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錦松
【摘 要】中職學生數學基礎薄弱,普遍缺乏對學習的興趣,部分教師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和思維,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微課資源形式新穎,給教學帶來新的突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巧設微情境,融入學習中;利用微生活,豐富微體驗;創設微問題,激發探索力。得到微課應用的效果:體驗學習樂趣,喚醒內驅力;轉變學習方式,引導自主學習;分層教學,相得益彰;私人訂制,實現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能力,促進教學相長。
【關鍵詞】微課資源;中職數學;效果研究
一、中職數學教學現狀與問題
分析、了解中職數學的教學現狀與相關問題,是優化中職數學教學的必要性準備。目前,中職數學教學在硬件和師資力量方面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教學方面
部分中職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和思維的影響,偏重理論知識的講授,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與理論性,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個性發展,偏離了中職學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缺乏與專業教學的融合,難以體現專業特色及發展需求等。
(二)學生方面
中職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缺乏自覺性,學習習慣差,能力相對較低等;學習態度上:中職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尤其對數學等文化課程存在厭學心理,抱有及格萬歲的僥幸心理,缺乏責任感及主動性,成為中職學校普遍面臨的教學難題。
(三)課程設置方面
受中職課時安排的影響,數學等理論課程課時量較少,大部分專業課程單調、枯燥的教學形式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導致部分中職學生游離于課堂教學之外。
由此,中職數學教師若長期運用傳統教學方法,容易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微課形式新穎,又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微課開展教學,將知識制作成有趣的微課教學視頻,讓學生隨時都可以探究解決難題的思路和方法,這將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焦慮和壓力,有助于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校本微課資源在中職數學中的應用途徑
(一)巧設微情境,融入學習中
“短小精趣”是微課的鮮明特點。教學中,教師可將生活常識或者數學典故等生動資源及素材整合在微課中,新型的課程導入、問題的探究與互動、鮮活的場景輔助,會讓學生覺得學習富有趣味性,更能集中學習注意力,提升學習興趣,進而積極、主動地思考,享受學習樂趣。
例如:在講授指數函數時,教師要讓學生理解指數函數y=a(a>0,且a≠1)的圖像和性質,則可錄制用一張厚度為0.lmm的紙張,將其對折多次后其厚度超過學生身高的微視頻,這樣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其積極參與到問題的探索中,并受到相應啟發。
(二)利用微生活,豐富微體驗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教師要了解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以此創設和優化數學教學情境,實現理論傳授和引導的同時,將學生的數學學習生活化,使學生更容易把握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理解相關理論知識,提升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授“角的概念推廣”時,利用鐘表的指針形成角的生活化動畫場景,吸引學生更好地體會動靜結合的情境,從運動變化的視角,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微視頻下,提升自主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增添生活的“微體驗”。
(三)創設微問題,激發探索力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問題”是教學的核心。借助問題化的視角創設微課,運用信息化的手段指引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和釋疑,激發他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微動力”,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同時,要結合專業課程,創設問題式的教學情境微課。
例如:教師在創設專門針對汽修專業學生學習的“任意角”概念的微課時,便提出“沖程發動機完成一個工作循環,它的曲軸需要轉多少度?”的問題,激發學生在專業知識范疇內對數學問題探究的興趣。理論能夠指導實踐的探索力和動手能力,能夠提高學生在實踐中應用數學原理的能力,使其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數學、用數學的重要性意義。
三、校本微課資源在中職數學中的效果研究
(一)體驗學習樂趣,喚醒內驅力
中職學生數學基礎差、畏難情緒嚴重,而現在的學生又大都喜歡打電子游戲,其原因是游戲中的闖關升級可以給其帶來成功的快樂。教師可以利用人類好勝的本能,將微課學習設置成游戲闖關模式,難度由低到高,循序漸進,依次闖關,每闖一關都有相應的積分用于升級。這樣,學知識、破難題就像打Boss,能極大激發學生挑戰難題的勇氣,學生能時時體驗成功,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享受成功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并促使他們為解決問題而主動學習相關知識,會營造學習數學的積極氛圍,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適時給予學生表揚和獎勵。
(二)轉變學習方式,引導自主學習
“教是為了不教?!苯處煶私探o學生知識、技能,還應教給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微課圖文并茂,并配有針對性解說的視頻,這樣的教學,形象直觀,學生邊看邊模擬操作,克服了傳統教學中“光聽不練假把式”的弊端。學生通過微課的學習,可以有效掌握自學的方法和技巧,理清學習的范圍和方向,實現有效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微課學習既可查漏補缺,又可強化鞏固知識,是學生課前預習、課外延伸的個性化閱讀和學習的最好載體,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
(三)分層教學,相得益彰
微課不僅適合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學習、深度學習的需求。教師只需制作各知識要點和不同
題型的教學視頻,打造要點齊全、題型全面的教學超市,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實際需要選擇相應的視頻學習,這樣,分層教學的主動權就掌握在學生自己的手里,既能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又可以保持其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既“吃得飽”,又“吃得好”。
(四)私人訂制,實現因材施教
中職學生的接受能力普遍較差,需要教師重復地講解,更需要量身定制的教學輔導,這樣才能使學生便于理解。由于精力和時間等客觀條件的制約,教師很難給予每位學生充分的指導?,F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將學習中的難點和疑點制作成針對性強的微課,以供學生在課余時間點擊學習。通過重復聽講,既可以釋疑解惑,也可以查漏補缺,這樣,教師便有更多的時間為學生量身打造精品微課,提高教學效率。私人訂制答疑解惑式的微課,不但解決了學生的學習困惑,而且也有利于培養師生間的信任感。
(五)提高教學能力,促進教學相長
1.反思教學過程,提升專業素養。由于微課時間短,主題鮮明,故要求教師語言簡明扼要,邏輯性強,易于理解,講解過程流暢緊湊。對教師而言,數學微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的電子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的資源應用將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2. 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制作微課就是一個微研究的過程,教師經歷了“研究—實踐—反思一再研究—再實踐一再反思”的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就是解決其身邊最關心、最棘手的問題的過程,人人可以做,人人都會做,便在解決問題中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3.資源共享,激活教學內驅力。微課便于傳播,教師間可相互學習經驗方法,相互比較、評價。微課又可以讓教師全面地審視自己的教學,用批判的眼光發現自身的不足,激發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識,重燃教學激情。在這種強大內驅力的驅動下,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必將得到巨大的提高和長足的發展。
總之,微課作為當下社會教學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能在短時間內呈現出中職數學教學的重難點和技能,既目標明確,又能使學生清楚明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引入微課、進行微課資源開發,可有效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亞軍.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微課”活水來——中職數學信息化教學微課初探[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3):94-96
[2]劉愛國.論新課改中數學微課的現實意義[J].考試周刊,2014(68):16-17
[3]王玉杰.微課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導入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基金項目:1.揚州市“十三五”2016年度規劃課題“校本微課資源在中職數學中的開發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G/16/P/03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2.第三期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翻轉課堂”理念下的中職數學教學設計研究》(課題編號:ZYB17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