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飛飛
[摘要] 目的 探析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在2014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82例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該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對82例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包括控制患者的血糖情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預防患者出血與感染等,并加以分析82例患者在實施護理干預后的效果。結果 82例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實施預防出血,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預防出血感染等護理干預后,有3例患者出現胰島素反抗的情況,有2例患者在停止用藥治療后其病癥得到恢復,血糖濃度在空腹或用餐后2 h內屬于正常血糖濃度。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的總有效率為93.90%。結論 給予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預防出血、預防出血感染等護理干預,能對患者的血糖值以及出血感染等情況進行密切的關注,有效促進患者的恢復,可以在相關臨床領域加以宣傳推廣。
[關鍵詞] 多發性骨髓瘤;臨床護理;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8(b)-0106-02
多發性骨髓瘤,屬于漿細胞惡性增長性疾病。多發性疾病的發病年齡一般為45歲以上,并且發病人群男性比女性多[1]。患有多發性骨髓的患者通常會有病理性骨折、貧血、出血多、骨痛、腎功能損害、反復出血感染等臨床癥狀。并且臨床資料顯示大多數多歲性骨髓瘤患者都合并糖尿病等慢性內科疾病。這對于患者的治療就更加困難了[2]。因此近年來不少臨床上對于多發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都加以采取護理干預加以輔助,以促進患者病癥的更好恢復。該文2014年7月—2017年6月間就對給予多發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相關護理干預之后的效果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接收的82例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該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對82例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包括預防患者出血與感染,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控制患者的血糖情況等。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82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1例,患者年齡54~83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8.84±0.71)歲,女性患者31例,患者的年齡55~82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7.93±0.95)歲。并且82例患者經由臨床診斷后,在患有多發性骨髓瘤之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就有39例,在實施治療后才確診存在糖尿病的患者有43例。
1.2 護理方法
給予多發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預防出血與感染、密切關注患者病情以及控制血糖情況等護理干預[3]。具體的護理干預措施如下。
①預防患者出血與感染:多發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會因為其病癥而導致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出現異常、血管內皮細胞發生受損等情況,從而會導致患者出現全身各處出血,因此要給予患者適當的預防。首先要讓患者絕對的臥床休息,以免患者血小板<20.0×109L而出現致命性自發性出血;要告知患者不宜用硬毛牙刷刷牙,也不要過于用力的掏鼻子,指導患者避免劇烈咳嗽的方法,并且盡可能地避免對患者進行穿刺,如果一定要進行就在穿刺后局部用干棉球進行5 min的壓迫。同時患者因為病癥也致使其機體免疫力降低,防御功能減弱,進而易導致其機體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復感染[4]。所以在護理措施中還要對患者做好消毒工作,要每天觀察患者的口腔黏膜有沒有出現潰瘍或患者的皮膚有沒有出現糖尿病的疙瘩等情況,并且為了減少患者泌尿生殖系統的感染情況,要對患者的陰道口、隱秘處尿道、黏膜處等實施消毒護理干預,在患者上廁所之后要對患者的肛門進行清潔工作,同時在每天的早上和晚上都要對患者的會陰部位進行清洗,減少患者的感染情況。
②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臨床病癥進行密切地觀察,從而能夠為醫生的診斷治療提供細致又準確的病情觀察記錄作為依據。以便有利于醫生在后續能夠對患者進行有效又有針對性的治療,促進患者病情的治療恢復[5]。一般情況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會出現嘔吐惡心等癥狀,此外還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帶有爛蘋果的味道。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患者除了出現嘔吐、惡心等癥狀以外還會出現癲癇樣抽搐、定向障礙等癥狀。顱內出血患者會出現嘔吐、惡心、頭痛以及昏迷等臨床不良癥狀[6]。因此,在對多發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過程中,一定要對患者的臨床反應進行密切的觀察,注意患者是否有以上這些臨床不良反應出現,對患者的不良反應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進行報告,從而能使醫護人員能夠在最佳時期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有效的治療,促進患者的恢復。
③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有效的控制:患者因病情進行化療、進行激素應用以及情緒因病情出現波動等都會導致患者的血糖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致使患者的糖代謝出現紊亂[7]。因此在對患者進行化療之前要將患者的血糖濃度控制在7 mmol/L。患者的血糖濃度如果是>11 mmol/L,就要給予患者應用胰島素進行控制治療,如果患者進行口服藥物后還不能夠對患者的血糖濃度進行有效控制時就要給予患者胰島素配合治療,等到患者的血糖得到平穩控制之后可以每2 d對患者使用1次胰島素,持續對患者使用5 d的胰島素后患者的血糖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
1.3 觀察指標
對多發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實施護理后的效果進行觀察并加以進行分析與總結。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的效果:82例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實施治療之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就有39例,在實施預防出血,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預防出血感染等護理干預后,有3例患者出現胰島素反抗的情況,概率為3.66%;在實施治療后才確診存在糖尿病的患者有43例。有2例患者在停止用藥治療后其病癥得到恢復,血糖濃度在空腹或用餐后2 h內屬于正常血糖濃度,概率為2.44%。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的總有效率為93.90%。
3 討論
大量的臨床治療數據統計顯示,患有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感染現象,并且發生感染的概率還很比較高[8]。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感染現象就會致使患者的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過多,進而導致患者的糖皮質激素也會分泌過多,促使患者的血糖濃度升高,使患者極易患上高滲性昏迷以及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疾病。所以,在對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治療過程中要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的血糖情況進行檢測,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濃度。同時也要對患者的病情及臨床癥狀進行密切地觀察,及時發現患者的不良臨床癥狀,進而能使患者接受及時的治療,避免患者出現不必要的感染情況,對患者的出血以及感染等情況做到有效的預防。在該次研究中,在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了預防出血與感染、密切關注患者病情以及控制血糖情況等護理干預措施,患者護理后的結果顯示有3例患者出現胰島素反抗的情況,有2例患者在停止用藥治療后其病癥得到恢復,血糖濃度在空腹或用餐后2 h內屬于正常血糖濃度。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后的總有效率為93.90%。
綜上所述,給予多發性骨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預防出血與感染、密切關注患者病情以及控制血糖情況等護理干預措施能不有效促進患者的治療恢復,值得臨床上進行應用宣傳。
[參考文獻]
[1] 韓坤元,王好問,林道勇.多發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21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06,17(6):65.
[2] 段鴻彥,鄧波.一例晚期多發性骨髓瘤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護理體會[C]//全國護理風險、護理成本管理及臨床護理新進展,北京:中華醫學會繼續教育部、中華護理學會,2007.
[3] 張樹風,李玉琴,王紅艷.多發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07,3(3):140-141.
[4] 劉宇宏,任羽,曾慧琴,等.多發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的臨床分析[J].臨床薈萃,2011,26(1):66-67.
[5] 張樹風,盧淑芳.多發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的護理[C]//中華護理學會2012全國腫瘤護理新進展研討會.北京:中華護理學會,2012:140-141.
[6] 劉俊茹,李娟,徐開軼.合并2型糖尿病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臨床特點及其對治療和預后的影響[C]//廣東省醫學會第十七次血液病學學術會議,清運:廣東省醫學會,2013.
[7] 王金梅,敖麗華,左淑波,等.多發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的臨床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5):36.
[8] 董園園,白燕妮.一例老年多發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31):181,183.
(收稿日期:2018-05-12)