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德 吳嬌蛟
中圖分類號:C931.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8-230-01
摘要 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使得人力資源已經成為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要源動力之一。為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人本管理理論逐漸產生,并快速運用到各個領域當中。人本管理的核心在“人”,因此其注重的是研發和運用人力資源,從而完成組織目標和單個團體的人性化。以下將結合實際壯麗,分析人本管理理論的個人激勵效果,以供參考。
關鍵詞 人本管理理論 個人激勵 人性化
隨著社會科學的發展,管理對象已經由原來的“物”轉換到“人”,并提出了人本管理理論,注重加強了人的重要性。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企業和個人面臨的競爭越發激烈,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如何確保企業和個人健康發展就需要注重加強對人本管理理論的研究。
一、人本管理的特點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人本管理理論誕生,并快速引起企業管理者關注。此理論注重職工的要求、行為和動機,注重個人思想情感的轉變,基于公平的原則,結合每一個人的特征,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其主要特點有:首先,人本管理的重點是“人”。企業經營和發展需要人的支持,尤其是知識經濟發展之下,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保留、吸引更多的人才;其次,人本管理需要從人的角度加以激勵。最大程度的開發個人的潛力,以此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而潛力開發的基礎就是從個人需求角度有針對性的加以分析,以此才能掌握實際需求,從而進一步進行潛能開發;第三,人本管理需要將預期目標和實際狀況有效結合在一起。只有全方面的發揮單個個體的作用,才能在實現自我價值的時候提高整體效益。
二、運用人本管理對個人激勵的意義
人本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極大職工個人潛力,推動職工自覺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因此對于個人和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一)提升個人績效
職工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不緊急體現在薪資待遇方面,還表現在他人對其認可。因此,企業需要理解并尊重每一個職工,盡可能的創造職工個人發展空間。而人本管理理論的核心就是人,經過尊重每一個人的獨特性,滿足其發展要求,才能和職工獲得共勉,從而進一步挖掘個人潛力,提高職工工作熱情和績效。
(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企業發展氛圍一旦出現不和諧的因素,將導致職工對企業喪失工作熱情,從而脫離企業。要知道,職工離職率越高越不易于企業發展。首先,企業招聘和培訓需要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其次,企業會擔心職工掌握核心技術跳槽而帶來的損失。所以,企業和職工之間需要法律的約束的同時加強人本管理。職工只要在外面透露出對企業發展的信息,就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從而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現象,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三、以人本管理為基礎的個人激勵方式
(一)按需分配,實施差異化激勵
職工的崗位、年齡和職能不同,其激勵的方式也有所差別,因此需要結合實際要求,有針對性進行激勵。第一,針對不同崗位的職工,根據其個人特質和崗位性質設置激勵方式。比如,對于基層的職工,因為人數多、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以物質激勵方式為主,培訓發展、信任激勵等為輔。針對基層管理人員,因為其主要的職能是監督和管理基層職工,所以可以使用授權、薪資待遇、職業規劃等激勵方式;針對高層管理人員,因為其自身掌握的經濟、權利已經很高,所以在激勵方式上可以選擇提高其社會地位或者自我滿足感。第二,針對不同年級的職工,由于生活習慣等不同,可以使用分層次的激勵。比如,針對年輕職工,因為經驗不足,可以給予一定的薪資誘惑和培訓機會;針對中年階段的職工,由于已經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所以可以給予崗位晉升的方式給予激勵;針對快要退休的職工,可以針對性的延長業績考核時間,或者增加股權擁有份額等。
(二)精神和物質相結合的激勵方式
個人勞動價值的直接反映就是獲得的薪酬。因此,物質激勵可以在一定程度留住職工。面對激勵的市場競爭,企業只有結合市場和自身發展要求,設置多層次的薪酬管理體系,以確保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職工。此外,還需要結合精神激勵,以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所以,在滿足職工物質條件的基礎之上,還需要注重企業良好氛圍的創建,不斷豐富職工精神文化。
(三)目標激勵方式
原有的管理方式從某種角度來說限制了職工創造力和個性發展,而目標管理是一種全新的、全能發展的管理形式,其在激勵、指引和引導上效果顯著。個人目標的實現體現在所獲得的物質、崗位、社會地位等。企業應該將自身發展結合個人發展,有條不紊的加以實施,以此才能完成企業制定的目標的同時實現個人目標。
四、結語
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快速進入知識經濟發展時代。而知識經濟發展的主體是“人”,因此,如何有效充分利用人力資源意義重大。企業為了保持自身發展地位,就需要注重人本管理理論在個人激勵上的運用。總的來說,企業只有將自身發展結合個人發展,采取按需分配,實施差異化激勵、精神和物質相結合的激勵方式、目標激勵方式等方式,才能在確保提升企業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同時發揮個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