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雄江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10-253-01
摘要 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物資采購企業做好紀檢工作不但能夠降低企業的日常經營風險,而且還能夠促進企業更加穩定健的發展。本文通過具體論述新常態下物資采購企業紀檢工作開展的困境,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常態下物資采購企業紀檢工作開展的策略。
關鍵詞 新常態 企業 紀檢工作
隨著黨和政府不斷加大反腐工作的力度,物資采購企業紀檢工作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其中,在防止腐敗、預防犯罪、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新常態下物資采購企業紀檢工作開展的困境
(一)尚未準確深入的認識紀檢工作的意義和內涵
當前有的物資采購企業的領導人員并未準確的認識到紀檢工作的意義和內涵,所以對紀檢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履行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和“一崗雙責”不力。同時,在新常態下,物資采購企業面臨更多的挑戰,尤其是企業的高管面臨的誘惑也越來越多,所以物資采購企業紀檢工作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出來。
(二)紀檢工作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雖然部分物資采購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都積極的開展紀檢工作,但取得的效果卻并不明顯,而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尚未構建科學完善的紀檢工作管理體系。
(三)監督執紀問責落實不到位
在新常態下,物資采購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企業在人員的編制、招聘、資金投入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約束,紀檢工作經費和人員配備不足,有的紀檢干部還身兼多項工作,嚴重阻礙了紀檢工作的順利開展,導致紀委監督執紀問責落實不到位。
(四)監督工作流于形式
由于企業物資采購數量多,無法對所有物資采購進行有效監督,在其行為上參與得多,監督得少;程序性監督多,針對性監督少;彈性監督多,剛性監督少;一般性監督多,跟蹤監督少。有時就是簽個字,忽視了對采購全過程的監督,對事前事后的相關工作不知情;有時監督防范的重點環節不夠突出,導致監督缺位。
二、新常態下企業紀檢工作開展的策略
(一)堅持“思想教育”,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首先,要自覺把紀檢監察放在公司黨委工作的全局中去思考、謀劃、部署和推進,強化黨委主體責任和企業領導人員“一崗雙責”的意識,不斷提高黨委履行主體責任的能力和企業管理者的服務水平,從思想深處充分認識到紀檢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堅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為基礎工作來抓,特別注重反腐倡廉教育的針對性,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注重實際效果。最后,要加強上級黨風廉政精神的宣傳教育,及時傳達學習,把黨章黨紀黨規納入中心組學習和“兩學一做”、“三會一課”的重要內容,做到全覆蓋、無遺漏。
(二)突出“制度建設”,駐牢“不會腐”的堤壩
首先,要強化建章立制工作。要不斷梳理、完善、優化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對易發多發問題,注意從制度流程上尋找根源,細化閉環管理的各項措施,形成整改落實的強大合力,切實扎緊制度的籠子;其次,物資采購企業要強化員工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的自覺,明確要求企業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制度辦事,以此來規范企業員工的行為,從而有效保障企業紀檢工作能夠更加順利的開展;最后,要突出制度的根本性和全局性,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積極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在制度的嚴密性上下功夫,及時分析研判腐敗易發多發的風險點、風險源,圍繞權力運行軌跡,著力用權的規范性和合規性。
(三)堅持“立體監督”,構建“不能腐”的體制機制
在新常態下物資采購企業紀檢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為了充分發揮紀檢工作的作用,需要強化企業內部監督,推動企業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事先,對采購項目進行認真的審核??雌淞㈨椀睦碛伞⒁罁祿欠裾鎸崱⒊浞帧蚀_,從源頭上切斷利益輸送鏈條,從而有效甄選物資采購短名單,進一步確立采購方式,預防和減少發生不廉潔行為。事中,對物資采購加大過程監督檢查。在采購流程中實現線下開標全監督,線上流程全覆蓋。事后,開展效能監察和審計,用事實結果說話。依照效能監察方案與審計計劃安排,對“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與履行開展效能監察,對合同簽訂流程開展內部審計,作為事后監督的有力補充。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紀檢工作開展水平
在新常態下,紀檢干部是落實各項法律法規的執行者和實施者,所以要求物資采購企業員工做的紀檢干部必須先做到。因此,作為紀檢干部,不但需要堅持良好的黨性原則,而且還需要明確政治立場。同時,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應盡量安排專職的紀檢干部,將不該管的直接交給其他主責部門,讓企業的紀檢部門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注于黨風廉政建設,有效解決紀檢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的越位、錯位和缺位的問題。另外,還要通過選擇更多高素質的人才加入到紀檢隊伍中,并配置與企業發展過程中相適應的紀檢力量。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反腐倡廉建設沒有休止符,在新常態下,物資采購企業的紀檢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所以需要紀檢干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的各項工作要求,聚焦監督執紀問責,不斷完善國有資產監管職能,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