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麗丹 王長貴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類型高尿酸血癥(HUA)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其的相關危險因素。方法 選取該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住院腎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共442例。依據患者的血尿酸、尿酸排泄分數及尿酸排泄率,將其分為A組、B組、C組及D組,A組為HUA正常者(335例),B組為生成增多性HUA者(24例),C組為混合型HUA者(20例),D組為排泄減少型HUA者(43例)。觀察4組患者的臨床特征及相關危險因素。結果 與A組相比,B組的TC、24 hUCr、24 hUUA、UEUA顯著升高,HbAlc、TBil、HDL-C、eGFR水平顯著下降,C組的TC、24 hUCr、24 hUUA、UEUA,但FEUA顯著下降,D組的BMI顯著升高,HDL-C、24 hUUA、UEUA、FEUA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HUA患者的臨床獨立危險因素為:24 hUUA、SUA、24 hUCr、FENA(P<0.05)。結論 在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類型的HUA患者中,生成增多性和混合型HUA患者偏多,不同類型的HUA患者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各不相同,應依據具體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
[關鍵詞] 高尿酸血癥;2型糖尿病;臨床癥狀;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8(b)-0019-02
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 HUA)為一種嘌呤代謝紊亂性疾病[1],該病發病率逐年增加,近年研究顯示,該病與代謝綜合征、2性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等疾病關系密切,其中占據14.7%~25.2%的為2型糖尿病合并HUA患者。HUA分為3種類型[2],目前學界還未對不同類型的2型糖尿病合并HUA患者進行危險因素分析,基于此,該文選取2017年1—12月收治的442例2型糖尿病合并HUA患者,旨在研究不同類型的HUA的臨床特征和相關危險因素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住院腎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共442例。依據患者的血尿酸、尿酸排泄分數及尿酸排泄率,將其分為A組、B組、C組及D組,A組為HUA正常者,B組為生成增多性HUA者,C組為混合型HUA者,D組為排泄減少型HUA者。A組355例,男211例,女144例。年齡44~64歲,平均年齡(54.33±10.32)歲,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病程(9.11±6.24)年。B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齡41~61歲,平均年齡(51.22±10.43)歲,病程為1~13年,平均病程(7.54±6.22)年。C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齡41~57歲,平均年齡(7.32±8.22)歲,病程為3~11年,平均病程(7.54±4.22)年。D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齡43~63歲,平均年齡(53.22±10.23)歲,病程為2~12年,平均病程(7.66±5.32)年。4組患者基線資料年齡、病程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實驗經該院一致同意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施行。
1.2 納入及排除指標
所有患者均符合或排除以下指標,納入標準:①經專業醫師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②患者及家屬均同意該實驗,患者自愿加入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肝功能異常者;②惡性腫瘤;③心腦血管疾病;④既往有痛風或HUA病史;⑤3個月內有服用降尿酸等藥物者。
1.3 方法
記錄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應用葡萄糖氧化酶檢測HbAlc(江西百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檢測GFR、TC、TBil、BMI、24 hUUA、UEUN、FEUN、24 hUCr。運用改良的腎臟病飲食改善公式計算估算的GFR,FEUA計算公式為24 hUUA×血肌酐/(24 hUCr×血尿酸),計算UEU,A計算公式為24 hUUA/體表面積,分組標準為:A組為血尿酸>420 μmol/L(男),>360 μmol/L(女)。B組為FEUA≥5.5%,和UENA>600 mg/(d·1.73m2)。FEUA<5.5%和UENA>600 mg/(d·1.73m2)。為C組。FEUA<5.5%和UENA≤600 mg/(d·1.73m2)。為D組
1.4 統計方法
對該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取SPSS 22.0統計學軟件展開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構建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獨立危險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類型的AUA患者所占比例分析
442例患者中,B組占28.85%(24/442),C組為23.35%(20/442),D組占49.52%(43/442)。
2.2 4組患者生化指標比較
與A組相比,B組的TC、24 hUCr、SUA、24 hUUA、UEUA顯著升高,HbAlc、TBil、HDL-C、eGFR水平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的SUA、TC、24 hUCr、24 hUUA、UEUA,但FEUA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組的BMI、SUA顯著升高,HDL-C、24 hUUA、UEUA、FEUA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將B組、C組、D組患者數據納入軟件中,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24 hUUA、SUA、24 hUCr、FENA是HUA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3 討論
HUA發病率逐年不減。13年我國研究HUA和痛風治療的專家達成一致共識[3],排泄減少型HUA占90%以上,混合型或生成增多型HUA所占比例不足10%,該研究顯示:B組、C組的比例分別為28.85%、23.35%,導致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合成增多[4],其原因如下;高血糖和高血脂導致尿酸合成增加,而有研究顯示,調脂治療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還有一個原因是尿酸合成酶的異常,有研究顯示[5]: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黃嘌呤氧化酶活性較常人要高,其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血循環糖基化終末產物致使黃嘌呤脫氫酶轉換為具有生物學效應的黃嘌呤氧化酶。
該研究顯示:B組的TC、24 hUCr、24 hUUA、UEUA顯著升高,HbAlc、TBil、HDL-C、eGFR水平顯著下降,C組的TC、24 hUCr、24 hUUA、UEUA,但FEUA顯著下降,D組的BMI顯著升高,HDL-C、24 hUUA、UEUA、FEUA顯著降低。該研究還顯示: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出,24 hUUA、SUA、24 hUCr、FENA是HUA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中生成增多性和混合型的HUA比例偏高,24 hUUA、SUA、24 hUCr、FENA屬于HUA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中治療HUA疾病醫護人員因根據患者實際疾病情況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 王彥青.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發癥相關危險因素分析及防治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4-15.
[2] 鄧美玉.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癥的流行狀況和相關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醫科大學,2017.
[3] 由露莎,鄭曙琴.胰島素原與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中醫證型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遼寧中醫雜志,2018(4):686-688.
[4] 蘇敏,薛莉,金曉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危險因素分析[J].交通醫學,2018(1):52-53,56.
[5] 陳虹燕,閔珊,龍嘉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相關因素分析[J].海南醫學,2017,28(6):896-898.
(收稿日期:2018-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