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秀
[摘要] 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質、CRP及血清Hcy檢測的臨床意義。方法 選擇2017年5月—2018年5月該院收治的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同期51名體檢正常者作為對照組,測定兩組的血清脂質、CRP及血清Hcy水平。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Hcy、CRP水平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APoA、APoB、TG水平與對照組比較,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脂質、CRP及血清Hcy檢測有助于促進2型糖尿病檢出,并可作為預測疾病發(fā)展的重要因子,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 2型糖尿病;C-反應蛋白(CRP);血清脂質;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中圖分類號] R44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8(b)-0049-02
2型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明顯的升高態(tài)勢,目前已經(jīng)成為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多數(shù)合并糖脂代謝紊亂癥狀,若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及時,可能會引起機體內多個系統(tǒng)器官器質性病變,嚴重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上針對2型糖尿病的檢查主要以血糖監(jiān)測為主,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部分學者提出血清脂質、CRP及血清Hcy同樣可用于2型糖尿病診斷,并有助于預測患者的預后質量。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對該院收治的51例2型糖尿病患者、51名體檢正常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組中男30例,女21例;平均年齡為(66.68±5.09)歲;平均病程(3.37±0.68)年;合并癥:冠心病5例,高血脂3例,高血壓11例。另選同期51名體檢正常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中男32名,女19名;平均年齡為(67.03±5.02)歲。兩組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全部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全部患者均具備正常的認知能力和讀寫能力;均簽署同意書;依從性較好。②排除標準:Ⅰ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者;合并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全身性感染者;中途退出試驗者;依從性差者。
1.3 方法
全部患者均空腹12 h以上,取空腹靜脈血約3~5 mL,離心分離血清,采用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APoA、APoB、TG等血清脂質、CRP及血清Hcy水平。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Hcy、CRP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Hcy、CRP水平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血清脂質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APoA、APoB、TG水平與對照組比較,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糖尿病人數(shù)的不斷升高,2型糖尿病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目前臨床上針對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部分學者在相關研究中指出,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造成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的基礎,而機體內的代謝紊亂會影響多個系統(tǒng)及器官,并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神經(jīng)系統(tǒng)性損傷、腎功能損傷的發(fā)生率,從而提升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1-2]。脂質代謝紊亂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重要因素[3]。大量的臨床研究已經(jīng)證實,總膽固醇水平異常升高是預測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則是誘發(fā)糖尿病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的決定性因子,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呈相反作用,被認為是心血管的保護性因子。APoA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主要結構蛋白,在體內可起到清除脂質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功效,因此APoA水平越低,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越高。臨床上通過檢查患者的血清脂質水平有助于評價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進展,可為心血管疾病預防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jù)[4]。
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CRP的發(fā)生與炎癥因子的表達具有密切的相關性,由于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體內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炎性反應,因此炎癥發(fā)生后CRP能夠快速識別外來物質刺激,可快速激活補體系統(tǒng),產(chǎn)生大量物質修復損傷組織及血管。因此目前認為CRP是預測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的重要因子之一[5]。
Hcy是一種損傷性氨基酸,Hcy能使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血管內皮細胞造成刺激和損傷,因而有研究認為Hcy是誘發(fā)糖尿病腎病的重要因子。Hcy在體內同樣可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形成復合物,在被吞噬細胞吞噬后可能會轉化為泡沫細胞,而泡沫細胞在動脈內不斷堆積,會進一步誘發(fā)動脈硬化斑塊,進而可誘發(fā)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6]。另外Hcy氧化可形成超氧化物和過氧化氫,會進一步引起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從而加劇血管平滑肌細胞持續(xù)性收縮,嚴重可誘發(fā)缺氧癥狀,并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部分臨床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的心腦血管病變與高Hcy水平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因此臨床上一旦檢測到糖尿病患者Hcy水平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微血管病變,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7]。
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Hcy、CRP水平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APoA、APoB、TG水平與對照組比較,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國內學者孫秀麗等在報道中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的APoB、CRP、Hcy水平要明顯高于體檢健康者,APoA1均明顯低于體檢健康者,與該研究相近。上述結果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清脂質、CRP及血清Hcy水平與對照組呈現(xiàn)出明顯差異,充分表明上述指標可作為糖尿病診斷的重要預測因子,有助于促進疾病檢出,并有助于預測患者的疾病進展,可為臨床上預測心血管疾病等的發(fā)生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jù)。并且血清脂質、CRP及血清Hcy檢查安全有效,有助于為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可在基層醫(yī)院開展,適于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當然,由于該研究時間有限,因此未對患者的遠期預后質量進行隨訪,并未明確血清脂質、CRP及血清Hcy與糖尿病腎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關系,加上部分糖尿病患者本身合并基礎性疾病,而該研究也未對上述因子進行排除,今后將不斷完善試驗方案,進一步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蔣翔寧,陳俊峰,王家斌,等.Hcy、CRP及血清脂質檢測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診斷及預后[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8):1126-1127.
[2] 龔江,許茜,馮泳濤,等.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Cys-C、ADPN、hs-CRP和HCY表達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10):1405-1406.
[3] 黃新輝.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CysC、Hcy及hs-CRP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2,14(2):33-35.
[4] 程英琳.血清Hcy、IL-6及hs-CRP水平在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2):22-23.
[5] 鄭利平,李生.檢測Hcy、FFA、hs-CRP在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的意義[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5):788-788.
[6] 黃炎,黃偉,章爽,等.血清NGAL、hs-CRP、CysC和U-mALB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價值的初步探討[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7,24(10):1168-1171.
[7] 孫秀麗,宋先鋒.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質、CRP及血漿Hcy檢測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0,50(43):62-63.
(收稿日期:201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