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琴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049-02
摘要 在我國的《中國工會章程》當中指出:“工會是國家政權的重要支柱,是會員與職工利益的代表”。以此可以看出,對于我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來說,工會組織具有極高的重要性。怎樣充分了解并展現工會組織的關鍵性作用,成為了事業單位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 事業單位 工會組織 重要性
在事業單位實施勞動人事管理體制改革的情況下,更加深刻的意識到工會組織存在的重要性,全面展現工會組織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所有改革事業順利前行的主動力。本文在此對事業單位工會組織的重要性展開了分析。
一、工會的相關地位及其作用
(一)工會的法律地位極其作用
在我國,工人是國家的主體,國家所頒布的憲法、工會法、勞動法和一些其它的相關法律使得工會的地位極其作用得到了鞏固,工會組織以憲法與相關的法律規定為主要依據,使民主的基本權利得以行使,充分體現了其主人翁的地位,借助于不同的方式與方法,對國家的內部事務、社會事務以及經濟與文化方面進行管理,工會的主要責任就是在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基礎上,確保勞動者的根本權益不會受到侵犯。
(二)事業單位當中工會組織的地位極其作用
對于事業單位當中的工會組織而言,其主要是將事業單位的員工作為主體,由單位內部的黨組織所帶領,組織并參與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工作當中,同時,工會組織在黨組織與全體員工之間還起著極其重要的連接作用。現階段事業單位當中的勞動關系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勞動者的相關利益受到了相應的維護。然而我國當前還處于改革轉型的過程當中,勞動與經濟方面的關系越來越呈現出市場化、多元化以及復雜化,勞動保護的相關體系與勞動法的編制和完善都相對還比較落后,事業單位中的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和安全生產等日顯矛盾化,尤其是在受到了事業單位制定的人事制度以及財政水平的影響下,使得職工不滿的情緒日漸高漲,甚至導致勞動方面不斷產生爭議性的矛盾,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事業單位的發展步伐。
(三)工會組織對于職工管理所起到的作用
人才對提升事業單位的綜合競爭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要想避免人才的流失并有效管理相關的人才,工會組織就必須要對職工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教育,并與職工多交流,為職工做主。工會組織要高度重視職工的地位,時刻與職工心貼心,提高職工們對工會組織的信任度,讓他們正真感受到工會是值得信賴的組織。
二、事業單位內部工會組織當前的狀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會組織比較完善,但地位較低
工會組織的設立,是遵照《工會法》而實施的,在我國的事業單位當中,很多已經設立了工會組織,不管是工會委員會還是工會登記,都能夠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而實施。可以說,在我國的法律制約下,通過各級各部門黨政組織的大力支持與幫助,我國事業單位中的工會組織相對比較完善,為工會組織充分展現其作用性創造了基礎條件。然而,事業單位中的工會組織盡管始終保持重視對職工權益的維護及女性職工維權等方面的工作,可因為未占據具自己的經濟地位,有許多事業單位中的工會組織都無法擁有獨立的地位,使事業單位中的工會組織在職能的使用方面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二)工會團隊比較穩定,但專業性較低
在設立了工會組織的事業單位中,大部分設定了工會的專職管理者,并且以選舉的方式成立了本單位內部的工會委員會,同事把本單位的職工安排到了工會的內部成為了會員,較為穩定的團隊,能夠使工會組織更加順利的開展工會工作。然而,在我國很多的事業單位當中,工會的主席或者副主席等較高的職位基本上都是由單位的副職或者中層領導兼職擔任的,而工會的工作人員大部分也都是兼職的,尤其是女工委員等非常重要的職位也是一樣,并且由于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工會會員還兼任行政方面的工作,使得事業單位的工會工作在專職化方面比較差,導致工會的工作不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
(三)活動的資金費用比較穩定,但不夠充足
我國的《工會法》對我國工會組織的資金費用來源是有嚴格規定的,在事業單位當中,會員繳納的會費、單位給予的經費、獲取的捐贈及相關收入,是其經費的基本來源。在我國許多事業單位中,其內部工會組織的資金費用明顯不足。這就使得工會組織在實施相關工作的時候非常不順利,工作團隊在學習和提高技能方面有受到了限制,極大的影響了工會工作的開展進度。因此,使我國一大部分事業單位的工會工作基本上都顯現出了空崗的情況,對職工基本權益的維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四)職能方面有相關的法律依據,但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我國的《工會法》對工會的具體職能提出了相關的規定,其是事業單位當中的工會組織有效發揮其具體職能的有力依據。多年來,有很多事業單位盡管設立了工會組織,也存在工會委員會,而且還獲取了工會的法人資格,有了相對獨立的法律地位。可因為地位缺乏實質性,變成了一些政治組織下面的附屬機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工會具體職能的作用體現,尤其在改革的過程當中對職工應具有的利益沒有做到充分的保護。
三、完善事業單位中工會組織的相關措施
(一)加強對工會組織重要性的認知能力
工會組織所具有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事業單位中相關負責人和職工,都應該不斷加強對工會組織重要性的認知能力。在知悉工會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性,明白工會工作的具體內容,了解工會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從思想方面加以接受,從行動方面給予扶持的同時,還要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高度信任工會組織,以此加快事業單位的改革步伐。
(二)改進工會的經濟制度
具有相對獨立的經濟地位,對工會在職能發揮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逐步改進工會的經濟制度,在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制定出具有高科學性的工會經濟制度。工會經費基本上都用在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以及對職工進行培訓教育和舉辦各種職工活動上,嚴格按照制定的相關預算制度和支出制度,使工會的基本職能得以更好的體現。
(三)強化工會領導團隊的建設
領導團隊的建設對工會組織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能力起者關鍵性的作用。首先,應配備良好的工會領導干部,利用選舉等方式讓有能力有干勁兒的人才加入到工會當中。其次,要逐步提升工作團隊成員的整體水平,充分做好職工權益維護的工作。
(四)使工會的職能得以充分的展現
事業單位勞動人事管理等改革內容的加深,使事業單位由之前的平靜狀態轉入到了市場的激烈競爭氛圍中。而在其中,出現很多的非穩定性因素,使事業單位的工作進度受到了很大影響。因此,一定要有效發揮出工會的相關職能,對職工進行培訓教育,使其投入到改革事業當中來。通過教育使其知道一切的困難都會過去,在走過當前的改革道路之后,事業單位的前行必定更加順利,以此也為所有職工應有的利益提供了保障。
四、結語
工會組織在事業單位當中占據著居住輕重的地位,要深刻了解工會組織存在的意義,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能力,使工會組織在事業單位的每一項改革事業當中起到更大作用,保證事業單位的改革道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