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宏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10-334-01
摘要 經濟效益是衡量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的綜合指標。本文通過建設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研究,經過總結和篩選,依據選到出來的因素與建設施工企業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程度,最終確定出有關于建設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六個影響因素,分別是公司制度、績效考核、創新能力、人脈資源員工能力和企業文化,最后運用線性回歸方程來研究影響因素。
關鍵詞 建設施工 經濟效益 影響因素
經濟效益,是通過商品和勞動的對外交換所取得的社會勞動節約,即以盡量少的勞動耗費取得盡量多的經營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勞動耗費取得更多的經營成果。提高經濟效益對于社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影響因素
建設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因素分析具體見表1。
二、實證研究
(一)信度分析
歷時10天,在相關建設施工企業共發放了200份問卷,問卷內容是根據建設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因素而設置,主要是為了明確對建設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最深的有哪些影響因素。信度的檢驗可以運用Cmnbaehsα系數。對收集回來的問卷進行信度分析,通過信度分析發現,公司制度的Cronbachsα值為0.906、績效考核的Cronbachsα值為0.842創新能力的Cronbachsα值為0.839、人脈資源的Cronbaehsα值為0.864、員工能力的Cronbaehsα值為0.856、企業文化的Cronbaehsα值為0.927。由以上數據可以得出問卷的信度良好。
(二)效度分析
問卷的信度符合要求后,進行問卷的效度分析,問卷整體的KMO值為0.906,說明很合適做問卷分析。
三、回歸分析
運用線性回歸法對研究假設進行分析,研究假設如下:
1.公司制度對建設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存在正相關關系。
2.績效考核對建設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存在正相關關系。
3.創新能力對建設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存在正相關關系。
4.人脈資源對建設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存在正相關關系。
5.員工能力對建設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存在正相關關系。
6.企業文化對建設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存在正相關關系。
回歸分析法是在掌握大量觀察數據的基礎上,利用數理統計方法建立因變量與自變量之間的回歸關系函數表達式(稱回歸方程式)。回歸分析中,當研究的因果關系只涉及因變量和一個自變量時,叫做一元回歸分析;當研究的因果關系涉及因變量和兩個或兩個以上自變量時,叫做多元回歸分析。根據自變量的個數,可以是一元回歸,也可以是多元回歸。
本文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對公司制度、績效考核、創新能力、人脈資源、員工能力和企業文化與建設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關系進行分析和總結。通過分析得出,判定系數為0.665,R方為0.462,擬合度良好。VIF值均小于5,即各個變量之間沒有共線性,公司制度對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B為0.152,且P值小于0.05,呈顯著相關,假設成立;績效考核對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β為0.111,且P值小于0.05,呈顯著相關,假設成立;創新能力對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β為0.113,且P值小于0.05,呈顯著相關,假設成立;人脈資源對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β為0.152,且P值小于0.05,呈顯著相關,假設成立;員工能力對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β為0.161,且P值小于0.05,呈顯著相關,假設成立;企業文化對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β為0.104,且P值小于0.05,呈顯著相關,假設成立。
四、結語
研究表明員工能力對施工企業經濟效益存在的影響最大,其次依次是公司制度、人脈資源、創新能力、績效考核、企業文化。說明建設施工企業要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應當在提升公司制度、人脈資源、創新能力、績效考核、企業文化的同時,重點關注員工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