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思齊 王宇楠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近年來,新成立創業公司數量逐漸減少,據網絡調查顯示,2017年數量僅為2015年的四分之一;雖然公司數量從2015年開始下降,但是獲投金額卻在持續增長,2017年單一的企業或項目平均融資額相比2016年增長40%。可以看出,互聯網市場在經歷了電商微商、共享經濟、網絡零售等幾輪沉浮后,資源整合效應初步顯現,市場更加理性。
通過走訪調查發現,大學生認為自己有很好的“idea”、想要實現自我價值的占比達到一半以上,通過創業來實現社會價值、積累財富、解決就業的分別占30%、15%、5%左右。可以看出,許多大學生對于創有熱情、有理想、有擔當,但是距離“理性判斷”還有一定距離。
可分為三類:網絡營銷類主要以淘寶、京東、微信等網絡平臺為依托,在平臺上開設商鋪從事分銷代銷等活動,占到大學生創業80%以上。智能服務類主要是通過網絡提供在線咨詢服務、軟件技術服務、智能終端開發等業務,占比13%左右。科技項目類指通過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技術、智能技術設備等高科技手段進行創業,天使投資主要集中于此類高科技項目,但是項目數量較少。
創業資金一般來源于自有資金、金融貸款、風險投資等。從調查情況來看,個人積蓄和親友投資占比達到76%,投資機構融資占17%,金融機構貸款占4%,此外還有少量的政府補助。可以看出,大部分創業者的啟動資金來源于個人儲蓄和親友投資,也缺乏系統的融資規劃。
大學生創業從全量公司開始,進入初創期的公司占比達到86%,能夠成功進入成長期的僅有9%,進入成熟期的4%,最終上市的只有1%,而且大都是經歷了多次嘗試后才有所成就。可以看出,創業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異常艱難。
許多大學生涉世未深,缺乏實踐經驗,在選擇互聯網創業時,僅有的資本就是一個“idea”,而且這個想法通常也只是只靠理論體系支撐的“理想型”模式,“想當然”地去判斷市場,總認為“消費者一定這樣想”,對于網絡創業的復雜性認識不足,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
創業不僅需要頭腦風暴與技術研發,更需要市場分析、營銷策略、創業團隊、財務管理、風險評估等管理知識,許多大學生都過于“理想化”,不懂人際、不懂管理、不懂企業,只是依靠技術和創意去融資,最終將創業變成了套現,導致創業項目難以持久發展。
創業之初,大多數創業者非常關注平臺、營銷、流量等市場狀況,經常會因為市場占有率而變得浮躁與盲目,忽視了對產品和服務的提升,讓很多項目夭折于初創期。特別是在創業“抄襲者”盛行的環境下,忽視產品往往會成為創業的致命傷。
一部分網絡營銷產品往往靠創意取勝,一旦創意窮盡、市場疲勞、發展潛力不濟,就會迅速被其他“熱門”和“爆款”所取代;還有一部分科技項目多是靠股權融資講故事過日子,成為畸形發展的泡沫市場。此外,創業是一場投資與回報的博弈,各個環節都存在風險,但是創業者對于風險的考慮往往過于“理想”、過于積極,缺乏有效的規避措施。
市場從來不缺idea,而是缺乏把idea付諸實踐的人。在快節奏的市場環境下,絕不能忽視前期的市場調查和創業過程中的用戶意見反饋,這是創業能夠成功的基礎性工作。只有精準對接用戶的需求,讓市場來檢驗、完善和豐富產品,才能創造出社會價值。
創業者必須注重培養專業技術能力、企業管理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心理適應能力。技術能力是創業的基本和前提條件;企業管理能力主要是指對于團隊、財務、成本的管理,關系企業長遠發展;社會和心理適應能力則體現在人脈、資金等關鍵要素,在創業面對風險、面對挑戰、面對瓶頸時能夠有效化解、渡過難關。只有增強四種能力,具備成熟的商業思維,才能夠在“資本逐利”的商業法則中生存下來。
互聯網產品必須比線下產品質量更好、服務更優,才能牢牢把控市場主動權。對于好的產品和服務有三個評判標準,一是能夠為用戶帶來更高的效率,比如移動APP的開發。二是更好的用戶體驗,比如物聯網的運用。三是更優的資源整合,比如共享經濟的發展。在滿足三個標準的前提下,產品要隨時完善、定期更新,確保走在行業領先位置。
首先要控制好資金風險,對回報率要有規劃和預期。同時,對于不熟悉政策法規的風險、對技術把控不到位的風險、對發展前景不明確的風險、對團隊磨合與人才培訓的風險、以及對供應鏈、市場渠道存在的風險,都要有一定的預期,并提前擬定規避措施。創業的過程,一定是不停地發現錯誤、糾正錯誤、不斷改進和逐漸完善的過程。問題出現后一定要保持定力、迎接挑戰、積極解決,才能為自己爭取最大的主動。
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發展目標,作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開啟了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新時代。然而,較低的創業門檻、實力超強的行業巨頭、更加理性的資本市場,也預示著互聯網行業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新時代的大學生必須把創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戒除浮躁、著眼長遠,盡快擺脫“理想型”思維,拿出“實踐者”姿態,成為一個理性的、成熟的、謹慎的、積極的創業者,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成功。
[1]網易云,IT桔子.2017年互聯網創業群體調查報告[EB/OL].http://blog.163yun.com/archives/1935
[2]蔡鍔,宋揚.大學生互聯網創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電子商務,2016(2):73-74
[3]單冠樺.大學生社會網絡對其創業知識獲取的影響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6
[4]肖軍,陳柳.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創業創新,2013(20):56-60.
[5]黃斐,殷致.大眾化互聯網創業中的商業理性[J].現代經濟探討,2016(2):15-19
[6]Elizabeth A.Mack.Entrepreneurs’ use of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applications[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7(3)1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