年齡為24~37歲,平均年齡為(29.8±1.6)歲;其中進行子宮切除手術的患者有20例,進行子宮肌瘤剝除術的患者有18例,進行卵巢囊腫剝離術的患者有2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進行住院治療。在此期間,對乙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協助其進行各項術前檢查。2)協助麻醉醫師為患者進行麻醉。3)遵醫囑為患者使用止痛藥物。4)遵醫囑對患者的手術切口進行抗感染治療。對乙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術前護理。(1)對于情緒出現異常的患者,及時對其進行開導,以緩解其負面情緒、消除其心理壓力。(2)為患者講解與其病情相關的知識及治護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增加其對治護的依從性。(3)每天定時為患者測量并記錄體溫、心率的數值,為其做好陰道清潔,并遵醫囑為其進行抗生素皮試。(4)告知并監督患者于術前6~8 h內禁飲食。2)對患者進行術中護理。(1)協助患者取相應的手術體位,并協助麻醉師為其進行麻醉。(2)調節手術室內的溫度。3)對患者進行術后護理。(1)手術完成后及時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手術的結果。(2)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并主動詢問患者的感受。(3)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選擇正確的體位進行休息,以避免壓迫其傷口。(4)術后4~6h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可為其取半坐臥位,以便放松其腹部肌肉,降低其腹部切口的張力,減輕其術后疼痛。使患者學會正確的翻身動作及排便方式。(5)在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因疼痛出現惡心、出汗、心悸等生理反應。對于出現明顯疼痛的患者,為其評估疼痛的程度。對于疼痛程度較輕的患者,可通過與其進行交流、為其播放舒緩的音樂等方式轉移其注意力,以緩解其疼痛感。對于疼痛程度較重的患者,可遵醫囑為其使用止痛藥或鎮痛泵。對于使用止痛藥的患者,耐心地為其講解服用藥物的方式和劑量,同時告知其用藥后的效果和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對于使用鎮痛泵的患者,需遵醫囑或根據患者發生疼痛的程度感調節泵注藥物的速度。4)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康復鍛煉方案(如進行散步、瑜伽等),45 ~ 60 min/次,2 次 /d。
治護后,對比兩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和其對護理的滿意率。
1)將患者的治護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有效:患者術后疼痛的程度明顯減輕,其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有效:患者術后疼痛的程度有所減輕,其生活質量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術后疼痛的程度和生活質量均無明顯變化。2)使用本院自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調查問卷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調查問卷的得分為81~100分;基本滿意:調查問卷的得分為60~80分;不滿意:調查問卷的得分為0~59分。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護后,與甲組患者相比,乙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更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護效果的對比
與甲組患者相比,乙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更高(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的對比
婦科疾病包括外陰疾病、陰道疾病、子宮疾病、輸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部分婦科疾病患者需進行手術治療。術后疼痛是臨床上常見的術后并發癥。術后疼痛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影響其預后。實施綜合護理可通過對患者進行術前、術中及術后的全方位護理,達到緩解其術后疼痛,提高其對護理滿意度的目的。白玉芳的研究表明,綜合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2]。本次研究的結果表明,與甲組患者相比,乙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和其對護理的滿意率更高。
綜上所述,對接受手術治療的婦科疾病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