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仁
摘要:本文以中等職業院校為例,對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的必要性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分析了當前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討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及評價體系健全的舉措,以供有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管理;評價體系;研究
近期,伴隨中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各個領域對職業技術應用型優秀人才的需要逐步增多。所以,中國職業學校對于職業技能型優秀人才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實習是將理論和實踐相融合,且培養職業學校學生樹立準確的職業擇業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點環節。實習過程中,職業學校學生不僅是在讀學生,同樣還是企業的實習職員。
一、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的必要性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可以進一步使學生了解自身所從事的行業與職業。而對某一個行業以及職業了解的方式較多,例如閱讀有關文章,請教行業中的專業人士等,可是比較直接的方式還是自己嘗試該工作。進行實習的時候,職業學校學生能夠在現實中以一名實習工作者的身份參加有關企業,親身體驗該職業的工作模式與了解工作需要,為自身未來就業提供明確的方向,從而綜合了解未來所要從事的職業。其次,熟悉職業專業知識與技能。進行實習的時候,職業學校學生可以將自身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進行實際操作,在實踐過程中,把教材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變成自身的實踐體會,以此鞏固知識,掌握職業技能。除此以外,經過實習向專業職業技術工作人員學習,有益于將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增加其視野,得到教材中無法學習到的經驗。最后,可以加強學生找工作過程中的競爭優勢。在目前職業學校學生畢業以后,就業較為困難,而有較多實習經驗的學生很受雇傭公司歡迎,所以競爭優勢顯著。
二、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在很早以前,中國逐步開始把職業教育教學看作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核心環節,所以推行的力度在一步步加強,使我國職業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進步。雖近期中等職業院校發展得到了顯著的發展與進步,可是在中職學校學生實習無縫連接上依舊出現了各方面不好的問題,大致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職業學校學生對于實習環節準備不充分。中職職業院校學生在進入到學校后,在短期內并未脫離初中時期的學習模式,并且因為學生對于職業知識的認識與了解不足,所以較為關注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對中等職業教育中的實踐部分并未注意到。如此一來,就造成職業學校學生在心理以及身體上均很抵觸實踐環節,直接給實踐技能與專業知識的培養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第二,職業學校對于實習環節的重視度匱乏。在二十一世紀,中等職業院校在發展過程中設置了許多有關教育教學的制度與策略,在此基礎之上學生學習以及對于實習的了解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這是由于在學校中教師教學效果佳。可是在第三年進行學習的時候,學生必須要在校外進行實習,可是學校對實習環節關注力度不足,效果就顯而易見了。
第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考核評價體系不全。考核評價是中職院校學生實習過程中的核心環節。根據中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考核狀況看來,大部分的中等職業院校是根據學生實習總結與實習報告、由企業蓋章認可的實習鑒定代替了學生實習的效果評價,不具備健全的實習考核評價體系。造成考核評價方法主觀意識嚴重,只關注考核的結果,而不具備合理的過程考核,無法對職業學校學生實習過程中的工作態度、專業知識與技能、職業綜合素養與能力給予客觀的評價。
三、健全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和評價體系
(一)增強學校領導對實習環節的重視度與實習基地建設
中等職業院校領導需要增加對學生實習工作的關注力度,把學生實習環節當作現如今的核心工作,與此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構建對應的實習指導組織機構,經過該種方式方法,持續增強職業學校學生就業以前的指導工作,妥善處理職業學校學生在實習的時候遇到的各種問題。再者,增強對職業院校實際基地的建設,將實習基地建設內涵豐富化。因為職業院校學生在課外實習的效果不佳,所以,職業學校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學生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進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幫助與指導。除此以外,挑選專業對口的崗位實習,經過教學與實踐一體化基地建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對學生未來發展而言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二)教學改革深化,建立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核心的教學體系
中職學校進行實習教學獲得理想中的效果的前提就是樹立準確的辦學觀念。合理進行實習教學需要處理思想認識問題尤其是職業教育觀念問題。中等職業院校要精益認識與了解實習在培養高素質人才過程中的作用,了解到實習是經濟發展與技能更新對職業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時還是職業教育本身生存發展的內在需要。根據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核心的教學體系需要以綜合教學設計為基本,根據實際著手,準確掌握工作過程對職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各個領域發展動態和方向、科學技術革新情況等制定出教育教學計劃與內容、把職業學校教學和企業實習教學當作一個健全的體系,對教學過程展開科學且合理的設計。教學內容需具備針對性與實用性等特點,該課程結構體系應當依據職業能力要求確定,根據很多符合職業崗位的課程所組成,強化且健全和企業的合作,將職業學校專業設定與教學組織和企業的崗位技能需要相融合,積極尋求企業參加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計劃,把實踐和理論教學相融,提升職業學校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實踐能力。經過和企業合作,大力推動在企業中的實習教學開展,逐步構成以職業學校為主導,校企教育和管理的教學方法。經過改革讓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變成滿足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實現職業學校學生順利就業,且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進一步改善學生實習評價方法,構建健全的實習考核評價體系
考核評價是中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的關鍵部分,只有構建合理且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才可以真實且綜合評價學生實習的最終效果。職業學校根據學生實習過程中職業能力的需求以及專業知識技能崗位需要,把素質與能力、技能等作為重心,建立一專業知識技能與工作態度為一級標準,對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處理問題的能力。完成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團隊合作能力、工作應變與反應能力、工作積極性與責任意識、工作出勤率與準時、實習總結展開綜合的考核,構建量化指標體系。學生實習質量考核評價是由自我評估、學校評估、公司評估、實習總結所構成的,這幾個項目的比重為20%、30%、30%、20%,各個項目都是依據百分計算的,幾個項目綜合為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的總成績。在這之中學生自我評價體系為專業技能與工作態度,專業技能即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處理問題的能力;工作態度就是完成工作任務的質量、效率、工作能力與應變能力、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工作責任意識、出勤率及準時性。職業學校評價是由實習指導教師按照學生實習自我評價體系的指標每一個月對學生實習的實際表現進行評價的,同時抽取其月評價的平均分當作考核評價總分。公司評價是由實習公司兼職指導教師所做的評價,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包含了專業技能及工作態度,其中,專業技能就是學生具備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處理問題的能力;工作態度就是工作任務完成質量與效率、工作積極性與責任意識、出勤率和準時性、遵循安全操作要求,沒有出現安全問題、工位整齊干凈。
(四)增強學生職業意識教育,進行規范化的管理
引入企業文化,促使學校文化和企業文化相結合。職業學校校園文化構建需要關注到職業教育特點與專業特征,和企業文化相連接。雇傭企業專業參加設計,將企業精神與價值觀念、經營對策與管理觀念引進學校,發揮出校園文化教育教學功能,促使職業學校學生職業意識與責任意識、認同感的培養。根據職業學校效果文化構建平臺,促使校企協作教育教學持續深化。通過借用先進企業的規范化管理方式,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觀念及方式引進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把企業生產情況與管理制度等編制成冊,使職業學校學生在進行實習以前對企業管理制度、生產步驟、勞動安全等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同時用來指導學生的言行舉止,使其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如此就能夠有效緩解學生由于對學校環境及工作環節的差異而出現很多不適應。強化學生心理素質訓練與思想教學,加強職業學校學生應變能力和反應能力,進行實習指導,引導職業學校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幫助職業學校學生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在平時管理及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嚴于律己與吃苦耐勞的品質,從而充分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心理素質的要求。
其次,構建規范化的學生實習管理部分,按照實習學生人數設置專職實習指導教師,和實習班級班主任與企業人事部門管理者構成學生工作組,承擔起學生實習階段的每一項管理工作。設置學生實習管理細則與教師指導工作制度、學生實習狀況匯報制度、學生實習考核評方式等有指導意義的管理機制,讓學生實習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以遵循,持續提升職業學校實習管理水平。
四、結束語
現如今中國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工作面臨著各方面的挑戰,所以,探究怎樣健全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與評價體系顯得很有必要。此次研究通過對幾方面問題的分析,制定了應對策略,以此避免類似的情況再一次出現。與此同時,使職業學校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得到很多有價值的經驗,從而實現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獲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曾姮艷.論實習管理制度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以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3):5-6.
[2]冼碧霞.實習管理機制創新助力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以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實習管理機制的構建與實施為例[J].中國商論,2018(04):181-184.
[3]陳向陽.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現狀的實證研究——基于31省(市、自治區)學生的調查[J].教育發展研究,2018,38(01):52-60.
[4]王鈺淇.基于CIPP評價的職業學校學生頂崗實習質量管理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5):38-40.
課題項目:貴州省教育廳職業教育科研項目“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及評價體系研究 ”(課題編號: GZZJ-Q2017015 )研究成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