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祥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內生力量,文化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深層內容,是一個國家社會制度、政權組織、意識形態得以建立和維護的重要基礎。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的當今世界,文化與政治經濟互為表征、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發展、國際合作與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發突出,文化安全與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生態安全的鏈接也越發緊密。
文化是表現為文化的經濟,經濟是表現為經濟的文化,由文化經濟派生出的文化產業是一種新的生產力形態,在經濟全球化迅疾推進的當下,正在成為文化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國雖然早已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文化資源優勢尚未轉化為文化產業“軟實力”優勢,文化產業的總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還比較低,在世界文化產業體系中尚處于被動狀態,難以與西方發達國家面對面,這要求我國必須開闊視野,廣擷
英華,盡快制定完善文化產業政策,為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競爭能力和抵御能力筑起堅實的屏障。
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與之不失時機地出臺政策法規、不斷健全文化產業政策體系密切相關。在這些國家中,美國奉行的是“無為而治”的自由市場經濟政策理念,法國恪守的是政府主導的政策取向,韓國堅持的是市場和政府并重的政策基準,建立在這種理念、取向和基準之上的文化產業政策是其國家歷史文化演進的必然結果,也是其體制、國情、經驗綜合作用的邏輯產物。盡管這些國家的文化產業政策在主導思想、內在肌理和運作模式上不盡相同,但在促進本國文化產品占領世界文化市場、維護本國文化不受外來文化侵害方面卻異常相似,這對文化產業起步較晚、基礎較弱、實力較小、經驗不足的我國來說,具有很大的啟發價值和借鑒意義。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尚處于起始階段,市場結構呈現行政壟斷和市場競爭共在并存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束縛著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另外,伴隨經濟全球化的迅疾演進,我國面臨著日趨開放統一的世界文化市場,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定文化產業政策時,必須像美、法、韓一樣,將其上升到文化安全的高度加以考量和研判,確保所制定的政策舉措服務服從于國家文化安全的需要;借鑒加拿大、日本、荷蘭等國家的做法,從國情實際出發,對文化產業政策進行充分研究、科學論證和精心設計,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汲取英國、挪威、瑞典等國經驗,按照市場經濟理念和邏輯來設計和規劃我國文化產業政策,把改革文化體制機制、培育國內文化市場、開發國際文化市場作為重點,借助國內外市場的力量來發展壯大我國文化產業。
當然,由于目前我國文化產業身單體弱,還沒有成長為保護文化安全和國家安全的主要力量,所以,我們在制定文化產業政策時,應借鑒法國的“文化例外”原則,采取靈活有效措施,爭取更多時間和更大空間,加速民族文化產業強筋壯骨?!ㄗ髡呤呛邶埥≈袊厣鐣髁x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