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杰
摘要: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電力是重要的能源,燃煤電場為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提供所需的電力能源。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節能環保理念深入人心,人們更加重視環境污染問題。在空氣環境質量改善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燃煤電廠的排放控制,借助相應的超低排放技術,對其進行準確的測量,不斷優化技術的日常運行狀態。目前,在超低排放技術中主要有靜電除塵技術和深度除塵技術。文章對燃煤電廠的超低排放技術進行探究。
關鍵詞: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措施
燃煤電廠在生產時,會產生大量的煙氣,煙氣中含有比較多的煙塵,如果不能夠及時脫塵,會對環境帶來很大的危害。目前,我國火電廠在超低排放技術的應用研究中取得一定成果,相關超低排放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并不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不適應火電廠的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關技術的提升空間比較小。因此,需要對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進行研究和推廣,采取先進的環保技術,達到預期的超低排放目標,實現環境和社會的共同發展。
一、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的現狀
1、運行優化現狀。燃煤電廠在煙塵控制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多個方面的技術,除塵技術的不同在能源消耗和除塵效率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需要對各種除塵技術進行合理優化才能夠保證完成除塵的情況下,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因此,面對不同的超低排放技術,應當不斷促進自身方案的優化,降低能源運行消耗,有效節約運行的成本。
2、煙塵測量現狀。在排放測量的過程中,通常借助在線監測的方式,利用實驗室稱重核準的方式,對污染物的排放數據進行監督和管理。但是在實際的煙塵測量中存在測定儀沒有校準的情況,使得個別校準關系式不能使用。如果顆粒物排放的濃度≤50mg/m?,煙塵儀在進行測量時不需要校準,測點分布的不均勻也會影響到測量的結果。稱重法通常在現場實驗測量中使用,此種方式受到測量員的操作水平影響,在一些環境的影響下,測量的難度增加,需要進一步確認此種方法的精準度。從燃煤電廠的長期發展來說,現有的技術在短期內難以解決問題,需要開發新型的低能耗、高效能除塵技術,降低能源的消耗,節約生產的成本,有效提高除塵的效果。
二、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的有效改進措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除塵器技術和性能得到發展和創新,促進電除塵器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從目前的電除塵的應用來說,電袋復合除塵技術代替靜電除塵技術和布袋除塵技術,在靜電除塵器中增加相應的旋轉電極,使用高頻電源,增加相應的低溫換熱器。
1、電袋復合技術代替靜電除塵技術。現階段的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中,大多采用的是電袋復合除塵技術。借助此項技術中將電除塵技術中的荷電除塵和袋除塵技術中的過濾攔截技術有效的融合,是一種新型的除塵器,具有排放穩定和使用時間長的特點,并且不會受到煤質變化的影響,通常適合我國煤質變化比較多的情況。借助電袋復合除塵器能夠將出口的煙塵濃度保持在20~30mg/m?,但是,如果煙塵經過脫硫吸收塔,可能會帶走一定的細石膏顆粒,導致粉塵的濃度增加,還需要對此項除塵技術深入研究和創新。
2、電除塵器的改造技術。首先,電除塵器中設置旋轉電極。通過對電除塵進行改進和創新,對其結構進行完善,借助收塵極板的可移動性特點和旋轉刷子,構建能夠移動的電極電場,在電除塵器中的后級電場使用。此項技術中具有陽極板清潔、防止反電暈、降低二次揚塵和占地小的優點。在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中利用,能夠將出口的煙塵濃度控制在10~20mg/m?。其次,高頻電源代替工頻電源。高頻電源主要是利用高頻開光技術制作的逆變式電源,將供電電流實現窄脈沖模式的轉變。目前,高頻電源重要采取三相平衡電源,能夠最大程度減少對電網的影響,沒有損耗方面的缺陷,和工頻電源相比來說,其適應能力更強。如蘇州的某個電場,在二號爐采用工頻電源,三號爐使用的是高頻電源,高頻電源的操作更加的簡單,安裝也非常方便,降低煙塵排放效果比較好,并且節約電能的消耗,和電除塵搭配應用,其除塵效率保持在99.8%以上。最后,低溫或者低低溫除塵技術。低溫除塵器主要是借助煙氣換熱裝置,將煙氣的溫度降低到比煙氣酸露點高的問題。通過低溫除塵器的運行,煙溫降低之后,煙氣的比電阻也會降低,能夠有效提高除塵的效率。在燃煤電廠的機組中,在除塵器的進口位置安裝相應的煙氣余熱轉換器,能夠將煙溫降低到10.℃,使得電除塵器的除塵效率提高到99.88%,出口位置的煙塵濃度降低到14.27mg/m?,能夠有效提高除塵器的效果。通常情況下,低低溫除塵器的進口煙塵溫度應當控制在84~93℃之間,比低溫除塵器的煙氣溫度更低,能夠使得飛灰比電阻和煙氣流速降低,比常規的電除塵器少使用一個電場。通過這樣的改造措施能夠有效降低進口煙氣溫度,實現出口煙塵濃度的有效控制,提高電除塵器的除塵效率。
3、增加濕式電除塵技術的應用。濕式電除塵器主要是在極板上噴射一定的水,將粉沖刷到灰斗,隨著水流排除,能夠避免收集好的粉塵再次飛揚,提高粉塵的除塵效率,對石膏雨現象具有一定的消除作用。目前,濕式電除塵技術在國外發展比較成熟,特別是美國和日本。濕式電除塵技術能夠早長期穩定的環境下,具有非常好的煙塵清除效果,能夠將煙塵的濃度控制在10mg/m?以下,對煙塵和PM2.5具有70%的清除率,對汞具有非常好的控制作用。在初次投入使用的時候,如果有消耗的水量比較多,成本相對較高,或者污水處理不夠及時、濃度比較高等情況出現時,某些工程不適合使用電除塵器。目前,我國一些專業的環保企業研發的濕式靜電除塵技術在燃煤電廠的一些機組中普遍使用,能夠將出口位置的煙塵濃度控制在5mg/m?以下,具有非常好的除塵效果。
三、結語
燃煤電廠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相應的煙氣,煙氣中含有相應的粉塵物質,需要采取相應的除塵措施,有效改善環境污染的情況。在超低減排技術改造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污染物的不同采取針對性的控制方式,實現多種技術的配合和互補,對燃煤電廠超低減排技術進行改造。為了能夠滿足實際的超低排放需求,需要研究更多類型的除塵技術。
參考文獻:
[1]陳明彥,李朝杰.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改造分析[J].電力大數據,2018,21(04):59-63.
[2]粟慧.燃煤電廠煙塵超低排放技術措施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18(1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