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榮
摘要:在課堂中教學的每一步都特別重要,但是對于教學條件相對落后的農村小學來說,一堂課的導入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上更是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假若一開始就能調起學生的興趣,那么課堂氣氛就能更濃郁,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如果一個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在學習中就能有極大的積極性,所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喜歡數學,就應該從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出發,讓學生從討厭學到樂學數學。
關鍵詞:圖案;設疑;導語;故事;實驗 ;游戲;導入;激趣
一、設計漂亮的圖案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美的東西往往會使人感覺到賞心悅目,且特別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點燃學生的好奇心,誘發他們的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者《圖形的變換》時,我找了幾個漂亮的圖案,拿到教室里,一上課就拿出來問:“漂亮不漂亮?”同學們馬感覺到眼前一亮,異口同聲的回答:“漂亮!”接下來我就切入正題,同學們立馬興致勃勃地討論起來,紛紛發表自已的看法,興趣立刻提起來了,通過熱烈的討論后,我們再分別指出每種圖案變換,學生學得津津樂道有味。
二、設計疑難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學習中小學生對難的東西總是會產生一定的疑問,且特別的好奇,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我在教學《通分》這一節課時,我先出示一道題:“你能寫出一個比五分之一小,又比六分之一大的分數嗎?”學生一看題目,有一部分同學馬上說:“五分之一比六分之一大的分數沒有。”有的同學則說:“有,就是想不出來。”這時,我就指出有“無數個”,一下子同學們就興奮起來,“無數個,這么多,怎么來的?”我接著提出只需要簡單的把五分之一、六分之一通分就行了,這時,引導學生動手,把五、六的最小倍數找出,很快得出是三十,通分得到了三十分之五,三十分之六,還是沒有,又引導學生繼續去發現問題,繼續解決疑問,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急于探索解決問題的了,使課堂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狀態,不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設計精煉的導語,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節課恰當、精練的導語,在導入中更能起到畫龍點晴,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例如:在教學“年、月、日”,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學起來會感到十分枯燥乏味,于是在導入新課時問學生:“小紅從出生到現在共過了三個生日,可是她的妹妹今年已經8歲,誰知道小紅今年幾歲?”這時學生紛紛議論,有的說:“小紅今年3歲”。有的說:“怎么可能呢?小紅的妹妹已經8歲,小紅肯定不是的3歲。”更有一生的回答出乎意料:“可能小紅與她妹妹不是親姐妹,按輩份小紅是姐姐。”就連平時不怎么愛動腦筋的學生也覺得很奇怪,與同桌想到討論起來。有些知識比較豐富或已經預習過的學生高舉起手,想捅破這個謎,這時教師先暫時不讓他們說穿,這樣同學們懷著迫切求知的心情跟隨老師進入新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使他們樂學、愿學。
四、設計故事和實驗相結合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從呀呀學語開始,故事就進入了每個人的世界里,好聽的故事伴著每一個人成長,是每個人小時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故事是他們最樂意聽到的,同時與實驗相結合就更能抓住他們的眼球,讓他們集中注意力。例如:在教學《體積》時,我一上課就提到:請問我們班有多少同學記得《烏鴉喝水》的故事,現在請一位同學再來講一遍。一下子同學們顯得特別高,“我講,我講”,有很多同學爭先恐后舉手,故事講完了,我又問道:“你們知道烏鴉喝水的原理嗎?”同時拿出準備好的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再請一位同學上臺往杯子里倒滿水,又取一塊鵝卵石放入另一個杯子,再把第一個杯子的水倒入第二個杯子里,讓同學們觀察會出現什么情況,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鵝卵石是有體積的,這樣不僅帶動學生自覺學習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及積極思考的能力。
五、設計游戲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的,不僅讓孩子體驗快
樂情緒,有助心理健康發育,孩子們在快樂游戲中,還能學習社會交往技能。例如:我在復習《四則運算》時,我拿了一副撲克牌來到教室,同學們一見就說:“老師,今天上什么課?”“今天我們來玩撲克牌”,“玩牌?”學生立即興趣來了。我隨意拿出(6、4、3、2),“哪位同學能很快用你學過的四則運算得出24來?”語音剛落,同學們馬上就口算的、筆算的,課堂上氣氛特別熱烈,演算了幾次后,逐漸掌握了規律,同時又鞏固了四則運算,同學們個個意猶未盡,還要算,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學生也不感到單調乏味。
六、設問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懸而未知的東西總是能調動人的味口,激發學生內心的好奇,例如:在教學《容積單位》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個正常的成年人每天大約需要多少水才能維持一個人體內的平衡,保證身體健康?”學生個個搖頭,我順勢告訴他們需要2000-3000ML的水,并指出在不冷不熱的季節里,一個人除了吃進食物外,平均每天應喝1400ML左右的水,以這樣計算一個成年人喝掉了511L的水,且將數據寫在黑板上,用紅筆重點標出ML與L兩個單位,進而教學毫升與升的容積,這樣既讓學生有興趣學習兩個抽象的單位,又意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
總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一半,一堂課的開端若能精心設計,就能使數學變得有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自然輕松地接受新的知識,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暢游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享受到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李義. 導入激趣--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教學分析[J]. 科學中國人, 2015(19).
[2] 吳寒.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激趣教學策略的研究[J]. 數學大世界旬刊,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