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歆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329-01
摘要 家族企業擁有非常普遍的家族所有權,他們的所有權和管理權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家族擁有的特征。因為家族企業需要考慮到他們內部所存在的一個家族繼承和家族發展問題。這可能會使家族企業為其長期發展而支持技術創新活動,但可能會因為保護家族的財富而拒絕創新。這里運用了一些商業模型去解釋中國家族企業必須克服的挑戰,并且面對現在的社會特點和消費者需求去創建一個能夠為后代創造財富的“面向未來的”組織。
關鍵詞 產品多元化和技術多元化 創新 推拉模型
隨著中國經濟逐漸走向以消費需求和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格局,過去蓬勃發展的家族企業面臨新的挑戰。所以現階段應該對這些企業進行相應的改進,考慮怎樣由傳統式家族企業向現代家族企業演變。要更好地吸收現代管理的經驗和創新的理念去管理企業,使家族企業更好地走向完善與規范。
談到華人家族財富傳承這個話題,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華人首富李嘉誠。早在2012年,李嘉誠就已經對外披露了自己巨額資產的分配方案。一部分財產用于成立“李嘉誠慈善基金”,剩余部分資產由長子李澤鉅接管(40%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的股權,以及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35%的股權),而李澤楷則得到了父親的巨額現金,可以用這些巨額金錢去并購他想要的喜歡的公司。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僅僅是財富分配,李嘉誠本人他并未淡出企業的具體經營。也就是說,李嘉誠在那時僅僅完成了家族財富傳承的第一步,即財富分配。但經營傳承仍未完成,企業經營大權仍然由李嘉誠執掌,直到前段時間90歲高齡的他才退休。為什么當時李嘉誠還不能將經營權轉移給他的兒子呢?因為經營一個企業是非常困難的,經營權的傳承是家族財富傳承最難的一步。之所以難,其原因在于以李嘉誠家族目前的資產經營規模來說,經營者需具備國際化的視野、能夠讓企業長期發展決策的判斷力和上下運籌帷幄的能力等等要素。這是家族企業中繼承者難以達到的。
如今看來,家族企業中部分制度并不適合自身發展的需要。首先,家族企業治理是指其資本或股份主要由家族控制,因為股東和管理層之間不存在分離。那么,制定長期適合企業發展的戰略就很困難。其次,家族規則式的企業管理,難以吸納優秀人才、專業人才加盟,而且在人才流動和務工人員大流動的情況下,這種體制也難以建立起一支穩定熟練的職工隊伍。此外,其產品和服務結構過于單調,無法適應當前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樣的企業容易被淘汰。最后,家長式決策制度難以適應企業的發展和國際競爭要求,決策的失誤與決策能力的不足都將使公司受到一定重大打擊。
對于這些矛盾,家族企業可以改進自己的一些創新策略,從內部和外部管理雙重治理下通過以下幾個措施去改進自己以適應先消費者的需求和社會的經濟需求。
首先,要明確一點所以企業應該考慮長遠利益而不僅僅只是短期利益。其次,對于公司的產品和服務的單一化,迫切需要從單一的產權結構轉變為多產權結構。隨著產品的設計,開發和生產過程,它愈發需要越來越復雜的供應鏈來運作,所以家族企業需要獲得多元化的技術知識。在持續創新中,企業往往要研發和經營多種產品,如果不同的產品所依賴的技術基礎不同,“多技術”能力就成為產品多元化的先決條件,而開發全新產品也推動著企業的技術探索。第二,為了持續地創新,企業不僅要擁有技術知識,也要具備獲得技術創新收益的其他資源要素,特別是人力資本。家族企業為了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必須完善相應的員工福利,但也是建立一個好的員工制度。在科技發展迅速的今天,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運營管理,其中根據不同的員工特征采取不同的管理與激勵方式,這樣大大增加了企業員工管理的靈活性,更好刺激員工的創造力,讓企業能不斷能夠創新出更適應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與服務。第三,家族企業有必要改變他們的商業模式。它應該完成從推模型(它通過消息中間件將消息主動地推送給消費者)到拉模型(消費者主動從消息傳遞中間件提取消息)的傳輸。例如,像亞馬遜和阿里巴巴這樣的創新型公司,他們可以通過消費者或供應商直接上網的訂單了解他們的市場和價值,從而定位到他們的目標客戶群,這樣通過現代科技的方式適應社會發展企業。最后,雖然家族企業有非常普遍的家族股權一股獨大、存在家族傳承意愿等特點,所以他們可能為了保護家族的傳承而抵制需要大量投入并具有較高風險的技術創新行為。但是這也不排除他們可能使家族企業更看重中長期發展從而支持技術創新活動。若是他們發現內部的一些流程已經無法適應這個社會或者是已經與市場條例相互排斥,那么家族企業為了自己的長期利益會進行相應的內部改造,比如流程改造,節省不必要的開支,研究新的能夠提升顧客滿意度的項目。
所以為了適應新的經濟現狀,為了長遠發展能夠為后代創造財富,除了將血緣關系與利益關系分清,以防家族內部爭權奪勢,更主要的是家族企業在今天多注意企業的創造力、競爭力,腳踏實地去做好企業多元化結構,在浪潮在尋找人才,完善內部規章制度,多考慮消費者的需求和滿意度。把企業發展好了,就是對自己和國家經濟發展的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