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粵湘,楊桂霞
(清遠市人民醫院,廣東 清遠 511500)
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手術的方法對婦科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經臨床實踐證實,對婦科疾病患者進行手術會對其機體造成較大的損傷,使其在術后出現較為強烈的疼痛。有研究表明,術后疼痛可造成患者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泌尿系統的功能紊亂,進而增加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1]。為了尋求一種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方法,筆者所在的護理團隊對在清遠市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25例婦科疾病患者實施疼痛知識宣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7年1月至12月期間在清遠市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50例婦科疾病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將這5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有25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0~71歲,平均年齡為(46.5±3.8)歲;其中,進行卵巢囊腫剔除術的患者有10例,進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有9例,進行廣泛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的患者有6例。研究組患者的年齡為22~73歲,平均年齡為(47.3±3.6)歲;其中,進行卵巢囊腫剔除術的患者有11例,進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有7例,進行廣泛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的患者有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婦科手術及常規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生活護理。護理人員定時打掃病房的衛生,保證患者病房的干凈整潔,將病房內的溫度設置為22~24℃,病房內的濕度設置為40~50%。2)對患者進行用藥護理。對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向其詳細地介紹相關抗生素藥物的使用方法、用藥劑量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3)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若發現其情緒異常,應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其負面情緒及心理壓力。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疼痛知識宣教。具體的方法是:1)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向其講解疼痛產生的原因、對機體造成的不良影響、易引發的不良情緒、鎮痛的方法、不同鎮痛方法的差異等,以便其根據自身的疼痛情況選擇最佳的鎮痛方法。2)術前2 d,護理人員向患者發放疼痛宣傳手冊,并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健康宣教,并對其不明確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鞏固其對疼痛知識的了解。3)術后6 h和24 h,護理人員向患者分別發放疼痛情況調查表,對其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如果患者無法自行填表,護理人員可根據其對疼痛的描述幫助其填寫該表。然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疼痛情況調查表的得分,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對于疼痛感較輕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告知其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如聽音樂、看視頻、閱讀書籍等)緩解其疼痛感。對于疼痛感較重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引導其進行疼痛的自我調節。若患者無法緩解其疼痛的癥狀,應及時向護理人員匯報。護理人員會遵醫囑為其使用鎮痛泵或鎮痛藥物進行鎮痛。4)對患者進行并發癥護理。術后,如果患者發生尿潴留,護理人員應告知其多喝水,以增加其排尿的頻率。如果患者發生腹脹,護理人員應告知其使用熱水浸泡雙足,以促進其胃腸道的蠕動。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6 h及24 h其VAS的評分和術后的鎮痛率。應用VAS評分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滿分為10分。患者的得分為0~2分表示其存在輕微疼痛,得分為2~4分表示其存在中度疼痛,得分為4~6分表示其存在嚴重疼痛,得分為6~8分表示其存在重度疼痛,得分為8~10分表示其存在極重度疼痛[2]。
使用SPSS18.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護,研究組患者術后6 h及24 h其VAS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6 h及24 h其VAS評分的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術后6 h及24 h其VAS評分的比較(分,)
組別 例數 術后6 h 術后24 h研究組 25 3.52±1.68 1.36±0.29對照組 25 4.55±1.83 2.67±1.38 t值 2.0731 4.6449 P值 0.0436 0.0000
經過治護,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在術后接受藥物鎮痛、鎮痛泵鎮痛的患者占比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中術后接受鎮痛治療的情況[n(%)]
術后疼痛是手術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該癥狀若長時間存在可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煩躁等不良情緒,進而影響其術后的恢復。以往,筆者所在的護理團隊常避免為術后疼痛的患者使用鎮痛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患者因發生劇烈疼痛而嚴重影響其正常的生活時,護理人員會遵醫囑為其使用曲馬多注射液進行鎮痛。但是該藥的副作用較大,可使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目前,筆者所在的護理團隊常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為其使用相應的藥物進行鎮痛。如果患者的疼痛評分超過4分,護理人員可根據其病情為其使用鎮痛泵進行鎮痛。如果患者在臥床狀態下無任何疼痛感,但其在進行肢體活動時存在較為明顯的疼痛感時,護理人員可為其靜脈注射帕瑞昔布或氟比洛芬酯進行鎮痛。有研究表明,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術前疼痛知識宣教能夠有效地緩解其術后疼痛[3]。術前疼痛知識宣教旨在讓患者了解術后疼痛的危害性和緩解術后疼痛的方法,消除其對術后疼痛的錯誤認知,緩解其對術后疼痛的顧慮,進而促進其術后的恢復。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經過治護,研究組患者術后6 h及24 其VAS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術后接受鎮痛治療的占比高于對照組患者。這說明,對接受手術治療的婦科患者進行疼痛知識宣教可有效地緩解其術后疼痛,促進其術后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