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群艷
【摘要】當今社會,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他們注重應試教育,把更多關注的目光投向孩子的學業成績。但是,他們忘了,陽光、健康的心態才是孩子今后立足社會的重要條件。因此,從意義、內涵、方法和途徑四個方面深入探討了以陽光心態培養幼兒這個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陽光心態 幼兒教育 言傳身教
陽光心態指一種積極、寬容、感恩、樂觀和自信的心智模式。父母大都希望自己的寶貝擁有陽光心態、成為陽光兒童。培養孩子的陽光心態是每個幼教工作者必須重視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意義
1.影響深遠。心理學家戈爾曼指出:“童年是塑造人生情感傾向的重要時機。”幼兒情感發展相對較快,其思想和情感是一張展開待寫的畫卷,如何播種至關重要。可以說,這個階段是培養陽光心態的關鍵期,如何教育引導直接影響著幼兒性格的形成、人生的成長,決定他一生的成敗。
2.增長智力。幼兒在活動中充滿著情緒色彩,好的心態直接影響著他們對外界的認知和智力的增長。在幼兒教育中,如果能從心態入手,則往往是事半功倍。在學習、游戲和交往等活動中,只要幼兒心態好,情緒就高,活動的效果就好。這正是心態的輻射作用。可以說,在幼兒階段,陽光心態培養既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手段。
3.健康需要。性格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同時也決定著一個人的成敗,其成因最主要的就是來自心態。幼兒教育是人生的起點,為了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把最根本的目標和任務放在培養幼兒身心健全上。
二、內涵
具體到培養上來講,陽光心態主要是包涵四個方面。
1.喜交往。喜歡并善于與小伙伴交談,并樂意將自己的事告訴他們,能主動請親近的人幫忙做自己不會做的事,并能表達感謝、為此快樂。
2.能自信。能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感知到自己對別人、對集體的重要性,能說出自己的長處和不足,遇到困難能堅持下去,并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后,心里感到快樂和自豪。
3.知寬容。能在與小伙伴一起玩游戲找到樂趣,在活動和游戲中樂意遵守規則,并能寬容別人的無意過失,從中體驗到合作、諒解的愉快。
4.樂求知。能注意到周圍事物的變化并感到好奇,樂于提問;喜歡擺弄、操作各種物體,愿意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并在探求的過程中掌握本領、體驗快樂。
三、方法
1.言傳身教。要想培養孩子的陽光心態,教師首先要有陽光心態。教師要通過自身的情緒情感染幼兒,“動人心者、莫先于情”,要通過自身的愉快情緒,引導孩子天天生活在一個非常歡樂的群體之中,把自己的情感和心態傳導給了幼兒,這就是以情育情的效果。
2.環境熏陶。首先,要建立一個好的人文環境。教師要以民主、平等、善于誘導的態度,向幼兒傳遞溫暖和熱情,為幼兒創設一種輕松愉快、富有安全感、充滿愛的心理感受。其次,要布置好班級墻飾。要把情感教育內容滲透進來,并做到根據教育內容,及時更換。充分利用區域活動區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
3.家園共育。家園共育是培養幼兒陽光心態最有效的方法,要定期組織家園“大討論”,促進“家”與“園”之間的交流,要開展好家長學校活動,傳授一些關于育兒方法的理論給家長,切實發揮好家長家庭在陽光心態培養中的關鍵作用。
四、途徑
1.課堂是主要渠道。日常教學是培養幼兒陽光心態的重要手段,是培養的主渠道,要開展好以情感為核心的系列主題活動,并圍繞該主題開展系列課程教學活動。陽光心態培養不僅要貫穿于教學,也要滲透在各種自由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區域活動區,每天有計劃地開展“大帶小”活動,使大、中班懂得關愛小班幼兒,小班幼兒樂于與人交往的良好品質,也讓幼兒親身體驗互幫互助帶來的快樂。
2.活動是主陣地。豐富多彩的節日生活情趣、節日習俗和文化活動,是我們培養陽光心態又一個主陣地。如,“三八婦女節”開展“夸媽媽”等活動,引導幼兒熱愛自己的媽媽、外婆、奶奶等女性。“五一勞動節”開展“我會做……”等活動,引導幼兒尊重勞動者,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這一系列活動,可以使幼兒在各種情境中得到熏陶,促進幼兒的情感品質健康發展,塑造幼兒積極開拓的陽光心態。
3.父母是主力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對兒童的影響超過了任何人,是培養陽光心態的主力軍。生活中,我們時常會不經意發現,有的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忽視了正面教育,言談舉止會不知不覺向孩子灌輸一些消極的東西。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多半是性格內向、憂郁多疑、心胸不開闊之人。要想孩子成為陽光男孩或陽光女孩,父母首先要有陽光心態。注重從正面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多地看到生活中積極向上的事物,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和成績,多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以健康的心態看待周圍的事物。
參考文獻:
[1]武曉麗.陽光心態[M].延邊:延邊大學出版社,2009.2.
[2]楊婧.陽光心態大全集[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0.10.
[3]柴玲玲.幼兒情感教育探究[J].青海師專學報,2006,(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